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式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3 10:36
西方谚语有云:好的伦理方为经营之道。在现代社会,政府组织的掌控力和影响力正在慢慢削弱,企业组织的发言权和约束力正逐渐增强,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因此,企业文化、企业伦理价值观以及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及职场行为,不仅关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的进程。而随着国内外各种非伦理事件的相继爆发,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已从哲学概念转变为现实问题,得到越来越多实践者和研究者的关注。但与国外日益增加的研究相比,国内关于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从组织文化和职场情景尤其是带有典型中国文化特征的中国式领导着手则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以中国文化和管理实践为背景,探索中国式差序式领导与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理论贡献和创新点主要在于:第一,在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前因变量的探索中,引入本土化的中国式之差序式领导,这不仅有别于其他情景或个体因素的探索,也有别于其他基于西方领导理论而开展的有关领导方式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研究。第二,建构了基于“差序式领导?组织认同/心理授权?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影响路径,...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4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本研究概念模型
114图 5-1 差序式领导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示意图接着,本研究将对差序式领导之三维度的区别效度加以检验。首先,照顾沟通和提拔奖励之间的区别效度检验。按照前述标准,对未限制模型和限制模型的卡方差异值进行比较。数据结果显示,照顾沟通和提拔奖励两维度之间,卡方差异值 Δχ2为 225.839,其显著性水平 P 为 0.000,小于 0.05,差异显著。这同时也意味着,限制模型与非限制模型之间显著不同,“照顾沟通-提拔奖励”两维度潜在构念之间区别效度良好。具体如表 5-5 所示。表 5-5 照顾沟通和提拔奖励的区别效度检验结果模型 χ2df Δχ2Δdf P 值未限制模型 164.339 34 -- -- --限制模型 390.178 35 225.839 1 .000其次,照顾沟通和宽容之间的区别效度检验。按照前述标准,对未限制模型和限制
组织认同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作场所不道德行为: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的解释[J]. 董蕊,倪士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2]非伦理行为的“近墨者黑”效应——道德推脱的中介过程与个体特质的作用[J]. 文鹏,陈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4)
[3]责任型领导对员工揭发意愿与非伦理行为的影响[J]. 文鹏,夏玲,陈诚. 经济管理. 2016(07)
[4]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行为的影响——以心理授权为中介[J]. 颜爱民,陈丽.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5]员工创新行为的前因和结果变量研究[J]. 张丽华,朱金强,冯彩玲. 管理世界. 2016(06)
[6]互动公平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与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J]. 郑晓明,刘鑫. 心理学报. 2016(06)
[7]管理者权力对采纳建言的影响:管理者自我效能与权力距离的作用[J]. 周浩.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8]同事非伦理行为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干晨静,王端旭.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6(05)
[9]领导-成员交换与情绪枯竭:互惠信念和权力距离导向的作用[J]. 陆欣欣,孙嘉卿. 心理学报. 2016(05)
[10]差序式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领导创新期望的调节作用[J]. 袁凌,李静,李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10)
博士论文
[1]组织内非伦理行为传染效应研究[D]. 舒晓村.浙江大学 2015
[2]差序式领导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王磊.东北财经大学 2013
[3]权力距离导向对员工沉默的作用机制研究[D]. 周建涛.华中科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中国情景下心理授权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D]. 王超.南京大学 2013
[2]知识型员工的权力距离对组织公平与组织认同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D]. 王喜彦.吉林大学 2013
[3]企业员工组织认同结构维度及其相关研究[D]. 郭静静.暨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80957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4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本研究概念模型
114图 5-1 差序式领导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示意图接着,本研究将对差序式领导之三维度的区别效度加以检验。首先,照顾沟通和提拔奖励之间的区别效度检验。按照前述标准,对未限制模型和限制模型的卡方差异值进行比较。数据结果显示,照顾沟通和提拔奖励两维度之间,卡方差异值 Δχ2为 225.839,其显著性水平 P 为 0.000,小于 0.05,差异显著。这同时也意味着,限制模型与非限制模型之间显著不同,“照顾沟通-提拔奖励”两维度潜在构念之间区别效度良好。具体如表 5-5 所示。表 5-5 照顾沟通和提拔奖励的区别效度检验结果模型 χ2df Δχ2Δdf P 值未限制模型 164.339 34 -- -- --限制模型 390.178 35 225.839 1 .000其次,照顾沟通和宽容之间的区别效度检验。按照前述标准,对未限制模型和限制
组织认同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作场所不道德行为: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的解释[J]. 董蕊,倪士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2]非伦理行为的“近墨者黑”效应——道德推脱的中介过程与个体特质的作用[J]. 文鹏,陈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4)
[3]责任型领导对员工揭发意愿与非伦理行为的影响[J]. 文鹏,夏玲,陈诚. 经济管理. 2016(07)
[4]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行为的影响——以心理授权为中介[J]. 颜爱民,陈丽.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5]员工创新行为的前因和结果变量研究[J]. 张丽华,朱金强,冯彩玲. 管理世界. 2016(06)
[6]互动公平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与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J]. 郑晓明,刘鑫. 心理学报. 2016(06)
[7]管理者权力对采纳建言的影响:管理者自我效能与权力距离的作用[J]. 周浩.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8]同事非伦理行为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干晨静,王端旭.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6(05)
[9]领导-成员交换与情绪枯竭:互惠信念和权力距离导向的作用[J]. 陆欣欣,孙嘉卿. 心理学报. 2016(05)
[10]差序式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领导创新期望的调节作用[J]. 袁凌,李静,李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10)
博士论文
[1]组织内非伦理行为传染效应研究[D]. 舒晓村.浙江大学 2015
[2]差序式领导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王磊.东北财经大学 2013
[3]权力距离导向对员工沉默的作用机制研究[D]. 周建涛.华中科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中国情景下心理授权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D]. 王超.南京大学 2013
[2]知识型员工的权力距离对组织公平与组织认同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D]. 王喜彦.吉林大学 2013
[3]企业员工组织认同结构维度及其相关研究[D]. 郭静静.暨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80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3380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