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以大同市两类项目为研究对象
发布时间:2021-08-24 13:38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建设项目和区域规划中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规避办法和治理措施,以预防或减轻其可能造成的污染的制度与方法,它是我国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参与制度,是指社会公众自觉自愿的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各种活动的管理,并对政府管理中所做决策和落实情况的监督,体现了社会民主化管理的理念。公众参与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项目民主性、科学性,监督决策落实,协调利益冲突,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而生态环境质量却越来越差,政府面临着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大挑战。建设项目往往具有公共性,影响广泛,要对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除了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要付出努力之外,还有赖于公众的参与。然而,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事件、宁波镇海PX事件、厦门PX事件、安宁炼油事件等近年来频发的各类环境群体性事件,反映出我国公众参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并未真正起到作用,公众参与制度还有很多地方不完善。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现状,与引入的大同市某废旧汽车拆解站项目和大同某医院建设项目两个案例作对比,分析出环境影...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张贴告示公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J]. 张金香,王德轩. 中国环境管理. 2013(06)
[2]关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思考——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的比较研究[J]. 钟卫红,王翠红.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3(06)
[3]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展与限制[J]. 高雁,高桂林. 河北法学. 2011(03)
[4]西方环境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特点及其评价[J]. 任丙强. 行政论坛. 2011(01)
[5]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论析[J]. 申进忠.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6]中国环境立法的审视与检讨[J]. 舒旻.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7]论地方治理视野下的政府与公众互动式沟通机制的构建[J]. 李文星,郑海明. 中国行政管理. 2007(05)
[8]公共治理理论研究综述[J]. 魏涛. 资料通讯. 2006(Z1)
[9]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比较研究:中国内地与香港[J]. 王承达. 学术研究. 2002(03)
[10]立法论证探讨[J]. 汪全胜. 政治与法律. 2001(03)
硕士论文
[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 张鹏.南京大学 2017
[2]广东省公共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 郑晓恒.华南理工大学 2016
[3]论我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D]. 武文文.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4
[4]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D]. 包君.西南交通大学 2012
[5]南通市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丁年龙.上海交通大学 2010
[6]论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原则[D]. 刘学松.山东大学 2010
[7]论我国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D]. 孙明媚.中国海洋大学 2009
[8]环境行政指导下的环境公众参与研究[D]. 杨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9]论我国环境信息公开中主体制度的完善[D]. 江甜甜.华中科技大学 2009
[10]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 陈卫国.复旦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60089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张贴告示公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J]. 张金香,王德轩. 中国环境管理. 2013(06)
[2]关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思考——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的比较研究[J]. 钟卫红,王翠红.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3(06)
[3]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展与限制[J]. 高雁,高桂林. 河北法学. 2011(03)
[4]西方环境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特点及其评价[J]. 任丙强. 行政论坛. 2011(01)
[5]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论析[J]. 申进忠.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6]中国环境立法的审视与检讨[J]. 舒旻.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7]论地方治理视野下的政府与公众互动式沟通机制的构建[J]. 李文星,郑海明. 中国行政管理. 2007(05)
[8]公共治理理论研究综述[J]. 魏涛. 资料通讯. 2006(Z1)
[9]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比较研究:中国内地与香港[J]. 王承达. 学术研究. 2002(03)
[10]立法论证探讨[J]. 汪全胜. 政治与法律. 2001(03)
硕士论文
[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 张鹏.南京大学 2017
[2]广东省公共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 郑晓恒.华南理工大学 2016
[3]论我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D]. 武文文.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4
[4]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D]. 包君.西南交通大学 2012
[5]南通市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丁年龙.上海交通大学 2010
[6]论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原则[D]. 刘学松.山东大学 2010
[7]论我国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D]. 孙明媚.中国海洋大学 2009
[8]环境行政指导下的环境公众参与研究[D]. 杨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9]论我国环境信息公开中主体制度的完善[D]. 江甜甜.华中科技大学 2009
[10]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 陈卫国.复旦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60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3360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