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民宿空间集聚及发展研究
【学位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592.7;F71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1.1 相关概念辨析
1.1.2 民宿的概念
1.2 民宿业态发展背景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小结
第2章 选题依据及研究路线
2.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1.1 选题背景
2.1.2 研究意义
2.2 研究设计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方法
2.2.3 技术路线图
2.3 理论基础
2.3.1 要素禀赋理论
2.3.2 核心—边缘理论
2.3.3 旅游系统理论
2.3.4 旅游区位论
2.3.5 产业集群理论
第3章 国内外民宿发展现状
3.1 国外民宿发展现状
3.1.1 民宿市场需求分析
3.1.2 民宿市场供给分析
3.1.3 民宿未来发展的预测
3.2 国内民宿发展现状
3.2.1 产业发展迅速
3.2.2 经济效益明显
3.2.3 同质化现象严重
3.2.4 行业管理亟需规范
第4章 湖州市民宿空间分布特征
4.1 湖州市旅游与民宿发展概况
4.1.1 城市概况
4.1.2 旅游产业概况
4.1.3 湖州市民宿发展概况
4.2 湖州市民宿发展的历史演变
4.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2.2 湖州市民宿发展阶段划分
4.2.3 湖州市民宿空间分布的演变
4.3 湖州市民宿空间分布类型
4.3.1 最邻近指数分析
4.3.2 标准差椭圆分析
4.4 湖州市民宿空间集聚研究
4.4.1 核密度分析
4.4.2 缓冲区分析
4.4.3 空间均衡度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湖州市民宿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自然环境因素
5.1.1 地形地貌
5.1.2 海拔高度
5.1.3 自然环境与民宿集聚的关系
5.2 区位交通因素
5.2.1 主客源市场的交通便捷度
5.2.2 湖州市内部交通条件
5.2.3 区位交通与民宿集聚的关系
5.3 旅游资源禀赋与民宿集聚的关系
5.4 社会发展环境
5.4.1 政策环境
5.4.2 经济环境
5.4.3 社会发展环境与民宿集聚的关系
5.5 乡村聚落与民宿集聚的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湖州市民宿发展建议
6.1 整体发展思路
6.2 具体发展建议
6.2.1 依托重要旅游资源引导民宿产业集聚
6.2.2 完善民宿供给结构,提升供给品质
6.2.3 行业监管与政府管理并重
6.2.4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第7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军;;新常态下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空间集聚效应研究[J];财政研究;2016年11期
2 陈旭;邱斌;刘修岩;;空间集聚与企业出口: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16年08期
3 孔令池;李致平;徐璇莹;;中国服务业空间集聚:市场决定还是政府主导?[J];上海经济研究;2016年09期
4 王婧;;中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差异与空间集聚分析——基于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检验[J];公共治理评论;2016年01期
5 李延彬;千庆兰;;我国众创空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现状问题浅析[J];城市地理;2017年02期
6 刘斯敖;王君;;浙江地理网络空间集聚创新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10期
7 刘斯敖;贺华丽;;浙江经济空间集聚模式的历史演进分析[J];浙江学刊;2012年01期
8 申玉铭;吴康;任旺兵;;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9 李玉江;徐光平;;人力资本空间集聚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张翔;工业空间集聚指数及其在上海的应用[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永亮;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4年
2 盖翊中;IT业空间集聚、产业网络与厂商行为的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朱希伟;企业空间集聚与地区间专业化[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李政新;物品空间集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王莹莹;中国劳动力资源空间集聚的就业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6 盛垒;外资在华研发空间集聚及知识溢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孙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动力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8 杨贺;中原经济区经济空间结构特征、演变及其调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9 覃一冬;集聚、增长与福利:理论和实证[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吴远仁;我国高端服务业集聚形成机理与集聚效应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雅萍;湖州市民宿空间集聚及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2 时展;基于多层面的中国空间集聚态势及其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3 郑杰;上海文化场馆空间集聚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4 王兴中;空间集聚经济与西部城镇密集区的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任以胜;空间集聚、溢出效应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6 徐跃峰;空间集聚与企业生产率[D];暨南大学;2015年
7 张会锋;资源禀赋、经济空间集聚与黄河流域经济中心成长[D];河南大学;2009年
8 谷佳;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9 詹水芳;上海开发区空间集聚模式与世界级产业基地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徐光平;人力资本空间集聚与产业集群发展互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67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867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