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整合研究——以云南会泽为例

发布时间:2015-03-07 13:56

摘 要:

摘 要:会泽是云南省旅游业发展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区域,其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开发与规划不完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不优,并没有发挥出会泽旅游业的优势。通过对会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旅游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寻求会泽旅游空间结构优化与整合的方案,得出对会泽历史背景、资源优劣、区位条件以及现阶段发展状况的研究,可以对区域进行空间定位、资源优化、市场调节和发展规划。从而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发展,实现会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关键词: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整合;会泽

  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与整合源于旅游竞争,致力于区域旅游业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全面体现,突出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旅游空间结构要素的分析,对适应区域的旅游空间结构模式进行探讨,以及对整合思路的研究,对区内旅游空间结构进行优化与整合,这类研究为区域内各种旅游资源提供重新规划和选择发展方向,促进区域的综合发展水平。会泽旅游业正处于起步阶段,面对结构较为单一的经济结构,利用具有一定优势的旅游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非常重要。

  一、区域基本概况

  会泽位于滇东北,曲靖市西北部,地处三省五州(市)接壤地带。东邻宣威市、贵州省威宁县,南毗沾益县、昆明市寻甸县,西接昆明市东川区、昭通市巧家县,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隔江相望,北与昭通市鲁甸县接壤。县城距省会昆明市区205千米,距曲靖市区187千米。地跨东经103°03′~103°05′,北纬25°48′~27°04′[3]。总面积5854km2,其中山区面积占96%,县境东西长约84千米,南北宽约138千米。全县辖24个乡镇,372个村公所(办事处),总人口95万人有汉、彝、回、壮、苗等21个民族, 汉族人口占95.2%[3]。旅游资源共8个主类、21个亚类和37个基本类型,兼具自然、人文两种。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相互映衬、各具特色、互为补充,能够吸引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游客。

  二、会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

  (一)会泽旅游业发展现状

  会泽是曲靖市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会泽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所在。同时兼具一些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为会泽旅游业奠定了基石。2012年接待游客100.24万人次(其中接待海外游客312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服务收人8.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02%和30.55%,再创历史新高。

  (二)会泽旅游发展的限制因素及空间结构的不合理性

  1.文化载体的建设性破坏[6]。街道的规划不科学和现代化建筑的不断兴建,不仅破坏了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建筑, 而且与古城原貌街区形成了极不协调的空间布局,目前, 许多具有四合院、五天井、走马串阁楼等结构特色的传统民居正当作危房被拆除[4]。

  2.旅游业开发资金投入不足。由于会泽贫困人口多,生产力低,资金不足,使会泽整体发展水平受阻。资金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的必要条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基础设施、景区服务设施的建设、导游及管理人员的培训等都需要大量资金, 资金成为会泽旅游开发最大的制约因素。

  3.资源知名度低, 客源不足。由于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滞后的原因, 会泽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仅为一些专家学者所知, 周边地区、甚至境内老百姓知之甚少, 没有广泛的客源市场, 会泽的旅游就难以兴旺发达。

  4.旅游地吸引物单一,旅游资源分散,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会泽旅游业发展靠的是铜商文化这一主线,这一文化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主要标志,其他一些景区旅游特色不是很明显。在地形地质影响下各种自然景观在整个县内的分布不平衡,分布较为分散,导致区域不能形成集聚效益,影响旅游业的总体发展。由于会泽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因此很多旅游设施都还不完善,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来保障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5.旅游区内结构规划与设计不完善。很多景区的还正处于规划和建设当中,如古城的修复与保护,水城扩红生态园的建设等,并且在一些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配套,部分景区由于没有足够合理的食住服务,导致很多游客不愿意前往。

  6.区域交通系统不完善。交通路线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旅游地的游客流量的大小和游客滞留时间的长短,会泽交通路线的不完善使得很多景区的通达度低,使游客的路途花费高和耗时长,这又成为阻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7.旅游目的地本身区域的狭小。会泽旅游过程中,旅游目的地范围较小,会泽的旅游大多属于小尺度的旅游,人们一般采用早出晚归的旅行方式,部分景区对于旅游者来说可能不会再选择第二次游玩。因此,这种范围较小的旅游使得会泽旅游业只获得短期的经济效益。

