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财神信仰与中国民俗文化
本文关键词:越南财神信仰与中国民俗文化 出处:《社会科学家》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越南供奉女财神如月的习俗源自中国民俗文化。中国古代有"打灰堆"("打粪堆")的习俗,因了这一习俗还出现了解释这一习俗的传说。"打灰堆"("打粪堆")的习俗并相关传说流传到越南后,衍生出了新年不倒垃圾和供奉财神如月的习俗。
[Abstract]:Worship the goddess of wealth such as the Vietnam customs from China folk culture. "Hit ashes (" ancient China "play custom dunghill") because of the custom also appeared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is custom legend. "The ashes" ("a") related to customs and legends of Vietnam the new year, derived from the rubbish and customs. As a god of wealth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基金】:本人主持的广西科学实验(中国-东盟研究)中心2012年“东盟研究基金”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20110)“越南民俗文化的中国因素”的系列成果之一
【分类号】:B933;K333;K892
【正文快照】: 当前,学界出现了一些有关财神信仰研究的成果,如《沈万三的传说与迎财神习俗》[1]、《赵公元帅财神形象与民间传说源头》[2]、《浅析关羽崇拜与财神信仰》[3]、《论广府地区关帝“武财神”崇拜形象特征与社会功能》[4]等研究论文;相关研究著作有《隐喻世界的来访者:中国民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田翠华;;浅析关羽崇拜与财神信仰[J];大众文艺;2012年06期
2 简涛;;沈万三的传说与迎财神的习俗[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3 ;赵公元帅财神形象与民间传说的源头——以陕西周至枣林村为核心的民俗考察[J];新西部(理论版);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洽;柳毅故事的文化解读[J];蒲松龄研究;2003年01期
2 李正学,王建萍;《李寄》主题刍议——兼议六朝文学中的女英雄形象[J];蒲松龄研究;2003年04期
3 张文澍;从《聊斋志异》中“女强人”形象看蒲松龄之妇女观及伦理思想[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4 王恒展;;《毛大福》本事考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5 王平;;《醒世姻缘传》与《聊斋志异》俗信描写之比较[J];蒲松龄研究;2010年03期
6 孙芳芳;;道教对魏晋南北朝人鬼恋小说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丁伯林;纪永贵;;“董永遇仙”故事系统中傅员外形象的叙事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李文娟;;《西京杂记》“葛洪说”补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9 袁军;;略论明清之前文言小说中侠客形象的发展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10 张瑞;;元宵节的文化意蕴及其变迁初探——以空间变化为视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黄剑华;;从汉代画像看两汉时期的鬼神信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姗姗;;浅析汉画像鸡首人身神怪象征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燕燕燕;;滕州西户口一号、二号祠堂画像石中榜题图像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权家玉;;南朝的“苏侯”信仰[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慧;;楚辞莲荷意象研究[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黄景春;樊文星;;中国古代对火浣布之理解与认知考略[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志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语言形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一南;晚唐齐梁体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6 陈刚;唐前蓬莱神话流变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耿朝晖;释慧皎《高僧传》文学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玲;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英;日本儿童文学中的传统妖怪[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沙欧;中国古代小说体叙事的历时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丽;苗族崇龙习俗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汪茉莉;“青衣”及其文化语义浅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青青;越南民间信仰中的中越异源鬼神圣崇拜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韦凡州;越南人信仰中的中越共同神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赵涓;突厥语文学与汉语文学殉情故事人物变形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李敏;《杜骗新书》新论[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侯晓珊;南朝诗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伟;《搜神记》复音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国珍;;执政党必须重视民俗文化建设[J];民俗研究;1991年02期
2 王光荣;中越两国民族文化交融历史思索[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3 罗长山;试论越南龙文化的本源及其演变[J];东南亚纵横;1994年02期
4 马兴国;;中国民俗在日本[J];文史知识;1997年03期
5 苏蔓;李美娟;;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社会功能[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梁凯;清朝时中国文化继续在越南广泛传播及其原因[J];宜宾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左岸;;越南男人爱戴绿色帽子[J];少年文摘;2010年12期
8 陈凡;;在越南感受汉字[J];今日南国;2007年08期
9 徐芳亚;;河洛文化在东南亚(越南)的传播与影响[J];黑龙江史志;2009年10期
10 罗长山;越南民俗文化四题[J];民族艺术;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自昌;;香包民俗产业为民间文化开辟了广阔前景[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钟敬文;;葫芦是人文瓜果[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3 赵行良;;试论佛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4 郝兆祥;褚衍超;李峰;王艳芹;;石榴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象征意义[A];中国石榴研究进展(一)[C];2010年
5 刘爱昕;;喜气洋洋中国红——浅谈红色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意义[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路;刘启春;;发展北部湾经济区文化的思考[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凌海金;;发展边海文化,培育北部湾城市文化带[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周明钧;;构筑“北部湾牌” 融入“主旋律圈”——“防城港市边海民族文化示范带”开发设想[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赵善嘉;;汉字文化圈的历史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陶思炎;;略谈中国传统节日的困境与机遇[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阮春生 徐晓军;青田华侨将中国民俗文化带出国门[N];丽水日报;2011年
2 记者 刘慧 陈培华;中国民俗文化当代传承浙江论坛开幕[N];浙江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仲斌;全力建设“中国民俗文化产业聚集区”[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4 巴山;加强民俗文化教育功能[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丞 实习生 刘洋 刘璐;民俗文化如何“闯市场”[N];济南日报;2007年
6 商报记者 谢迪南;赶在大量民俗文化消亡之前[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记者 黄文生 通讯员 黄少玮;2万多只碟碗扎成9米高宫灯[N];广州日报;2009年
8 ;菜花金黄柳如丝[N];雅安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冯新生;庙会,,演绎文化传承主题[N];中国旅游报;2008年
10 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教授 陶立t
本文编号:1375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375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