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旅游景区导游词的创新1
摘 要:摘 要:旅游景区导游词的不断创新能够满足旅游者个性需求的发展,提高旅游景区品质和导游工作的质量,能够适应旅游产品形态的多样变化。我国旅游景区导游词存在着语言艰涩且单调、文意空洞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导游人员自身、行业性质、旅行社、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根据以上分析从导游员、旅行社、国家旅游机关和旅游组织三方面提出旅游景区导游词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旅游景区;导游词;创新
景区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在旅游景区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1]。由其概念可知旅游景区导游词在整个游览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概括为两点,一为引导游客观光游览,二为宣传旅游景点。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游客对导游的讲解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旅游景区导游词的创作则是导游进行景区讲解活动的基础。然而从我国旅游景区导游词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发展速度和质量滞后。因此如何提高旅游景区导游词的创新性成为了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旅游景区导游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高速发展,相应的也推动了我国旅游景区导游词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景区导游词发展的现状来看,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语言艰涩且单调
语言艰涩且单调是现存旅游景区导游词的通病。一方面,就我们现有的资料来看大部分导游词都是非常拗口,语言艰涩,难以读懂。另一方面,旅游景区导游词还是一门语言的艺术,面对种类繁多的景点和各式各样的游客,导游在撰写导游词的时候应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改变。既有用词的变化,又有语序的变化,而不是单一的重复运用那几种常见的写作手法。例如,我们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很多导游词都是很机械性的描述“这个橱窗里面展示的是...那个橱窗展示的是...左边橱窗展示的是...右边橱窗展示的是…”。这种类型的语言非常的贫乏,根本不能引起游客的共鸣,如果变换下介绍的方式,注意用词,将其改为“你要了解二千年或者一千年以前的历史吗,我们请看这边。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我们眼前展示的是…请大家来到…面前。”都是介绍同一处景点,产生的效果却大相径庭。
(二)文意空洞,缺乏自我见解
撰写旅游景区导游词是为了提高导游的讲解能力,从而让游客真正了解旅游景区的价值所在。但是我国很多导游词都是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单纯介绍景点,而缺乏导游自己对景点的理解。试问一下,一篇没有思想的旅游景区导游词怎么能让游客产生共鸣。如在描写武汉的江城特色的时候,很多导游词就是直接描写武汉这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和城市格局,但是有一篇导游词是这样描述的“大雁把人字写在高高的蓝天上,长江和汉水把人字写在中华大地上,天上的人字总是那么南来北往,地上的人字汇合成中部崛起的力量,两江四岸三镇鼎力,白云黄鹤知音江城”。作者结合自己对景点的了解,用简练的语言,非常形象的将武汉的人文地理特色展现在游客面前,使其在没有接触武汉之前就已经初略的体会到了武汉的魅力。
(三)导游词现存数量少
据我了解,获得景区导游词有两大来源,一是旅游网站,二是导游词书籍。书籍中导游词大部分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到,为了避免重复搜索,我先忽略掉书籍这个来源。由于缺乏专业搜索软件,我选择常规的搜索引擎搜狗进行搜索。工作程序如下,在搜狗的搜索内容区域输入“导游词”,电脑自动筛选出跟导游词相关的网页,再浏览各大导游网站中的导游词专栏,综合考虑重复性等因素,我搜集到的导游词大概有两千多篇。这当中不乏引人入胜的佼佼者,但是大多数都是滥竽充数的平庸之篇。在查阅景区导游词的时候我还发现原创景区导游词非常稀少。调查发现,在二十几家较大型的导游词网站中,虽然它们导游词论坛中都会或多或少的涉及到景区导游词创新这一方面,但是真正形成气候的还是很少。占用空间最大的还是那些传统的以往被奉为经典的导游词,真正原创的景区导游词少之又少。就我所查找到的大概就五十来篇,还不到总数的四十分之一。综上所述,相对于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我国现存的可利用的旅游景区导游词总数较少。
(四)内容陈旧且雷同
在网上搜集景区导游词的过程当中,我发现有些旅游景区导游词的内容已严重滞后。以凤凰为例,1999年以来,湘西举全州之力,高举旅游大旗,实施旅游带动战略。2001年,凤凰古城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凤凰古城进行了一系列的城市改造,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构建了大量的城市景观,完善了交通设施、建筑设施等一系列公共设施,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但是凤凰古城的导游词却没什么多大改变,已经不能反映这个小城的现实状况了。内容雷同也是一个重大问题,网站上原创的导游词非常少,大多都是些相同的内容,只是换了件外衣而已。
