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险投资影响企业专利活动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00:21
本文关键词:我国风险投资影响企业专利活动的实证研究
【摘要】:风险投资或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是由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给处于初创期、具有高潜力、高风险、高增长特征的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资本。风险投资机构通过拥有企业股权来获取收益,这类被投资企业通常在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IT、软件等)领域拥有创新的技术或独特的商业模式。典型的风险投资一般作用于企业的融资增长环节(在种子融资环节之后)。而风险投资机构在采用IPO或出售公司等退出机制之后才可获取收益并回收所投入的资金。 风险投资行业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以及它对高科技产业的促进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鉴于其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尚短,发展深度尚浅,其对我国高新企业的影响还未可知。从前人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肯定了风险投资对从前人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肯定了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但也不乏否定或中性的论证。本文通过对中国的风险投资和企业专利创新活动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试图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确定中国的风险投资是否能促进高新企业的专利创新,进而促进高新产业的发展。 首先,从理论角度来说,本文认为风险投资机构对高新企业专利活动的影响可以从两个阶段来分析。(1)在风险投资机构进行投资之前,它会对目标企业进行筛选和评估。这一筛选评估过程会使得发展前景不足、缺乏创新能力的高新企业被迫“退出”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名单。因此,风险投资机构所选择的高新企业应该是具备一定的发展前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同时,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风险投资机构通过一系列的契约设计来解决和降低风险。(2)在风险投资机构对高新企业进行投资之后,两者之间的组织结构相互适应以及风险投资机构为风险企业提供的增值服务进一步促进着被投资的高新企业的专利活动发展。 早期研究大多止于这一步,即研究风险投资对企业专利活动的静态效应。但我们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风险投资进入后,风险企业的专利活动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效应。在风险投资进入第一至两年,由于大笔资金流入高新企业,企业原有的一些研发项目得以高效运转,从而出现了大批量的专利创新产品。但随着产品研发过程的深入进展,企业运营的重心将逐渐转移到产品的市场化领域,其所投入资金的分配比例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开始更多地投资到生产和销售环节。由于这些原因,高新企业在获得风险投资之后的三到五年内,其专利活动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从而使风险投资对企业专利创新的动态效应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型趋势。 根据这一理论推导,我们选取了359家具有国家级高新企业认证的上市公司,收集其自1999到2013年的风险投资和专利活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其中159家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作为实验组,200家无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作为对照组。在实证分析方法上,我们借鉴了计量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自然实验”和“双重差分模型”的方法估计风险投资对高新企业专利活动所产生的因果效应的大小,从而避免历史文献中存在一些重要的缺陷。首先,对于全部样本企业的DID模型回归验证了我们的假设I(在风险投资机构进入之后,被投资的高新企业的专利活动增加);其次,进一步细分样本的研究逐渐拟合了假设II(在风险投资机构进入之后,高新企业的专利活动变化轨迹应呈倒U型)。 本文主要分为七部分: 第一章前言,该部分主要描述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和文章结构。 第二章风险投资概况。我们首先对风险投资的定义和特征进行了简单的概括,然后按照美国、欧洲、亚洲的顺序梳理了各个国家的风险投资发展经验及其对高新企业的专利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第三章文献综述。我们根据文献研究的结论将其分为三类:风险投资促进企业专利活动、风险投资阻碍企业专利活动以及专利活动对风险投资的影响。其中,国外宏观角度的风险投资促进论研究文献较多,而国内宏观角度的研究多认为我国的风险投资还不足以促进企业专利创新。通过对多种角度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为我们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意见。 第四章理论分析和假设推导。该部分我们从风险投资机构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等角度分析了风险投资的创新促进作用,并推导出两点假设。首先,从理论角度我们将风险投资对高新企业专利活动的促进作用分成投资前的筛选机制、契约设计和投资后的增值服务两个阶段来考虑,推导出“假设I”:在风险投资机构进入之后,被投资的高新企业的专利活动增加。其次,随着风险投资机构在投资并促进企业专利创新之后,风险企业会研发出大量专利产品,并逐渐将这些产品投入生产和销售环节,会使得企业的专利活动呈下降趋势。