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源泉镇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发布时间:2020-10-12 06:36
   十九大提出,要转变农村发展方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占比,实现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产业附加值,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休闲和文化需要。源泉镇地处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旅游资源丰富,作为焦裕禄的故乡,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目前源泉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较好的经济环境,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近年来,源泉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实施旅游驱动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业,调整有机猕猴桃产业、红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城镇建设和生态农业结构的发展,推动全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源泉镇经济的整体发展助力。根据源泉镇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未来旅游资源是否能够合理开发利用,避免以破坏为代价发展,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着当地经济发展、居民增收及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因此,客观评价源泉镇乡村旅游资源,对于更好地促进源泉镇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特征进行界定基础上,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等乡村旅游资源理论基础,并对发展评价基本原则进行了陈述。在对源泉镇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源泉镇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概况,并通过数据和图标对源泉镇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源泉镇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本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管理规划、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价值四个层面,选取了15个3级指标,对源泉镇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源泉镇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属于“良好”,说明源泉镇比较重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源泉镇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落实责任主体,提升管理规划水平;增加资金投入,促进经济发展;加大环保力度,促进可持续发展;弘扬红色文化,助推社会价值。
【学位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592.7;F3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2.1 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征
        2.1.1 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
        2.1.2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
    2.2 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2 体验经济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
        2.3.1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2.3.2 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2.3.3 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相结合原则
第三章 源泉镇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分析
    3.1 源泉镇旅游资源概况
        3.1.1 源泉镇简介
        3.1.2 源泉镇现有乡村旅游资源概述
    3.2 源泉镇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3.2.1 环境保护
        3.2.2 经济发展
        3.2.3 社会价值
        3.2.4 管理规划
    3.3 源泉镇乡村旅游新模式
        3.3.1 旅游+农业模式
        3.3.2 旅游+文化模式
        3.3.3 旅游+养老模式
第四章 源泉镇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4.1 源泉镇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1 层次分析法简介
        4.1.2 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原则
        4.1.3 指标选取及体系建立
    4.2 源泉镇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1 构造判断矩阵
        4.2.2 计算指标相对权重并检验
    4.3 模糊综合评价
        4.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简介
        4.3.2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4.3.3 模糊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第五章 基于评价结果的源泉镇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5.1 管理发展规划不合理
    5.2 经济和发展水平存在提升空间
    5.3 环境保护工作有待提升
    5.4 社会和文化价值尚待挖掘
第六章 源泉镇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6.1 落实责任主体,提升管理规划水平
    6.2 增加资金投入,促进经济发展
    6.3 加大环保力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6.4 弘扬红色文化,助推社会价值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晚蓉;;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职教与经济研究;2018年02期

2 郭凯;;沈阳市乡村旅游资源优化对策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年12期

3 李恩菊;;浅谈乡村旅游资源开发[J];科技经济导刊;2019年17期

4 董玉峰;韩白莲;;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管理——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年06期

5 李乔玲;;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调查及区划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年02期

6 阎丽;;“一带一路”视角下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02期

7 吴雪;;基于茶旅体验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8年05期

8 雷晚蓉;;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年10期

9 魏伟新;盛婕;;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导向研究[J];老区建设;2016年20期

10 孙赫;;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模式探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国倩;乡村振兴视角下利辛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9年

2 孙波;源泉镇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D];山东理工大学;2019年

3 成治尧;洪泽蒋坝镇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管理对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9年

4 钱雨;南京市乡村民宿空间布局特征及优化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5 罗海霞;固原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6 董钰赢;绥芬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7 车先明;江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8 陈强;宝兴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9 王琰;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整合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陈旭霞;乡村旅游资源两种经营模式比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37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837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6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