  三、会泽旅游空间结构分析

  (一)用地与交通系统分析

  土地利用:从旅游规划的角度来看旅游的主要用地是规划耕地、园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会泽旅游资源所用的土地主要集中分布在金钟镇、雨碌镇、娜姑镇、大桥乡、大海乡;交通系统:会泽的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目前,全县境内拥有公路3231.9公里。客货车发展到1642辆,有汽车维修厂点115家,客运班线61条,营运总里程达16914公里,年客运量达251.5万人次,年客运周转量19980万人公里,出租汽车170余辆,有渡口11个,两条水运航线,5个码头,371余只船舶。一般公路好路率达64.3%,重点公路好路率达73%[4]。

  (二)产业集聚度分析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一部分,因此从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会泽各个乡镇旅游业的总体发展状况。会泽第三产业主要聚集在金钟镇、者海镇、娜姑镇、迆车镇、大井乡、乐业乡,服务业主要集于在中部,中部的服务业产业聚集度较高。

  (三)交通可达性分析

  公路方面:会泽域中部道路网密集,中部各乡镇的联通性较好。南北两端由高等级公路形成的交通大动脉与中部联通。水运方面:西部向家坝水库库尾对会泽西部有一定的辐射作用。未来会泽西部的娜姑镇的交通便利性将会提升。

  (四)资源布局分析

  地文景观主要分布在金钟镇、雨碌乡,水域风光主要分布在金钟镇,生物景观主要分布在大桥乡、者海镇、大海乡,遗址遗迹主要分布在金钟镇、娜姑镇,建筑与设施主要分布在金钟镇,旅游商品主要分布在金钟镇、迆车乡,天象与气候景观主要分布在金钟镇、大海乡,人文活动主要分布在金钟镇。可以看出会泽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中部地区,人文资源主要集聚在古城及其周边地区。自然资源零星地分布在中部地区。

  (五)资源富集度分析

  会泽资源景点都集中在中部以金钟镇为核心的区域,南北两区几乎没有资源点。主要的密集点为:金钟镇、大桥乡、大海乡、雨碌乡、老厂乡其效益主要以这几个乡镇为中心向四周辐散开(如图)。

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整合研究——以云南会泽为例

  (六)旅游客源地市场分析

  1、国内客源市场。基础客源地:川滇黔(以昆明、曲靖、攀枝花、宜宾地区为主)外地入滇客源。外延客源地:重庆、广西、广东、长三角、京津唐地区。机会客源地:国内其他地区。

  2、入境客源市场。基础客源地:港澳台、日、韩地区。外延客源地:俄罗斯、美洲、欧洲地区。机会客源地:世界其他地区。

  (七)会泽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及发展阶段

  根据以上对会泽旅游空间结构的分析,从时间跨度上来看,会泽的旅游业起步时间晚,发展时期较短。从空间上看,会泽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范围狭小,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备,旅游业交流合作少;节点数目有限,规模较小,景观单调,综合吸引力较低;旅游路径系统较为薄弱,客源地市场不稳定;缺乏稳定的产业链和横向纵向联系。会泽的旅游活动首先出现在古城区域,古城的经济发展状况,历史文化资源以及交通条件都相对较好,因此成为会泽旅游的发源地和核心区,再通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地来带动旅游业,如雨碌大地缝、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和大海草山景区的建设使会泽形成一个单一旅游中心—腹地体系的空间结构。从旅游的要素来看,会泽的旅游者大多数来源于探险型旅游者和当地居民,食、住、行、游、购、娱这些基本服务开始被有意识的开发起来,形成旅游业发展的雏形。因此,会泽的旅游空间结构模式为凝聚模式(如图)。

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整合研究——以云南会泽为例

  四、促进会泽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旅游产业合理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会泽旅游增长极

  会泽的旅游增长极即是会泽古城区域。这个区域是整个会泽旅游业发展的中心地带,会泽城旅游资源结构的优化与整合是整个会泽旅游业发展的先驱力量。主要范围是指会泽城区,主要有会馆、寺庙、民居等历史文化遗迹、以礼河、金钟山、城区周边田园等生态资源。城区以“两条轴线”——环境轴线、城市轴线,“三园两城”——金钟山公园、水城梨园、水景园、古城、新城为总体布局。以一轴一带一廊两片区为主带动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二)从点、线、面全方位建设名城

