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优化对策研究——以昆山市周庄、锦溪、千灯古镇为例
本文选题:低碳旅游行为 切入点:优化对策 出处:《生态经济》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旅游者的实践参与是发展低碳旅游的关键。以苏南古镇周庄、锦溪、千灯为研究案例地,分析2006—2015年古镇旅游者二氧化碳排放量现状,发现碳排放量总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2015年周庄、锦溪、千灯古镇旅游者总碳排放量分别达到67 310.68 kg、19 259.23 kg、18 995.67 kg。调查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发现古镇旅游者在自带旅游生活用品、植树造绿、低碳餐饮、低碳住宿、减少棉织品洗涤、低碳交通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优化对策:倡导自带生活物品,减少游览中一次性用品消耗;设置旅游纪念林,引导旅游者参与古镇植树活动;提倡绿色食品,避免奢侈浪费;发展古镇特色民宿,做到低碳住宿;赠送低碳旅游纪念品,减少旅游者棉织品洗涤次数;发展公共交通,鼓励旅游者低碳出行;发展低碳智慧旅游,科学引导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
[Abstract]:The participation of tourists in practice is the key to developing low-carbon tourism. Taking Zhouzhuang, Jinxi and Qianliang, ancient towns of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as case stud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of tourists in ancient towns from 2006 to 2015, and finds that the overall carbon emissions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In 2015,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s of tourists in Zhouzhuang, Jinxi and Qiandeng ancient towns reached 67 310.68 kg / kg / 19 259.23 kg / 18 995.67 kg.Introducing the low carbon tourism behavior of tourists in ancient towns, it was found that tourists in ancient towns were carrying their own tourist articles, planting trees to make green, and low carbon food and beverage. Low carbon accommodation, cotton washing, low carbon transportation and other aspects are not enough.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low carbon tourism behavior of tourists in ancient towns: to advocate bringing their own articles of daily life,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disposable items in sightseeing; set up tourism memorial forests to guide tourists to participate in tree planting activities in ancient towns; promote green food to avoid extravagance and waste; develop residential houses with ancient town characteristics to achieve low carbon accommodation; and give away low-carbon tourist souvenirs. To reduce the washing times of tourist cotton fabric; to develop public transport to encourage tourists to travel low-carbon; to develop low-carbon intelligent tourism; to guide tourists to low-carbon tourism behavior.
【作者单位】: 昆山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昆山办学点;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南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2016SJD63003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旅游地网络关注度特征与客流空间协动效应研究”(16YJAZH025)
【分类号】:F592.7;X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马勇;何彪;郭强;;旅游者的碳消费效用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12期
2 曹靖;张捷;张宏磊;史春云;刘泽华;蒋志杰;刘传华;;基于行为生态学的旅游者目的地消费空间分布模式研究——以南京市入游游客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年06期
3 郭文茹;甘萌雨;;福州市周边乡村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年03期
4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永军;李辅斌;;旅游者视角下的目的地形象构建[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 黄恢月;旅游者退货纠纷及其处理[N];中国旅游报;2012年
2 浙江省旅游质监所供稿;旅游者人身伤害产生的纠纷及其处理[N];江南游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严晓东;旅游者有了“护身符”[N];江苏经济报;2002年
4 记者 周萱;旅游者权益将得到及时保护[N];广元日报;2006年
5 浙江省旅游质监所 黄恢月;旅游者要求双倍返还全额团款(欺诈)纠纷及其处理[N];中国旅游报;2010年
6 本报驻广西记者 孟萍;维护旅游者权益 广西整治强迫消费[N];中国旅游报;2009年
7 李文明;旅游者消费过程中的四个定位(上)[N];中国旅游报;2007年
8 李文明;旅游者消费过程中的四个定位 (下)[N];中国旅游报;2007年
9 记者 王屏;中国支付卡业滞后制约旅游业发展[N];国际商报;2004年
10 记者 朱士燕;强制消费无照经营者将被扣分查处[N];吐鲁番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白凯;基于发生学的中国入境旅游者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亚军;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亢雄;基于伦理与心理视角的旅游者幸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静;旅游者跨文化旅游行为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慧芬;我国邮轮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2 雪花;缅甸金岩石旅游者的环境保护行为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3 李欢;信息技术在旅游者中的应用及哲学思考[D];天津大学;2014年
4 周美静;服务接触、消费情绪与旅游者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朱建华;汶川地震后九寨沟旅游者的风险感知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6 刘玲华;霞浦摄影旅游者旅游行为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7 杨玉杰;厦门市出境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8 范氏琼香;中国赴越南自助游旅游者消费行为特征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9 雅文(VATCHARAMON YUTYINGYONG);泰国入境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10 刘学玲;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者行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85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585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