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时空演变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16: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已经成长为旅游大国,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不同城市的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基础设施等条件的不同,各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在时空中总表现出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因此探究不同城市间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和分析影响旅游经济的影响因素,对协调区域内各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拓展区域内城市旅游发展潜力,促使区域内旅游经济再增长大有裨益。中原城市群位于中国中东部,是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之间城市群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群,是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是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中原城市群旅游业发展基础好,截止2016年,拥有484处A级旅游景区,其中13处5A级景区,142处4A级景区。中原城市群2016年游客总量达到8.6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经过计算达到6300亿元,旅游业发展处于黄金发展期。因此,对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探究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提供学术参考,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以中原城市群30个省辖市为研究对象,2005-2015年30个省辖市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为研究指标,采用时空计量方法,从时空角度对中原城市群30个省辖市的旅游经济差异进行分析,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影响旅游经济的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1)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时间序列差异变化2005-2015年,中原城市群大多数城市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的排名变化不大,且大多数城市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的排名相符且同属一个梯队。国内旅游收入指标的相对差异呈现出较为明显缩小的趋势,而绝对差异则呈现出明显扩大的趋势;旅游外汇收入指标的相对差异虽在数值上略微缩小,但最终趋势为增大的趋势,其绝对差异则呈现变大的趋势。总体来说,国内旅游收入方面,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间国内旅游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绝对数值的差值不断扩大,但相对差异逐渐减少,旅游实力分层趋于扁平化;旅游外汇收入方面,中原城市群各个城市间国际旅游上竞争较为激烈,虽绝对的数值差异不断扩大,但旅游实力分层尚未完成。(2)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序列差异变化对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演变格局进行分析,可知中原城市群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相对较高水平区往往均分布于区域的西北部,而相对较低水平区则往往均分布于区域的东南部,两者的高低水平区大致做到对应;不同之处在于中原城市群国内旅游收入相对较高水平区在区域西北部形成了一定范围的连绵区,而旅游外汇收入相对较高水平区则仅仅集中于少数几个城市,多年来无甚变化,没有形成扩散效应。对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关联格局进行分析,可知中原城市群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相对来说前者的空间关联格局较为健康,有全区域协同发展的趋势;而后者空间关联格局变化极小,几个少数协调区无法带动全区域国际旅游经济协调发展。(3)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影响因素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从业人员、旅游固定资产投资、区域经济水平是影响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的显著影响因素。在五个分区国内旅游收入影响要素的对比中,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服务设施是其共同的显著影响要素;除东部分区以外,旅游资源禀赋是其余四分区的共同的显著影响要素;交通条件是东部分区、西部分区、中部分区的显著影响要素;旅游固定资产投资是中部分区和东部分区的显著影响要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除西部分区以外所有区域的共同显著影响因素。通过对五分区旅游外汇收入影响要素的对比,可知旅游固定资产投资和旅游业从业人员是其共同的显著影响要素;旅游交通条件是除南部分区以外所有区域的共同显著影响要素;旅游服务设施是东中西部分区的共同显著影响要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除西部分区以外所有区域的共同显著影响因素;旅游资源禀赋是北中南部分区的共同显著影响因素。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国内旅游收入,中原城市群


再减少至 2015 年的 5 个。2005 年,国内旅游收入低和较低水平区分布于中原城市群大部,其中较低水平区主要分布于中原城市群的西部,而低水平区则分布于中原城市群的东部;至 2015 年,国内旅游收入低和较低水平区由分布于中原城市群大部退缩为中原城市群东部和中部地区,其中低水平区分布范围由2005 年的中原城市群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缩减至 2010 和 2015 年的中东部零散分布,而较低水平区的分布范围由 2005 年的中原城市群西北部大部分布中东部零散分布的态势转变为 2010 年和 2015 年的中东部连绵集聚分布;从市域研究单元个数变化来看,低和较低水平区的个数由 2005 年的 25 个减少到 2010 年和 2015年的 18 个,其中低水平区的个数由 2005 年的 17 个减少至 2010 年、2015 年的 5个、7 个,较低水平区的个数变化较为稳定,2005-2015 年的个数分别为 8 个、13 个、11 个。总的来看,中原城市群国内旅游收入空间变化较大。变化趋势上,2005-2015 年国内旅游收入相对较高水平区向中原城市群西北部扩张,而相对较低水平区则向东南集聚,空间极化效应减弱。

空间分布,旅游外汇收入,中原城市群,国内旅游收入


图 4-22005、2010、2015 年旅游外汇收入空间分布格局Fig.4-2The spatial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come in 2005, 2010, 20154.2 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关联演变分析4.2.1 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根据 ESDA 分析方法,将中原城市群各省辖市国内旅游收入数据和旅游外汇收入数据带入 Geo-Da 软件进行分析,得到 2005-2015 年的莫兰指数数据,见图 4-3、图 4-4。由图 4-3、图 4-4 易知中原城市群市域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的 Moran' I 指数均为正,且其 Z 值均超过 0.05 置信水平的临界值 1.96,因此中原城市群 30 个省辖市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空间分布上均存在空间正相关,具有空间集聚性。从 Moran' I 数值变化来看,中原城市群国内旅游收入

空间关联,国内旅游收入,格局,旅游外汇收入


不到总数的 20%,空心型占总量的 25%左右,而极化型几乎没有,空间关联发展格局极度不平衡,表现在旅游外汇收入低的市域研究单元与旅游外汇收入低的市域研究单元为邻,并占绝对多数,其余类型数量均过少,无明显空间正向或负向均质化进程的趋势。从旅游外汇收入空间关联格局变化情况来看,10 年来空间关联格局几乎无变化:HH 区(协调型)主要郑州市、洛阳市、焦作市、开封市;LL 区(失调型)主要分布于中原城市群东部和北部;LH 区(空心型)主要分布于中原城市群的西北部、西南部和中部;HL 区(极化型)仅在 2015 年出现过一次,分布于许昌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文海;孙建平;余菲菲;;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J];地理研究;2015年09期

2 李佳;;西部旅游资源富集区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09期

3 马仁锋;倪欣欣;张文忠;吴杨;周国强;许继琴;;浙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的多尺度研究[J];经济地理;2015年07期

4 王博;吴清;罗静;;武汉城市圈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及其演化[J];经济地理;2015年05期

5 骆泽顺;林璧属;;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演化特征及收敛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05期

6 周礼;蒋金亮;;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15年01期

7 马子森;;河南省旅游经济地区差异研究[J];中国市场;2015年04期

8 王露瑶;程金龙;周瑞雪;李小龙;;河南省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演变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9 唐承财;宋昌耀;厉新建;;河北省入境旅游规模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文地理;2014年05期

10 把多勋;徐金海;杨志国;;甘肃省14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罗翔宇;湖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祥;海南省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3 刘刚;浙江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阚士强;陕西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与协调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李青;云南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其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蔡业新;吉林省旅游经济地域分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颖;中国旅游经济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邓琼芬;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协作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51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851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6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