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模糊群决策中专家权重确定的一种精确方法
[Abstract]:In intuitionistic fuzzy group decision making, different experts or decision makers are generally distinguished by weighting method. Based on this, an accurate weighted (AWD)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only depends on non-hesitating degree (the degree of non-hesitancy of the expert means the degree of mastery of the attribute information). The monotonicity and scale invariance of the method are proved. Based on the AWD method, FOAWA and IFOAWG operators are proposed, and the idempotent, boundedness and commutativity of the new operators are proved. Finall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demonstrated by an example.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973计划项目(2010CB328104-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1034)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0183) 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项目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永杰;孙涛;李登峰;;直觉模糊POWA算子及其在多准则决策中的应用[J];控制与决策;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小栋;王恒山;卢菁;;直觉模糊推理机的设计及其推理算子选择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12期
2 朱小栋;王恒山;卢菁;;基于直觉模糊集的模糊信息系统模型[J];控制与决策;2012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志敏;属性间有优先关系的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光兴,杨槐;群决策中的决策行为分析[J];学术探索;2000年03期
2 吕文红,吴祈宗,郭银景;基于D-S证据理论的群决策专家意见集结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5年02期
3 马良;基于集对分析的群决策灵敏度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黄德才,朱艺华;二维足码定位法的缺陷分析与综合评价新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5 贺北方,周丽,王海政,王效宇,贺晓菊,武奇;交互式多目标决策方法及其应用[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杨萍,刘卫东;基于证据理论的群决策层次评价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年02期
7 元继学,吴祈宗,于向军;基于Bonissone近似算法的群决策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年12期
8 陈岩,樊治平;群决策中基于语言评价信息的TOPSIS方法[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元继学,吴祈宗;多属性群决策算法及一致性分析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年08期
10 陈华友,刘春林;群决策中基于不同偏好信息的相对熵集成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雪兰;李正义;;语言型模糊偏好信息群决策的一种优化算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苏波;王浣尘;;群决策系统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3 王仁超;林润辉;顾培亮;;一种基于期望满意的群决策方法[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荣莉莉;辛杨;;专家支持度及其在群决策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刘杰;;多级组织结构的决策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6 王学军;郭亚军;;基于G_1-法的群决策集结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徐韫玺;王要武;姚兵;;基于熵理论的建设项目参与者多目标协同群决策模型[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杜宾;邱菀华;;基于复熵的合作群决策模型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强;陈雯;;基于模糊多属性群决策的动态联盟盟员选择方法[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朱建军;刘思峰;方志耕;;基于区间灰数的互补判断矩阵集结方法研究[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兰继斌;关于层次分析法优先权重及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冯向前;区间数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宋捷;灰色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高岩;基于模糊决策矩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朱卫东;面向互联网基于证据理论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元义;群决策理论与方法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辛杨;AHP在群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3 邢哲;智能化群决策支持技术的研究与实践[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黄深泽;群决策理论和方法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5 严曙;VMI中基于群决策的多库存选址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6 江浩;基于0-8标度的有向加权图法在群决策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7 林宏杰;模糊数学在群决策偏好集结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8 孙超;信息不完全的群体语言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9 冯鑫;一种多目标组合群决策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阳熹;领导风格等因素与信息共享及群体决策方案形成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77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227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