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科技评价前沿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第三方科技评价前沿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着重对近年来国际上第三方科技评价在提供定量决策依据、开展过程评估、开展影响评估、有效支撑决策等方面的前沿探索进行归纳和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就推行第三方科技评价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第三方科技评价 决策 过程评估 影响评估
【分类号】:G321
【正文快照】: 一般认为,第三方科技评价是由不存在利益关系的第三方开展的科技评价,独立性和公正性是其基本要求。从国际上来看,美、德等主要科技国家普遍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第三方科技评价的理念和方法。近些年来,随着科技支撑决策的兴起,这些国家的第三方科技评价朝着支撑决策的方向开始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国梁;肖小溪;李晓轩;;美国STAR METRICS项目及其对我国科技评价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12期
2 肖小溪;杨国梁;李晓轩;;美国科技政策方法学(SoSP)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学研究;2011年07期
3 李晓轩;杨国梁;肖小溪;;科技政策学(SoSP):科技政策研究的新阶段[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05期
4 王春法;;美国科技决策咨询的体制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05期
5 李晓轩;杨可佳;杨柳春;;基于证据的政策制定:英国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06期
6 赵正国;;科学的不确定性与我国公共政策决策机制的改进[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尹雪慧;李正风;;科学家在决策中的角色选择——兼评《诚实的代理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年04期
8 胡娟;;专家与公众之间:“后常规科学”决策模式的转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雅莉;;高被引专利知识来源的特征——以锂离子电池行业为例[J];管理工程师;2013年04期
2 朱春奎;;科技政策的决策科学化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J];公共行政评论;2013年05期
3 赵耀龙;张珂;彭永俊;付迎春;张洪;;基于地理模拟方法的昆明市空间拓展情景分析[J];地理研究;2014年01期
4 李丹阳;;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政府过程的特征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5年11期
5 李丹阳;;环状循环与塔状循环:政策信息交流模式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5年24期
6 杨国梁;肖小溪;李晓轩;;美国STAR METRICS项目及其对我国科技评价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12期
7 李晓轩;杨国梁;肖小溪;;科技政策学(SoSP):科技政策研究的新阶段[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05期
8 赵正国;肖广岭;;科学使用科学咨询是提升决策公信力的关键——来自英国的经验启示[J];科学学研究;2013年04期
9 杨国梁;刘文斌;徐芳;郑海军;李晓轩;;知识创新过程中知识转化与科技政策学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12期
10 陈光;方新;;关于科技政策学方法论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攀;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范晔;政策制定中的风险规避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王俏;我国公众参与科技决策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郄浩;传播学视域中的科学流言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4 高波;某公司民机试飞项目管理体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5 张弛;山东省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估[D];山东大学;2014年
6 程宇翔;我国科学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式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成武;当前我国科技政策研究的若干问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王锡锌;;我国公共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的悖论及其克服——以美国《联邦咨询委员会法》为借鉴[J];法商研究;2007年02期
3 李兴孟;;“PX项目”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政府责任和信息沟通的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1年04期
4 邓辉;;厦门处理“PX事件”的经验研究[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褚松燕,赵成根;西方思想库咨询模式对我国决策咨询机构发展的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6 查勇,梁j;基于DEA模型的高等院校院系投入产出效率评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1期
7 卢广彦;付超;季星;;国家重大工程决策机制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6期
8 杜宝贵;孙萍;;论我国科技政策研究的路径重构[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03期
9 罗依平;覃事顺;;民意表达与政府回应的决策机制构建——厦门PX事件引发的思考[J];科学决策;2009年07期
10 杨国梁;肖小溪;李晓轩;;美国STAR METRICS项目及其对我国科技评价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丹红;[N];科学时报;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兆莹;试论区别不同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完善科技评价体系[J];科技成果纵横;2003年05期
2 ;中国科技评价将禁用“国际、国内领先”[J];自动化与仪表;2003年04期
3 耀星;我国改革科技评价机制[J];粉末冶金工业;2004年02期
4 贺建军 ,陈雅兰 ,徐婷婷;科技评价的制度变迁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J];中国科技奖励;2004年10期
5 贺建军,陈雅兰,徐婷婷;科技评价的制度变迁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8期
6 周兆透;论科技评价在科学制度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3期
7 孔寒冰,吴若斌;英国科技评价的经验与借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01期
8 楚广兴;李帮义;;科技评价过程的质量控制机制及控制策略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3期
9 张玉玲;;切实改革科技评价制度[J];科学咨询;2006年09期
10 徐杰;;浅论现代科技评价机制[J];中国基础科学;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毛宗山;朱国祥;;建设国家科技评价体系应注意的问题[A];第三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何有琴;刘岩;;国外科技评价实践及其对我国科技评价的借鉴[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朱乃波;;定性仿真在科技评价体系中的应用初探[A];'2003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4 周红萍;徐涛;马华东;田新;;研究所科技评价探索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分2:科研和创新绩效管理(Ⅰ)[C];2014年
5 ;国防科技研究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6 刘洪家;;健全科技评价体系,促进科学技术进步[A];第三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钟影琪;;学会提升能力的难点问题与对策[A];2009年广东省学会研究会年会材料汇编[C];2009年
8 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科技评价指标相关消除方法——相关系数调整法[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9 万方浩;;关于评价生物防治项目的几点思考[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九三学社;完善自主创新科技评价制度[N];人民日报;2010年
2 记者 李大庆;中科院加快推进“三突出”科技评价改革[N];科技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张春莉;信任危机呼唤科技评价体系改革[N];人民政协报;2005年
4 齐芳;中科院探索科技评价体制改革新路[N];光明日报;2007年
5 陈磊;科技界委员为规范科技评价“开药方”[N];科技日报;2005年
6 舒仁厚;上海市包协获得科技评价机构资格[N];中国包装报;2010年
7 本报评论员;调整科技评价“指挥棒”[N];科技日报;2010年
8 周剑楠 孙前;省政协调研组来我市调研科技评价机制建设[N];淄博日报;2011年
9 张如婧 都小新;戒除科技评价的浮躁之风[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记者 杜英 实习生 严兰;全国政协在甘肃调研科技评价工作[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黎s,
本文编号:8871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887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