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国际化管理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国际化管理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科技国际化 地学科研机构 国际交流 国际合作
【摘要】: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日益深入,科技国际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方面。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国际化发展,将科技国际化作为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我国政府大力推动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根据科技国际化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推动公益类科研机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中国地质科学院为例,分析了地科院在推进科技国际化方面取得的经验,剖析其科技国际化管理与科技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以中国地质科学院为例的我国公益性地质科研机构科技国际化提出管理与发展对策建议。本文首先分析了科技国际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总结提出了科技国际化的实现途径、主要表现与发展阶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管理学角度,对中国地质科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络、国际合作项目、国际组织与国际计划、国际合作平台、国际合作人才现状等进行逐一分析,全面梳理了科技国际化管理与发展现状,解析了其在科技国际化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提出了推动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国际化发展五项政策措施建议:1.加强国际化发展整体规划和年度外事计划管理的统筹协调;2.制定推进科技国际化发展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3.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协议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管理;4.加强参与国际组织任职与学术活动管理;5.加强国际地学计划和国际联合研发机构管理。
【关键词】:科技国际化 地学科研机构 国际交流 国际合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3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0-14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4-16
- 1.4.1 研究内容14
- 1.4.2 研究方法14-15
- 1.4.3 技术路线15-16
- 第二章 科技国际化相关概念与理论16-26
- 2.1 科技国际化的涵义16
- 2.2 科技国际化的特征16-17
- 2.3 科技国际化的意义17-19
- 2.4 科技国际化发展的实现途径19-22
- 2.5 科技国际化的主要表现22-24
- 2.6 科技国际化的发展阶段24-26
- 第三章 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国际化管理与发展现状26-43
- 3.1 中国地质科学院简介26-27
- 3.2 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国际化管理现状27-31
- 3.2.1 科技国际化管理部门与职能27
- 3.2.2 科技国际化管理内容27-28
- 3.2.3 科技国际化管理工作方法28-31
- 3.3 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国际化发展现状31-39
- 3.3.1 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络不断拓宽31
- 3.3.2 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成果突出31-33
- 3.3.3 在国际地学组织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33-35
- 3.3.4 在重大国际地学计划中的参与度不断提高35-37
- 3.3.5 在华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国际影响力37
- 3.3.6 国际与国家级研究与实验平台成果显著37-38
- 3.3.7 国际化人才培养不断推进38-39
- 3.4 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国际化发展成效39-43
- 3.4.1 促使完善我国地球科学学科发展39
- 3.4.2 引进大量先进的地球科学方法和技术39-40
- 3.4.3 培养了大批地学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40-41
- 3.4.4 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地学界的地位与话语权41-43
- 第四章 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国际化管理与发展存在的问题43-50
- 4.1 国际化发展整体规划和年度外事计划制定缺乏统筹43-44
- 4.2 国际合作协议管理和机构间合作管理力度不足44-45
- 4.3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呈现局部地域性且管理分散45-46
- 4.4 国际科技组织研究与国际组织任职人才软实力不强46-48
- 4.5 国际地学计划和国际合作研究平台管理有待提升48-50
- 第五章 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国际化管理与发展的对策建议50-56
- 5.1 科技国际化发展目标建议50-51
- 5.2 促进科技国际化管理与发展对策建议51-56
- 5.2.1 加强国际化发展整体规划和年度外事计划的统筹协调51-52
- 5.2.2 制定推进科技国际化发展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52
- 5.2.3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协议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管理52-53
- 5.2.4 加强参与国际组织任职与学术活动管理53-54
- 5.2.5 加强国际地学计划和国际联合研发机构管理54-56
- 结束语56-57
- 致谢57-58
- 参考文献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元;;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国土资源通讯;2006年10期
2 孙文盛;;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5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J];国土资源通讯;2006年22期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资源与环境地质研究中心[J];矿产综合利用;2012年03期
4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J];矿产综合利用;2013年06期
5 ;中国地球科学发展的中坚——中国地质科学院[J];国土资源通讯;2003年02期
6 本刊编辑部;;中国地质科学院董树文研究员被评为“2011年中国科学杰出创新人物”[J];地球学报;2012年01期
7 熊嘉育;;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成果展览在京展出[J];地球;1983年06期
8 本刊编辑部;;新华联集团向中国地质科学院捐助科技奖励基金仪式在京举行[J];地球学报;2012年02期
9 ;我国矿产综合利用设备再添利器[J];地质装备;2010年03期
10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资源与环境地质研究中心[J];矿产综合利用;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一卷一号、二卷一号目录[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3)[C];1982年
2 ;中国地质科学院概况 五、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目录[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3中英文合订本)[C];1983年
3 ;中国地质科学院1992年主要大事记[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92中英文合订本)[C];1992年
4 ;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89年第25、26号总目录[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6)[C];1989年
5 ;《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92年更名为《西北地质科学》[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4)[C];1991年
6 ;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在国际组织任职情况[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7 ;《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编辑委员会[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2)[C];1988年
8 ;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3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召开[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5)[C];1987年
9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所领导班子成员[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95中英文合订本)[C];1995年
10 ;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90年第27—30号总目录[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0)[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立实;中国地质科学院开展学习刘先林活动[N];中国测绘报;2007年
2 特约记者 司徒瑜;中国地质科学院开展“五树立”活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记者 卓新德 通讯员 张瑞利;组建中国地质科学院海西分院 设立海西博士后科研工作站[N];福建日报;2012年
4 ;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度十大科技进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5 记者 刘维 田雪莲;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度科技工作亮点纷呈[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6 记者 赵凡;中国地质科学院要打创新牌[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7 记者 田雪莲 特约记者 曹菲;中国地质科学院科研和地调经费增七成[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8 记者 王新波;湖南局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实施战略合作[N];中煤地质报;2011年
9 赵凡;中国地质科学院50年硕果累累[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10 记者 唐婷;地科院去年科研经费大幅增长[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微;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国际化管理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915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915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