  古城的改造是一项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的系统工程,古城的改造在整个会泽旅游业中占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应该科学合理的有序推进古城改造,从点、线、面结合的思路来改造。“点”即为古城里的会馆、寺庙、铸钱局、民居、商铺等单体形式的建筑,名城改造应本着“修旧如旧、逐步修复”的原则,尽量保留和修复古建筑。“线”即为古城内大大小小的数十条巷道以及义通河。对街道的开发与保护对于古城的原貌复原具有重大的意义,在“线”的开发与保护上应该做到既保持了古城原有的风貌,又提升了品味。“面”即为古城的总体景观。面是“点”和“线”的综合体,当“点”和“线”得到合理的规划与保护时可以提升古城的整体景观价值。因此全方位打造名城需要从点、线、面上有序推进。

  (三)建设独具特色的文化体验区

  所谓“文化兴,则旅游兴;旅游兴则经济强” [2]。当文化得以创新发展后,旅游业才能体现其文化价值。第一,以古城为核心,以会馆文化、铜商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主线建立文化旅游体验中心区。其扩散方式(如图)。第二,以会泽铜商文化为基础,以世界最大、最重、最厚的古钱币“嘉靖通宝”导入财富文化,建设财富文化体验中心。第三,会泽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城市,具有文化名人、文化典籍、民间文化等多种意义上的文化 [3]。以文化为轴线建设文化体验轴。对会泽所具有的优秀文化进行分析与整理,对各种文化进行分类与剔除,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

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整合研究——以云南会泽为例

  (四)开发高原生态旅游

  对大海草山、雨碌地缝、大桥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等主要旅游资源。应该依托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导入特色产业,增加体验性项目,完善配套服务设施,重点开发山地休闲运动、生态观光、科考、摄影、探险等旅游产品。

  (五)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旅游业发展的后备动力

  加快景区建设步伐,对旅游景区的道路、停车场、给排水工程、电力、通讯设备、接待中心、旅游厕所、休闲广场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优化各景区内以及景区之间的道路,景区内部道路和停车场的设计应符合景区最佳观赏角度。建设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利用信息平台为广大旅游者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网络预定服务、旅游投诉受理服务、旅游紧急救援服务、游日常接待服务功能务。同时规划建设一些旅游新景区,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形成景区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同时又能符合旅游爱好者对旅游不同层次的需求。

  (六)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提高旅游效益

  相关部门对旅游业市场进行专题研究、协调和处理旅游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制定行业自律标准和约定,培训行业从业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防止低价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等损害旅游市场的行为,规范旅游市场行为。完善旅游服务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创建旅游服务品牌。提质增效,提高旅游业综合收益率。

  (七)加大内外宣传力度,提升旅游知名度

  对内培养全县人民旅游业的观念意识,正确引导人们树立发展旅游业的意识,树立发展旅游业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会泽旅游业的知名度。利用当下主流宣传媒体对会泽旅游进行宣传;强化各个区域、各种性质的学术性交流,吸引新闻媒体来为会泽旅游宣传;鼓励创作、出版并全国发行各种文艺作品,从视觉和思想上对会泽旅游业进行宣传;尝试旅游与文体事业的结合,通过文体事业来宣传会泽旅游业。此外,通过影展来吸引摄影爱好者,同时这些优秀剪影又会对旅游业起到极大的宣传作用。

  五、结论

  旅游业在会泽经济发展中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因素,其蕴含的综合性价值也日趋明显。开发会泽旅游资源可以实现会泽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旅游活县,生态立县”的战略目标,保证会泽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不断的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进行优化整合,通过对旅游空间结构要素的研究让各个要素与区域发展实际相结合,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的旅游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做到对旅游节点进行根源上的保护,对旅游区内的节点进行规划与整合,优化区内路径,管理对旅游目的地区域的各种旅游系统要素进行管理,对出入口通道的告示进行最优的设计,对客源地市场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通过这些要素的优化与整合最终达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增长。

  参考文献 :

  [1]冯学钢,黄成林.旅游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93-205.

  [2]尹正祥.旅游文化新臆[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98-12.

  [3]许泰权.解读会泽[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1-16.

  [4]范美师.会泽旅游业发展浅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8(1):79-83.

  [5]许建平.会泽:云南旅游的新亮点[J].瞭望新闻周刊,2003,(10):92-93.

  [6]王思联,邓金祥. 会泽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劣势分析及对策[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41-43.



本文编号:16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6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a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