二.旅游景区导游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导游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考取导游资格证人数为78.6万人,持IC卡导游总数为60万人,其中,中级导游为2.4万人,高级导游为1400人,特级导游27人,其余均为初级导游。目前全国普通话导游53万人,占导游总数的88.3%,外语导游7万人,占导游总数的11.7%(小语种导游只占3%)。本科学历以上占导游总数的26.4%,中级以上导游占导游总数的4.23%(中级2.4万占4%,高级0.14万占0.23%,特级导游27人)[2]。以上数据显示我国导游员整体学历偏低,导游队伍的结构非常不合理,初级导游是导游队伍的主力。低学历、低级别现象隐射出我国导游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这一问题,直接限制了导游人员在撰写景区导游词时的语言运用能力,是造成我国景区导游词语言艰涩且单调的主要原因。
(二)导游员没有深挖旅游景区的内涵
旅游景区导游词是导游提供讲解服务的前期知识准备,它的终极目标是要使游客真正体会旅游景区的文化底蕴,达到人景合一的境界。每个旅游景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具有自己深刻的内涵,这种藏在事物内部的深层次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用心去感受。所以要创作出一篇优秀的景区导游词,就必须深入到旅游景区,尝试着感受景区的灵魂,呼吸着它的气息,体会景区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我国现存的许多导游词之所以空洞乏味,,缺乏自我见解,也正是没有深入到旅游景区。以凤凰为例,凤凰从城市类别来看,属于典型的湘西小镇,依山伴水,是个美丽的地方,再加上一些历史文化的沉淀,使得这个小城有了不一样的韵味。但是光了解这些表面上的东西是不够的,一个没有体会到景区灵魂的讲解是没有感染力的。至于凤凰的灵魂,或许每一个深入到景区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我个人而言,凤凰的内涵是浪漫,这主要归功于沈老先生笔下在凤凰发生的那么一个唯美凄凉的爱情故事,再加上小城美丽的山水及带点神秘色彩的民族文化,使这个地方成为无数男女魂牵梦绕的浪漫之地,因此凤凰便成为了情侣们旅游的首选地之一,也是艳遇指数排行前十的旅游景点。
(三)旅行社忽视景区导游词的创作
旅行社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从正常的旅行社营销模式来看,旅行社要想在长远中获得最佳效益,就必须把提高导游的服务质量作为第一要义,把旅游景区导游词的发展创新作为保证质量的基石。但是,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大多数旅行社贪图眼前利益,只重视如何暂时最大限度的网罗客源,竞相压价是其主要策略,各地出现的“零团费”、“负团费”,导游成“导购”的现象便是其例证。这些问题都严重忽视了旅行社长久立足的根本。
(四)导游词创新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的导游等级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其中只有在高级导游员的考核科目中才有导游词的创作这一项。而在导游竞技这方面,我国影响比较广的导游比赛有全国导游大赛、中国导游之星大赛、科普导游演讲比赛、中国导游榜中榜。这些导游竞技大赛都没有直接考核导游的景区导游词的创新能力,都是侧重在现有导游词的讲解方面。即使是普通的导游培训,对景区导游词的创新也只是一笔带过,吝啬任何的描抹,而真正下苦功夫训练的是导游的讲解表达能力。其实导游讲解能力的提高也是建立在能够具有景区导游词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的。我国没有形成完善的导游词创新培养机制,也就不能给我国旅游景区导游词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积极的宏观环境,从而阻碍了我国旅游景区导游词的创新。
三.旅游景区导游词创新的途径
(一)导游员方面
导游员是旅游景区导游词的创作者和运用者。景区导游词的创新能否实现,主要在于导游员自身是否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景区导游词创新意识的提高主要是导游员要克服从业经验的自我满足和工作的疲惫性,激发创新的源动力。而对于景区导游词创新的能力这方面,导游员应该不断积累带团的经验,勤于思考,同时积极与同行交流,汲取他人知识,化为己用。景区导游词创新的途径,导游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巧妙运用创新
个人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景区导游词的文化内涵。所以要想创作一篇优秀的旅游景区导游词首先就必须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同时,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是导游员的个人素质和基本功的综合体现。旅游客源地市场的细分同样也可以运用在导游解说中,导游员应该根据不同游客的国籍、旅行目的、年龄、文化层次等对导游词作出相应调整。如导游员在撰写导游词时,应该根据各种类型的旅游景观来选择适合的导游词的编排方式。例如,在介绍自然景点时,要将山水风光的形状、色泽、面积、高度和状态等景观的表面现象作为写作的主体,以准确的数据和形象的语言刻画山水风光的外在美,让游客充分领略到大自然的无限魅力。而在介绍文物古迹类景观时,应以文物的古迹的年代、价值、特色和意义等内在的含义为主,外在表现为辅。这样才能真正让游客享受到视觉上的盛宴,又能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3]。当然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因此导游员在研究旅游团的资料时要注意旅游者的职业和文化层次,以便在游览时重点讲解旅游团内大多数成员感兴趣的内容。比如说带团参观溶洞,许多导游都会指着这一块那一块的石钟乳告诉游客象什么象什么,但如果客人是从事科研工作的,最好多讲石钟乳的形成原因、溶洞的地质发展以及当年的开发情况等等。因此导游员在创新旅游景区导游词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旅游团成员的具体情况巧妙作出讲解内容及形式的变化,即要做到在语言设计上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2.适当加入自己的观点,形成自我特色
