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国家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发展水平测度——以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12 08:36

  本文选题:国家森林公园 切入点:低碳旅游 出处:《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低碳旅游的发展也日渐突显出其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森林公园作为具有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旅游资源,在维护陆地生态系统稳定和开展森林旅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国家森林公园低碳旅游评价体系,确定各指标层及指标因子的权重,建立了综合评价的多指标加权模型。最后对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发展水平为0.656,为低碳发展阶段,还需管理部门加大对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经营者的低碳宣传和鼓励,建立完善的园区低碳旅游管理机制。
[Abstract]: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re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tourism also increasingly highlights its importance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and developing forest tourism. By using AHP and Delphi metho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low-carbon tourism in National Forest Park is constructed, and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layer and index factor is determined. Finally, an empirical study on Jadengyu National Forest Park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low carbon tourism development of Jadengyu National Forest Park is 0.656, which is the stage of low carbon development. It is also necessary for the management department to increase the low carbon propaganda and encouragement to the tourists and the operators of tourism enterprises, and to establish a perfect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low-carbon tourism in the park.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30116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3YJC63014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30711)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旅游业碳排放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学芬;;四川旅游业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2 张志华;彭道黎;;森林管理对森林碳汇的作用和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3 杜宗斌;;乡村低碳旅游发展路径分析——以浙江湖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4 张家友;胡剑波;;资源枯竭城市向低碳经济转型之路:旅游资源开发——以个旧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5 廖钟迪;滕腾;;自然保护区低碳旅游开发中的产品设计研究——以广西龙虎山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6 孙梅红;;乡村旅游负面产业效应及基于低碳旅游的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7 蒋焕洲;;贵州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8 吴辰君;王淮梁;;生态理念在敬亭山太白湖景观改造中的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胡迎春;任成好;李洪娜;;关门山低碳旅游景区的构建[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10 侯文亮;梁留科;司冬歌;;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体系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尹珩;洪卫;;规划环评中低碳方案适应性分析研究实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汪宇明;蔡萌;;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低碳化路径[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3 李飞;汪清蓉;;低碳旅游的参与障碍与实施难点——基于佛山居民的调查研究[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路紫;蒋清文;刘武琼;;环京津休闲旅游带低碳旅游经济发展[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刘啸;;北京世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旅游低碳化策略[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郭忠升;;汇碳林、植被承载力与森林可持续经营[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7 韩久同;;森林经营管理对森林碳汇的作用和影响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8 张广明;;浅析森林保护与森林经营对森林碳汇的影响[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蔡萌;汪宇明;吴文佳;钱磊;;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低碳化模式[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10 王中雨;;旅游业低碳化的若干问题研究[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永刚;休闲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江;思茅松中幼龄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动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邓贵平;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地学景观成因与保护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富平;低碳城镇发展及其规划路径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5 余光英;中国碳汇林业可持续发展及博弈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潘翰增;旅游服务供应链协调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7 蒋静艳;施用不同缓/控释氮肥对旱地—作物系统N_2O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武曙红;我国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方法学及案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李建华;碳汇林的交易机制、监测及成本价格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沙丽清;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橡胶林及水稻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土壤碳排放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锋燕;丹东市旅游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昌贵;旅游开发对太白山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谭锦;旅游景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王婧;基于服务共享中心的乡村旅游运营模式及决策模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夏伦;低碳经济视角下湖北经济发展转型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谢桂敏;我国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及运行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马汝慧;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花露;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永福;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森林火险天气动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刘丽彤;承德坝上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风琴;李江风;胡晓晶;;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碳足迹测算与碳效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2 侯文亮;梁留科;司冬歌;;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体系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张志强,程国栋,徐中民;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4 瞿葆;;基于低碳概念的旅游业发展初探[J];北方经济;2010年10期

5 袁艺;王双进;;低碳城市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北方经济;2010年20期

6 刘啸;;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7 卫旭东;太白山旅游SWOT分析与客源市场分类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9 许大为,叶振启,李继武,金建伟;森林公园概念的探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10 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来喜;桑海洋;;后“低碳经济”时代旅游发展趋势——“低碳旅游”开发探索[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新说;[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2 魏小安;[N];中国旅游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耿闻;[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柴颖;[N];工人日报;2010年

5 魏小安;[N];江南游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傅军;[N];青岛日报;2009年

7 卓丹;[N];张家界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文彦;基于低碳旅游视角的炎陵县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侯文亮;低碳旅游及碳减排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俞棋文;低碳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J];绿色中国;2006年08期

2 卢琪;;推崇“森林公园+投资商+旅行社”的经营模式——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与市场前景分析[J];中国林业;2009年15期

3 ;海南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简介[J];热带林业;2009年03期

4 ;层林尽染 艳映古长城[J];绿化与生活;2010年10期

5 ;板房沟林场 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胜地——照壁山国家森林公园[J];新疆林业;2010年04期

6 陆海燕;;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 首府绿肺 生态家园[J];当代广西;2011年16期

7 刘勤学;;“古老的水上长城”——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J];林业经济;2003年03期

8 ;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J];绿色中国;2006年08期

9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J];绿色中国;2006年08期

10 ;令游人流连忘返的自然天地——山西省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J];林业经济;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翅;李小芬;赖龙隆;;国家森林公园的体验式旅游产品设计探讨——以承德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郑群明;钟林生;;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绿色景区形象的深化[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姜文宏;郑辽吉;;丹东市森林旅游业的开发研究——以天桥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例[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2年

4 赵小宁;胡晓黎;;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气候适宜性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1年

5 袁照蓉;;抢抓机遇 创建文化名山 推动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对遵义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思考[A];贵州省第五届科技创新论坛文集[C];2009年

6 姜文宏;郑辽吉;;丹东市森林旅游业的开发研究——以天桥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例[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黄艺;李健;邓金阳;;游客对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的政策、角色、作用和合适用途的态度[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8 汪宇明;蔡萌;张海霞;;生态文明导向下的旅游发展方式转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廖晶晶;屈中正;;莽山国家森林公园人文旅游资源调查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8 野生动物、湿地与自然保护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经纬 记者 李江敏;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通过审批[N];南昌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高玉飞 陈建正;盱眙叫响暑期特色“科普游”[N];江苏经济报;2009年

3 杨曙宏 吴正友;丰富寺文化 做活山文章[N];中国特产报;2003年

4 记者姜春 实习生郑俊;云碧峰公园将增“两湖一库”结束有山无水历史[N];上饶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陈绍鹏;“亭台楼阁”美饶城[N];上饶日报;2010年

6 刘新航;林海观光 沐浴自然[N];河北日报;2005年

7 通讯员 唐续平 奉继录;金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项目启动[N];永州日报;2009年

8 胡丽娟;58处北京赏花景点饱人眼福[N];科技日报;2009年

9 记者 王莉敏;我市推出坐高铁游咸宁优惠大餐[N];咸宁日报;2009年

10 范南虹;山海互动,海南整合热带雨林拉长“绿腿”[N];中国旅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石晓峰;中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2 汪朝辉;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3 雷莹;森林公园的环境承载力评估和环境价值计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王怀c,

本文编号:1600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600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8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