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科技人力资源发展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疆科技人力资源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归根结底是各国人力资源,尤其是科技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科技人力资源必然成为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已经成为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但与科技人力资源强国还有较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科技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素质不高、结构分布不均衡等方面。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未能为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新疆处于祖国的西北部,由于气候、交通和经济等原因导致新疆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甚至落后于一些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行,使得新疆的社会环境有所提升,但是科技人力资源的规模和质量等仍然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新疆科技人力资源的现状,找出阻碍新疆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各方面因素,从而一一提出解决策略,这对新疆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政策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围绕促进新疆科技人力资源发展这一研究主题,本文采用了跨学科研究法、定量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以“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其他省份促进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成功经验为现实依据,分析了制约新疆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因素,最后系统地提出新疆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对策。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首先界定了科技人力资源的概念、并对与科技人力资源相近的概念进行了辨析;阐述了科技人力资源的特征和相关的理论基础。其次,从规模数量、质量素质和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新疆科技人力资源的现状。第三,从社会、区域和管理者个人三个层面分析了制约新疆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新疆科技人力资源在数量、质量和结构各方面得到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新疆 科技人力资源 制约因素 发展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322.7;C96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2
- 1.1.1 研究目的10
- 1.1.2 研究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7
- 1.2.1 科技人力资源的理论研究12-14
- 1.2.2 科技人力资源的实践研究14-16
- 1.2.4 研究述评16-17
- 1.3 研究内容17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7-20
- 1.4.1 研究方法17-18
- 1.4.2 技术路线18-20
-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20-31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20-23
- 2.1.1 概念界定20-22
- 2.1.2 相关概念辨析22-23
- 2.2 科技人力资源的特征23-25
- 2.2.1 思维的创新性23
- 2.2.2 劳动价值的难以计量性23-24
- 2.2.3 选取研究方法的准确性24
- 2.2.4 学习的独立自主性24
- 2.2.5 科研工作的探索性24
- 2.2.6 科研团队的协作性24-25
- 2.3 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征25-27
- 2.3.1 目标性25
- 2.3.2 战略性25-26
- 2.3.3 持久性26
- 2.3.4 灵活性26
- 2.3.5 人本性26-27
- 2.4 相关理论27-31
- 2.4.1 激励理论27-28
- 2.4.2 人力资本理论28
- 2.4.3 协同创新的相关理论28-31
- 第3章 新疆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现状31-45
- 3.1 新疆科技人力资源分布状况31-41
- 3.1.1 总量分布31-34
- 3.1.2 质量状况34-37
- 3.1.3 结构状况37-41
- 3.2 新疆科技人力资源的供需分析和预测41-45
- 3.2.1 供给分析和预测41-43
- 3.2.2 需求分析和预测43-45
- 第4章 新疆科技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45-65
- 4.1 新疆科技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45-49
- 4.1.1 数量不足45-46
- 4.1.2 质量不高46-48
- 4.1.3 结构不合理48-49
- 4.2 制约新疆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因素49-65
- 4.2.1 社会环境制约科技人力资源的健康发展49-59
- 4.2.2 区域因素影响科技人力资源的质量提高和结构均衡59-63
- 4.2.3 管理者的观念与素质影响科技人力资源队伍的稳定63-65
- 第5章 新疆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策略65-77
- 5.1 宏观上保持规模、质量和结构全面发展65-70
- 5.1.1 大力提高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65-66
- 5.1.2 加强政策制度的改革与创新66-67
- 5.1.3 依法推进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实施67-68
- 5.1.4 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68
- 5.1.5 促进高等教育发展68-69
- 5.1.6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69-70
- 5.2 中观上质量提高与结构优化并举70-75
- 5.2.1 健全新疆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70-74
- 5.2.2 优化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学术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74
- 5.2.3 建立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机制74-75
- 5.3 微观上建立一支科学的科技人力资源管理队伍75-77
- 5.3.1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75-76
- 5.3.2 转变科技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管理观念76
- 5.3.3 提高新疆科技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76-77
- 总结与展望77-79
- 参考文献79-82
- 致谢82-8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士贵;关于我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规模问题的探讨[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09期
2 杜谦;;科技人力资源的国际比较[J];未来与发展;2001年06期
3 毛志皓;;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现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08期
4 陈婧,韩伯棠,于丽娟;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高科技企业科技人力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3期
5 孙淑英,石爱英;科研机构改革任重道远[J];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04期
6 张钦;;新疆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刍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12期
7 ;科技新闻[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1期
8 韦克游;覃东兰;郑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科技人力资源的结构性分析及对策[J];当代广西;2010年17期
9 丁峥嵘;集约经营 高产优质——新疆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J];新疆农业科学;1986年01期
10 徐治立;试论科技人力资源的意义、属性及配置开发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戈青;;加强测绘能力建设 提升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测绘保障水平[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庆刚;;河南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对策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王健;;新疆发展鸵鸟产业的希望所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郑伟才;;新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战略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汪贻水;陈哲夫;黄超;李杏林;;新疆矿产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册)[C];2010年
6 沈漪文;卢智健;;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概念模型的构建[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7 洪绂曾;;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与对策[A];2005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5年
8 洪绂曾;;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与对策[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新疆现代农业论坛”论文专集[C];2005年
9 李燕萍;吴绍棠;施丹;;中部六省科技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基于专利产出视角[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10 蔡文伯;韩瑞娟;;对新疆教育投资结构的“三维立体容积”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华;明天的新疆值得期待[N];新疆日报(汉);2010年
2 白晓;借鉴深港经验 促进新疆发展[N];新疆日报(汉);2010年
3 ;刘德旺在新疆考察我省援疆工作[N];河北日报;2011年
4 新疆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阿不都热扎克·铁木尔;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做好 新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N];新疆日报(汉);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李红;“你们创造了又一个新疆效率”[N];石河子日报(汉);2011年
6 专刊记者 储金莲;新疆发展必须是双轮驱动[N];新疆日报(汉);2010年
7 乌鲁木齐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 王凤丽 本报记者 林庆霞 蔡俊;民生改善 是新疆发展的硬指标[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8 记者 倪e」痘壑,
本文编号:973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973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