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旅游业与西游记文化产业融合现状与思考
本文选题:连云港 + 旅游业 ; 参考:《决策咨询》2016年01期
【摘要】:近年来,连云港市政府通过发展文化旅游把西游记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提升全市文化软实力,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体制不顺、融资不足、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仍然困扰着产业融合。要实现连云港旅游业与西游记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须通过企业融合、文化创意、技术创新、产品融合、市场融合等途径,在专项规划、体制创新、融资多元、集团发展、产品创新、市场培育、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才能促进连云港旅游业和西游记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提质升级为西游记文化旅游产业,形成连云港最富有魅力的国内外民族文化品牌。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the Lianyungang city government has transformed the cultural resources advantage of travel to the west into industrial advantage, promoted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of the whole city, and made rapid development. However, problems such as poor system, insufficient financing and lack of complex talents still haunt industrial convergenc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anyungang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cultural industry of travel to the west,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groups through enterprise integration, cultural creativit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duct integration, market integration, etc., in special planning,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diversified financing, and group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Lianyungang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cultural industry of travel to the west, the product innovation, market culti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o on can be taken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upgrade the quality to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travel to the west. Lianyungang formed the most attractive domestic and foreign national cultural brand.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科技产业处;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文学院;
【基金】: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连云港旅游业与西游记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14LKT07)研究成果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相礼;;待飞的甘肃文化产业——关于甘肃文化产业建设的思考[J];党的建设;2004年01期
2 徐菊凤;北京文化旅游产品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05期
3 ;关于加快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十点建议[J];发展;2006年04期
4 舒卫英;;宁波开发文化旅游产品路径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徐红罡;袁红;;广东建立“文化大省”的旅游需求辨析——以广州市为例[J];特区经济;2006年08期
6 王秋花;;旅游业发展中的文化[J];文物世界;2006年05期
7 穆們們;陶宁;;中原文化——河南特色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2期
8 潘利;;河南文化旅游产品层次开发与市场设计思路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12期
9 王冰;;弘扬传统文化 树立旅游品牌[J];商场现代化;2008年16期
10 童文清;;浅析苏州镇湖刺绣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德芳;;阳明文化与贵州现代旅游[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2 卜晓婷;;旅游业快速发展需融入高科技[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庆利;;旅游开发亟需创意文化注入[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4 张嘉兴;;合理的旅游开发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最好保护[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5 林泽龙;;创建中华圣贤文化博览园 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关于打造文化“航母”、将海口建设成“中华圣城”的建议[A];当代海南论坛’2011秋季峰会——文化体制改革与海南文化发展论文集[C];2011年
6 徐涛;;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海口文化发展策略浅议[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7 李小刚;秦勇;刘林;赵波;;以体育为载体着力打造自贡盐文化的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七辑)[C];2014年
8 杨连科;;天水宝鸡发展文化产业城市间合作模式初探—金融视角[A];宝天论坛论集[C];2013年
9 宋婉琴;刘平海;贾占军;李卉;;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以宝鸡为例[A];宝天论坛论集[C];2013年
10 李阳;王焯;;以文化产业促进我市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彭溢;挖掘地域特色文化 彰显龙江旅游魅力[N];黑龙江日报;2006年
2 李魏;寻求文化与旅游的嫁接[N];青岛日报;2006年
3 李徽邋实习生 李英;我区文化旅游产品又添新丁[N];宁夏日报;2008年
4 市委党校课题组课题组 成员 张孟元 陈丽娜 林西召 王莹;衡水文化品牌 创新发展研究[N];衡水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安宁 苏保伟 李军;星海湖文化产业“显山露水”[N];宁夏日报;2009年
6 周安茂;建好本土特色文化 推进恩施旅游发展[N];恩施日报;2009年
7 永清县旅游局 索中学;挖掘文化内涵 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业[N];廊坊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陈茁 冻凤秋;叫响文化品牌 建设文化强省[N];河南日报;2010年
9 市文明办 贺耀辉;文化是旅游新经济增长源[N];鞍山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黄蔚;勾勒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宏伟蓝图[N];贵州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超功;文化旅游产品评价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2 唐静;甘孜藏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戴志伟;访沪游客选择文化旅游产品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张莉;“金牌·老山西”文化旅游产品优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5 苟雪芽;滇川藏交接地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景岭;旅游开发中和文化内涵及展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吕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唐峰陵;永州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9 解兰兰;文化旅游类韩译汉翻译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D];烟台大学;2013年
10 陈峰;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及推广[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27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027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