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以来和田河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4 05:19
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是塔里木河三大源流之一。地处塔里木盆地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是昆仑山北坡最大河流,地势南高北低,南依昆仑山,因此和田河北流入塔里木盆地,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汇入塔里木河。今天,环境史的研究已经成为历史地理学领域的重要方向,因此对和田河流域变迁史、和田河流域的环境变迁与历史时期产生的各种人文要素的关系的研究,可以对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选题缘由,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中原史料中所记述的和田河,同时对魏晋以前和田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进行交代,说明这里一直与中原地区有联系,并且有优越的农牧业发展条件。第三部分主要研究魏晋以来和田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变迁,同时根据塔里木盆地南缘诸绿洲的废弃时间,找出遗址废弃与和田河变迁的必要联系,说明这一地区自然环境的变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魏晋以后和田河的变迁。第四部分主要以于阗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入手,通过地方社会控制、农牧业经济发展、人口盈缩与交通路线变迁,说明和田河在历史时期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后,产生了巨大的变迁,主要表现在人类活动影响下,...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疆地区气候曲线图
洲形成了适宜人类生活的条件。公元二世纪前后,由人类聚居而建立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城邦,先后统一于闻名中外的古于阗国。塔里木盆地南缘诸绿洲邦国的第一次大规模农业开发出现于东汉时期。这一时期时期和田绿洲地区气候相对湿润,水热条件适合农业的发展,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使原本农牧兼营的和田绿洲变成以农业为主的情形,于阗也就此成为塔里木盆地南缘一个大国。这一时期大规模的屯田农业开发,极大的增加了绿洲的生态压力。生态环境的转变,使得塔里木盆地南缘诸绿洲也发生了变迁。
图 3 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古绿洲示意图①根据前文及示意图,可以看出,和田河自历史时期以来一直受到自然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产生变迁。、钟巍、李偲:《塔里木盆地南缘古遗址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与环境》第 21 卷第 11 期,2007 年,第 9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宋东西陆路交通之经营[J]. 李华瑞. 求索. 2016(02)
[2]元代在西域屯田之原因及条件探析[J]. 王宗磊.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3]吐蕃统治西域时期的农牧业管理[J]. 陈跃. 西域研究. 2015(01)
[4]历史文献记录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气候环境变化[J]. 张静,曾佳,李菊花.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01)
[5]佛教与中古中外交通[J]. 介永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6]媲摩绿洲的历史命运——新疆环境演变史的典型例证[J]. 殷晴.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3)
[7]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古代交通路线[J]. 樊自立,张青青,徐海量. 中国沙漠. 2009(05)
[8]吐蕃王朝军队给养方式探蠡[J]. 朱悦梅. 中国藏学. 2009(03)
[9]论和田与罗布泊地区的双向移民[J]. 李吟屏.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10]塔里木盆地南缘古遗址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关系[J]. 舒强,钟巍,李偲.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11)
硕士论文
[1]历史文献记录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环境变化[D]. 张静.河北师范大学 2013
[2]南疆历史农牧业地理研究[D]. 陈跃.西北大学 2009
[3]历史时期以来南疆地区的气候环境演化与人地关系研究[D]. 舒强.新疆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35058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疆地区气候曲线图
洲形成了适宜人类生活的条件。公元二世纪前后,由人类聚居而建立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城邦,先后统一于闻名中外的古于阗国。塔里木盆地南缘诸绿洲邦国的第一次大规模农业开发出现于东汉时期。这一时期时期和田绿洲地区气候相对湿润,水热条件适合农业的发展,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使原本农牧兼营的和田绿洲变成以农业为主的情形,于阗也就此成为塔里木盆地南缘一个大国。这一时期大规模的屯田农业开发,极大的增加了绿洲的生态压力。生态环境的转变,使得塔里木盆地南缘诸绿洲也发生了变迁。
图 3 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古绿洲示意图①根据前文及示意图,可以看出,和田河自历史时期以来一直受到自然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产生变迁。、钟巍、李偲:《塔里木盆地南缘古遗址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与环境》第 21 卷第 11 期,2007 年,第 9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宋东西陆路交通之经营[J]. 李华瑞. 求索. 2016(02)
[2]元代在西域屯田之原因及条件探析[J]. 王宗磊.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3]吐蕃统治西域时期的农牧业管理[J]. 陈跃. 西域研究. 2015(01)
[4]历史文献记录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气候环境变化[J]. 张静,曾佳,李菊花.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01)
[5]佛教与中古中外交通[J]. 介永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6]媲摩绿洲的历史命运——新疆环境演变史的典型例证[J]. 殷晴.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3)
[7]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古代交通路线[J]. 樊自立,张青青,徐海量. 中国沙漠. 2009(05)
[8]吐蕃王朝军队给养方式探蠡[J]. 朱悦梅. 中国藏学. 2009(03)
[9]论和田与罗布泊地区的双向移民[J]. 李吟屏.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10]塔里木盆地南缘古遗址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关系[J]. 舒强,钟巍,李偲.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11)
硕士论文
[1]历史文献记录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环境变化[D]. 张静.河北师范大学 2013
[2]南疆历史农牧业地理研究[D]. 陈跃.西北大学 2009
[3]历史时期以来南疆地区的气候环境演化与人地关系研究[D]. 舒强.新疆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35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935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