科研实验室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本文关键词:科研实验室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更多相关文章: 科研实验室 科普基地 科普活动 地质灾害防治 公众
【摘要】:科普活动对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重要影响,而科研实验室开展科普活动更是将科技进步惠及广大公众的行为,不但有利于激励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更有利于增强公众创新意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营造创新的社会氛围,培养科技后备人才。全国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年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实践证明,这些科普活动提高了公众科学素质且受公众欢迎,还增强了公众防灾减灾实效。本文着重分析了科研实验室有效开展科普活动的实施情况,并对其形成的方式和特点进行了初步总结。希望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科研实验室面向公众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相关制度和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科研实验室 科普基地 科普活动 地质灾害防治 公众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202209) 四川省教育厅基金项目(11ZB038)
【分类号】:G315
【正文快照】: 0引言科学技术的普及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明确将“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列入了国家发展战略[3]。而《关于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新福,蒋石梅,战英民,宋敏茹;高校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如何承担科普重任[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王章豹,孙铁生;论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郑念;;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普研究;2009年02期
4 张增一;李亚宁;;把科技传播给公众:MIT案例分析[J];科普研究;2009年03期
5 刘佳;莫扬;;科研机构向公众开放活动中的问题研究——以中科院为例[J];科普研究;2010年04期
6 李岚清;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J];求是;2003年06期
7 李云庆;王慧兰;;发挥科普教育基地作用 开展特色科普活动[J];天津科技;2007年06期
8 李云庆;王慧兰;;新时期高校介入科普工作的意义和有效途径[J];天津科技;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祖平;论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J];北方经贸;2005年04期
2 郭腊梅;;科普教育是图书馆的重要使命[J];贵图学刊;2004年03期
3 胡腾旭;;开展农村科普人才培训的探索与研究[J];福建农机;2012年04期
4 胡丽春;马芸薇;;浅析我国科普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经营管理者;2013年18期
5 王文彦;;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当代中华民族精神论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周文洁;李革;且亚玲;曾缓;王华平;王婧秋;张芝娇;赵勇;;中小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科普体验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13年30期
7 曹梅芳;李相颖;;科普志愿者培训需求分析及建议——以XX科技馆为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20期
8 吴夏灵;罗潆;;浅谈广东科学中心与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工作的创新[J];广东科技;2014年16期
9 韩秀宏;;江苏省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09期
10 郭腊梅;科普教育是图书馆的重要使命[J];晋图学刊;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宝玲;杨书远;杨宝忠;门振全;;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科学方向加强科普人才培养的思考——以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为例[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科普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苏睿先;师思思;;我国科普人才老龄化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科普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红霞;;对高端科普人才发展现状的思考[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科普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延鸿;;高校大学生气象科普工作及其研究的思考[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谢绍银;;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科学精神的培育[A];社会文化建设与邪教防范研究学术论文精选[C];2004年
6 汪儒;王国燕;;高校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活动现状与问题探析[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周荣庭;;科普培训的创新实践研究——以高端科普人才培训基地为例[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熊茂婷;;关于贵州科技馆科普教育转变的思考[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李瑞宏;方家增;;科普人才培养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创新[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余子真;李建明;石强;陈仲达;章微;;科普创作人才培训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诚;生物医学信息的传输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兵;我国当代科普中的几个难点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王梦紫;论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曾庆江;青少年科普基地的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樊婷;中国科协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传彬;我国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6 陈汉英;科技传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7 周琳琳;社会学视角下工业化社会企业人员科学素养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8 周霜;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袁勇;高校教师科普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D];重庆大学;2006年
10 匡列辉;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新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凤菊;高校介入科普工作探讨[J];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2 刘新福,蒋石梅,战英民,宋敏茹;高校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如何承担科普重任[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王章豹,孙铁生;论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刘新福,宋敏茹;科普工作提升大学的社会声誉[J];河北科技图苑;2003年05期
5 王章豹;高校应当肩负起科学技术普及教育的神圣使命[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06期
6 靳萍;;科普创新模式探索——中国高校科协理论与实践[J];科普研究;2007年01期
7 许志峰;;论高校大学生的高级科普内容与形式[J];科普研究;2007年05期
8 林爱兵;刘颖;;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现状调查[J];科普研究;2008年01期
9 莫扬;曾琴;孙昊牧;;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科普研究;2008年01期
10 郑念;;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普研究;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瑞;王绍金;傅隆生;;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16期
2 John Maddox;刘元希;;科研实验室[J];世界科学;1982年11期
3 李天铎;欧共体各国科研实验室工作质量的保证问题[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3期
4 眭平;;两大科研实验室的主研究方向选择与转变比较——卡文迪许实验室和贝尔实验室创新机制的比较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11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子泉;马勇;史娜;张文成;;军队院校科研实验室的整合与管理[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会议暨2012第四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杨婷;;浅谈高校科研实验室建设与管理[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3 张进贵;颉玉欣;;临床科研实验室管理初探[A];第三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李范珠;张如松;阮叶萍;胡一平;丁宇霞;;高校科研实验室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A];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甘肃中医学院重点科研实验室、基地一览表[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张志敏;;科研实验室开展科普的相关问题探讨[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胜昔邋通讯员 赵成顺;河大8个科研实验室立项建设[N];河南日报;2008年
2 刘燕玲;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分级管理[N];健康报;2003年
3 记者王淑军;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名单公示[N];人民日报;2003年
4 西湖报道组 朱文 通讯员 刘世罡 记者 陈玮;国家级科研实验室落户之江[N];杭州日报;2008年
5 马 骋;中医院校开放科研实验室又何妨[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6 记者 何国庆 通讯员 周科际;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敞开大门[N];湖南日报;2012年
7 ;加强中医药科研实验室规范化建设为中医药现代化营造良好的科研支撑条件[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特派记者 陈成智 谭丽琳 黄晓华;尽快建立国家级科研实验室[N];海南日报;2011年
9 曾民君;江西理工大学建设“开放”型科研实验室[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10 马光军 高润祥;科研实验室搬进训练场[N];解放军报;2001年
,本文编号:883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883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