导游有一些共同的规律,但是没有固定的撰写导游词的方式。由于知识结构、年龄阶段、技能结构和阅历结构的不同,每个导游撰写景区导游词的方法都带有自己的独特性。当然这种独特性是建立在导游员深入到旅游景区,了解景区的内涵的基础上的。俗话说,差异是促使事物前进的动力,没有了差异化我国景区导游词的创新又从何谈起。所以我们在撰写导游词的时候要适当的加入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特色,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导游词中绽放异彩。例如有一篇导游词在讲昭陵的地宫的时候写到传统的导游词上说地宫的入口在这面莲花照壁后面,传说按一定顺序按下九朵莲花的花心,地宫的大门就会开启等等,但是作者却不这样认为,他怀疑真正地宫的入口在莲花照壁右侧的石祭台下。为什么呢?他陈述到他自己查了官方的文档,里面有这样几句话:说这个石祭台一经放好,永世不得挪动!其实现在昭陵并没有进行挖掘,真正入口在哪我们不得而知,作者自己通过查找昭陵的资料,做出相应的猜测,虽然不一定正确,但是却是无形之中让游客不敢小视导游的学问,给人一种博学的感觉,提高了这篇景区导游词的文化价值。
(二)旅行社方面
在如何提高导游的旅游景区导游词创新能力这一方面,旅行社作为导游人员生存的依托,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旅行社应该提高对景区导游词创新的关注程度,将其纳入导游人员培训及考核的范围,同时努力开拓并扩大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导游人员交流的平台,让导游人员能够自由的交流在景区导游词创作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已有的经验。如可以将旅游景区导游词的创新直接纳入企业的年审;在企业内部进行关于旅游景区导游词创新方面的竞技,这种活动最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可以让导游间更好的进行交流;企业之间也可以举行这样的友谊赛,比赛只是个形式,主要目的是要让导游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旅游政府机关和旅游行业协会方面
从外部原因来分析,旅游政府机关及旅游行业协会对导游在旅游景区导游词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起主导作用。导游生活在一个宏观的政策环境下,每天被动或主动的接受着旅游政府或旅游行业协会发出的种种信息,思想和行为都深受其影响。所以要提高景区导游词创新的能力,就必须在增强旅游政府机关管理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协调、监督和指导作用。
1.增强旅游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
我国的旅游政府机关是指国家旅游局及地方性旅游局。旅游政府机关对我国的旅游业起到了宏观调控的作用。增强旅游政府机关的管理能力可以引导并促进我国旅游景区导游词的创新。一方面从导游证考试着手。各地旅游局可以在每年的导游员考试时增加对导游词撰写能力考核的比重,各级导游证的考核中都可以有导游词创作这一项内容,而不是仅仅存在于高级导游的考核中。其次从导游证年审着手。我国的导游证年审采取网上培训及考试的流程,但是其培训内容完全没有涉及到景区导游词,可以适当的增加景区导游词创新的知识。同时可以从培训着手。现在《名导进课堂》工程就非常值得推崇。2009年11月10日,国家旅游局在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举行启动仪式,正式启动“名导进课堂”工程。国家旅游局计划用三年的时间,选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导游培训名师,建立国家级导游师资库,分期分批组织全国知名导游赴各地巡回演讲,进旅游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开设网上导游培训课堂,提高导游培训的专业水平[4]。
2.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协调、监督和指导作用
在增强旅游政府机关的管理能力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应有的协调作用,大力宣传提高景区导游词创新能力的必要性,促使社会对导游员在旅游景区导游词创新能力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中国旅游协会指导中国网、榜中榜传媒联合主办的《中国导游大赛》,目的是为积极响应国家旅游局“2010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的号召,展示中国导游的素质和风采,提升服务品质,使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其中复赛的比赛内容就包括对随机景点的导游词的限时撰写等等。
旅游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门与经济、文化、历史、地理、艺术、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新型学科。所以我们在撰写景区导游词的时候也必须与时俱进,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针对各种游客的特点,巧妙的运用语言文字,形象生动的刻画出景区的灵魂。导游员是旅游活动进行的主导者,也是景区导游词的执笔人,所以景区导游词的创新导游应该首当其冲,努力提高景区导游词的创新能力,不断积累经验,勇闯高峰。当然单凭导游员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景区导游词的创新还需要我国旅游政府机关和旅游行业协会提供一个积极、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鹏. 如何创作导游词[J]. 旅游时代, 2009(08):36-37.
[2]李任芷,蔡家成,刘劲柳,杨劲松. 导游体制改革调研报告[N]. 中国旅游报, 2011-2-25(10).
[3]麻名佳. 景区导游词创新浅说[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470-472.
[4]全国“名导进课堂”工程启动. 中国旅游报.2009年11月13日.
本文编号:16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6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