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异化的若干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关于科技异化的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界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人类依靠科学技术,不断地认知并改造着自然界。随着近代以来科技迅猛发展及其成功的应用,他给人类带来了丰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然而,科技并不只是有利而无害的人类法宝,对人类是利弊得失共有之。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科技发展的结果也不例外。但是,让我们难以抉择的是人类是不可能通过放弃科技来消解科技异化的,而只能轻其之害。 本文从总体上先理清了研究的意义、背景,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中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确立本文的立足点。进一步阐明了他的演变历史、产生根源和克服科技异化的途径与措施、而后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我国的科技异化问题以及克服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思路。以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这个根本原因为切口,,以现代性、利益矛盾、人性化为利刃,深入剖析并尝试解决或扭转科技异化所带来的一切不良之祸。从而达到良性转化和消解其负面效应的目的。 今天,科技异化已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也不只是发达国家的特质,而是一个普遍的、“公共”问题。而且,目前关于科技异化问题的研究多是针对科技异化在各个层面的消极作用来讨论的,往往陷入了“科技悲观论”。这不仅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也对探寻弱化及消解科技异化的途径造成阻碍。本文的最终目的在于,为人类解读科技异化的过程开辟一个新的角度,能在实践过程中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新思路。从而为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证科技走出异化的困境,充分发挥它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科技异化 工具理性 利益矛盾性 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30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5
-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8-9
-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9-13
- (三) 本文的总体思路与创新点13-15
- 一、 科技异化的相关概念论述15-21
- (一) 历史上的科技异化15
- (二) 科技异化的概念界定15-21
- 二、 科技异化的制度根源及其与利益矛盾21-26
- (一) 科技异化的制度根源21-24
- (二) 利益矛盾与科技异化24-26
- 三、 中国所面临的科技异化的问题26-28
- (一) 建构绿色科技观26-28
- (二) 结合科学发展观走出科技异化的困境28
- 四、 科技异化的预防与克服28-34
- (一) 科技异化的预防28-30
- (二) 科技异化的克服30-34
- 注释34-35
- 参考文献35-37
- 后记37-38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桂花;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J];哲学研究;2004年01期
2 吴三三;朱清海;;科技异化的研究述评与展望[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杨敏凯;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4 盛卫国;科技异化:马克思等人的观点[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05期
5 陈翠芳;科学发展观与走出科技异化[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6 毛献峰;;科技异化的积极作用探析[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祁小强;;科技异化的哲学反思[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7期
8 陈翠芳;;科学发展观与科技的健全发展[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周新兴;;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出科技发展困境——我国改革开放30年科技发展回顾反思[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陈甫金;略论科技异化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红霞;;近代西方哲学与科技异化——兼论哲学的本义[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部分论文[C];2004年
2 吴伦水;张烨;周琦然;;科技异化的哲学思考[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兰芬;王永明;;从人的全面发展看科技的伦理禁区[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爱豫;;论科技异化产生的哲学根源及其和爱化解[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严炜;;循环经济对科学技术的影响刍议[A];生态工业工程与循环经济——第一届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任淑华;朱增晖;;金融危机下浙江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孟全;;金融危机下海洋水产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策略[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居占杰;韩倩;;加强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思考[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郑斌;;关于福建煤炭洁净生产的若干思考[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07年
10 牟义军;周纯;陈涛;张雯煜;;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以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台州市为例[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 何士青;科技异化的法律治理路径[N];湖北日报;2010年
2 省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博导 徐汉明;研究科技异化法律治理的力作[N];湖北日报;2011年
3 胡若愚;萨德尔城之战:被高科技异化的巷战[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本报记者 任诗芹 陈群;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支撑[N];安徽日报;2000年
5 李克震;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绿色营销”[N];安徽日报;2001年
6 肖清华 葛洪军(作者单位: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走矿产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之路[N];安徽日报;2002年
7 ;让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N];安徽日报;2002年
8 ;环保大有可为[N];安徽日报;2002年
9 陈红;可持续发展与地理教育[N];安徽日报;2003年
10 本报特约记者 赵慧声;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N];北京科技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翠芳;科技异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2 孙秀云;论科技时代人的发展困境[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雯;科技风险、灾难与负面效应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陶庭马;生态危机根源论[D];苏州大学;2011年
5 田治威;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观[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徐琳瑜;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秉荣;包头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8 彭贤则;荆州优势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9 肖桂义;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赵天忠;区域森林资源战略规划几个关键环节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绪帅;关于科技异化的若干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2 李丽;论科技异化的消解与功利主义科技价值观的转向[D];郑州大学;2010年
3 苗荣珍;科技异化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丁行彦;从人本层面看科技异化问题[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苏虹;科技异化问题及其意义的重新审视[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于淼;高科技异化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陈慧娜;马克思异化观视角下的当代科技异化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苗瀚予;论科技异化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对策[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9 梁艳丽;马克思的劳动异化与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比较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楠;科技异化的哲学反思[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88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988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