这一过程可以使我们推导出“假设II”:在风险投资机构进入之后,高新企业的专利活动变化轨迹应呈倒U型。 第五章和第六章为实证研究部分。我们对实证指标和方法的选取进行了详述,并使用DID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回归研究。 第七章为结论和政策建议。针对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并为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及其对企业专利活动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研究了风险投资对高新企业专利活动的动态影响。即不仅选取风险投资进入当年的数据分析了其对高新企业的静态影响,而且收集了风险投资进入之后五年内高新企业专利活动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高新企业在获得风险投资支持后,其专利活动的动态变化情况。从而更具深度的研究风险投资在一段时期内对高新企业专利活动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风险投资 专利活动 双重差分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3.1;G306;F276.44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2
- 1. 导论12-19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问题和意义13-14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4-15
- 1.4 研究创新15-16
- 1.5 文章结构16-19
- 2. 风险投资与企业专利活动概述19-30
- 2.1 风险投资的定义和特点19-20
- 2.2 世界各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及其对企业专利活动的影响20-30
- 2.2.1 美国风险投资对企业专利活动的影响21-23
- 2.2.2 欧洲各国风险投资对企业专利活动的影响23-25
- 2.2.3 亚洲各国风险投资对企业专利活动的影响25-26
- 2.2.4 我国风险投资对企业专利活动的影响26-27
- 2.2.5 小结27-30
- 3. 风险投资影响企业专利活动的文献综述30-36
- 3.1 风险投资促进企业专利活动的文献综述30-33
- 3.2 风险投资阻碍企业专利活动的文献综述33-34
- 3.3 企业专利活动影响风险投资的文献综述34-35
- 3.4 小结与评述35-36
- 4. 理论分析与假设推导36-42
- 4.1 风险投资对企业专利活动的促进作用36-41
- 4.1.1 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的筛选评估机制37-38
- 4.1.2 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的金融契约设计38-39
- 4.1.3 组织结构的互补与增值服务39-40
- 4.1.4 小结与假设Ⅰ推导40-41
- 4.2 接受风险投资后企业专利活动的动态变化41-42
- 5. 实证指标与方法42-49
- 5.1 实证指标的选取42-45
- 5.1.1 风险投资指标的选取42-43
- 5.1.2 专利活动指标的选取43-44
- 5.1.3 控制变量的选取44-45
- 5.2 实证方法的介绍45-49
- 5.2.1 均值比较与T检验45-46
- 5.2.2 双重差分模型46-49
- 6. 实证分析49-72
- 6.1 数据来源和处理49-50
- 6.2 描述性统计50-59
- 6.2.1 一般描述性统计50-54
- 6.2.2 创新特征的描述性统计54-59
- 6.3 风险投资对全部样本企业专利活动的实证研究59-64
- 6.4 风险投资对细分样本企业专利活动的实证研究64-72
- 6.4.1 对样本企业时间窗口的细分研究64-66
- 6.4.2 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细分研究66-70
- 6.4.3 细分样本实证研究小结70-72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72-79
- 7.1 结论72-73
- 7.2 政策建议73-78
- 7.2.1 宏观层面74-75
- 7.2.2 风险投资机构层面75-76
- 7.2.3 高新企业层面76-78
- 7.3 本文不足和进一步研究78-79
- 参考文献79-84
- 附录84-86
- 后记86-87
- 致谢87-88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石;卢显文;付玉秀;;作为委托人的创业投资家:契约构造、筛选与监控[J];商业研究;2006年01期
2 杨波,李涛;浅谈风险投资代理方道德风险与投资契约设计[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姚丽琼;王景红;;风险投资项目筛选与价值评估的重要因素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6期
4 武巧珍;;风险投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路径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7期
5 黄铭;朱孝忠;;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来自中国省际数据的经验证据[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吕炜;论风险投资机制的技术创新原理[J];经济研究;2002年02期
7 辜胜阻;风险投资孵化高科技产业的制度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9期
8 龙勇;杨晓燕;;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23期
9 陈治;张所地;;我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效率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7期
10 汪洋;;我国风险投资创新率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973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973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