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美农业旅游集群看中国的观光农业——以美国、意大利、波兰为例
本文关键词: 欧美 农业旅游集群 观光农业 可持续发展 启示 出处:《生态经济》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集群式发展是农业旅游产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之一。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旅游产业发展较为缓慢,文章以美国、意大利、波兰为例,分析欧美国家农业旅游集群的特色及经验,并结合我国农业旅游的现状,提出采取积极创造农业旅游集群形成的条件,加强政府主导及政策支持,发展有机农业旅游集群,加强集群龙头企业的发展,发展特色农业旅游,增加游客参与程度及成立农业旅游行业协会等措施,实现我国农业旅游集群的可持续成长。
[Abstract]:Cluster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strategies for agri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to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Compared with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is relatively slow. This paper takes the United States, Italy and Poland as examp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s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cluster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proposes to actively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clusters and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s leading and policy suppor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in China. To develop the organic agricultural tourism cluster, 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leading enterprises in the cluster, to develop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tourism, to increase the degree of tourist participation and to set up the agri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association and so on.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growth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cluster in China.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华沙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JC630138)
【分类号】:F591;F313
【正文快照】: 1引言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使其成为诸多产业的发展战略之一。早在1990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就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1],用以解释地区竞争优势。1998年,他又将钻石模型与集群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认为一个地区的特色产业能够持续创新和升级,从而获得区域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侯佩旭;范士陈;赵熙寅;;我国农业旅游开发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2 蒋欢;;卯文化旅游协会的作用、问题与发展对策[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蓝明宝;;国内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农技服务;2010年07期
4 张莹;;发展有机农业旅游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0年13期
5 刘文敏;俞美莲;;国外农业旅游发展状况及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农村经济;2007年09期
6 韦汉群,徐大勇,刘瑶,孙海琼;从国外农业旅游发展现状正视国内农业旅游的升级换代[J];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徐慧茗;何昀;何燕燕;;体验式农业旅游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以南昌安义县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7期
8 瞿兆赛;曹林奎;;世界旅游农业发展概况及其对中国的借鉴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兵中;卢松;;国内农业旅游研究述评[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3期
2 杨晓燕;成爱武;;乡村体验游的深度开发策略——体验营销与网络营销的结合[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3 付秀丽;夏明营;;基于SWOT分析的自助型农场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4 徐茜;;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调查与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5 范春;;农业旅游系统运行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年06期
6 张瑜;杨晓霞;向旭;;托斯卡纳发展农业旅游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7 陈玉光;;国际经验与我国农业旅游发展[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4期
8 唐代剑;池静;;中国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朱霞;姚晓文;;现代服务业引领下的旅游规划新思路——以海宁市沿江百里长廊规划为例[J];华中建筑;2010年09期
10 曹加杰;祝遵凌;;浅析农业休闲园的体验设计——以南京凤凰山休闲农庄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武汉"1+8"城市圈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课题组;;武汉“1+8”城市圈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余洋;景观体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马晓勇;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县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3 杨丽;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4 赵航;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钟平;休闲农业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绍芬;沈家营镇农业观光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左俊杰;鞍山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傅丽华;城郊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4 邓键剑;基于地域文化的湖南休闲农业园景观设计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彭文华;长沙现代农庄发展SWOT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晓娟;大庆市农业旅游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韩冉冉;基于体验营销的乡村旅游营销组合策略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8 臧胜男;农业旅游者动机、满意度对忠诚度影响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侯静珠;基于产业升级的村庄规划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10 刘彦;荣成俚岛乡村旅游开发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一新;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年02期
2 王莹;对发展我国农业旅游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04期
3 何小芊;刘宇;;崇义县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与途径探讨[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4 李澜;关于观光农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发中的问题思考[J];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5 李学东,郭焕成;西南地区观光农业发展与经营特点初探——以成都市龙泉驿区“农家乐”为例[J];经济地理;2001年03期
6 宋红,马勇;大城市边缘区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2年03期
7 舒伯阳;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旅游学刊;1997年05期
8 韩卫,李琛;试论中国的农业旅游[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9 李君茹;浅析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4年11期
10 王仰麟,祁黄雄;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理论与案例研究——以防城港市十万大山北麓(上思县)为例[J];人文地理;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嵘;论云南观光农业资源开发[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鲁怀坤;观光农业的市场营销策略[J];企业活力;2002年06期
3 赵淑玲;河南省观光农业的发展问题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李春生;郑州市城郊观光农业的发展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3年01期
5 陈卫东;论发展湖南观光农业的障碍及对策[J];湖南林业;2001年01期
6 ;绿色观光农业在日本[J];农家女;2009年09期
7 郑亚民;立足当地资源 发展观光农业——密云县观光农业开发思路[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8 钟春艳;李保明;王敬华;;观光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安徽科技;2006年07期
9 江中舟;;台湾的观光农业[J];两岸关系;2006年08期
10 柳絮;;日本的绿色观光农业[J];广西农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诗履;;观光农业[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钮心恪;;结合北京特色建立观光农业区[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选编[C];1999年
3 刘立仁;;让观光农业一天天火起来[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4 张洪良;;观光农业:让宜兴农业火起来——宜兴市观光农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思考[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5 王凤兰;吴明远;寇玉凤;;发展云南旅游观光农业问题初探[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6 谢深喜;莫少廉;吴月嫦;;我国生态观光农业之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邹细英;;观光农业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8 曾昭海;朱立博;张海林;朱万斌;胡跃高;;发达国家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启示[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9 文化;王爱玲;钱友山;;21世纪初北京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孙开锋;;山田企业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分析[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观光农业要以“农”字为核心[N];辽宁日报;2001年
2 刘红格 边丽娟;现代商城观光农业成新亮点[N];石家庄日报;2005年
3 品言;观光农业前景广[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4 孙舒婷;清徐县启动汾河高效观光农业区项目建设[N];太原日报;2009年
5 记者 仲明 通讯员 施强 云峰;靖江观光农业年收入超亿元[N];泰州日报;2010年
6 杨正林;走活“观光农业”发展棋子[N];西藏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太原汾河高效观光农业区重点项目签约[N];山西日报;2009年
8 记者 刘伟建;河北面向京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N];农民日报;2009年
9 孔莉萍;清徐县 加快汾河高效观光农业区建设[N];太原日报;2009年
10 陈秀云 赵有杰 张立新;马尚镇“一园四区”扮靓观光农业[N];淄博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钟平;休闲农业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2 王锋;环太湖生态农业旅游圈综合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蒋颖;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丽梅;云南观光农业的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林宇皓;宁波市观光农业发展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3 马忠秀;青海省门源县油菜花观光农业开发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刘秦;岳阳市观光农业营销策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5 王晓平;平湖观光农业旅客市场分析及开发策略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6 李刚;江西省观光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7 王波;绵竹市观光农业发展战略选择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8 姚丽;池州市观光农业的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9 陈怡君;成都市两种观光农业类型经营模式与农户效益比较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10 王颖;河北省县域观光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本文编号:1450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450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