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背景的乡村文化广义虚拟价值评估与补偿——以张家界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24 05:39
乡村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然而在城镇化大背景下,乡村文化及其广义虚拟价值受到忽视。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本文以张家界为案例地,从协调利益相关者价值认知的视角出发,构建以文化旅游服务和文化遗产服务为乡村文化价值评估载体,以旅行费用法和层次分析法为主要评估方法的综合评估体系,对乡村文化广义虚拟价值进行评估。以旅行费用法计算得到文化旅游服务价值为710.46亿元,平均每位旅游者享受了1247元的文化旅游服务价值;以层次分析法评估文化遗产服务价值,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均处在80到61的第二等级上。根据乡村文化价值评估深入探析乡村文化补偿路径,提出以经济补偿填补价值认知不足,以情感补偿增强文化价值认同,以制度补偿支撑文化生存空间,推动乡村文化的保护与补偿,实现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20年02期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乡村文化广义虚拟价值识别与评估体系图
根据乡村文化价值的识别和评估,探索乡村文化价值补偿路径,构建乡村文化价值补偿路径图(图2)。以管理路径为基本思路,形成具体的技术路径,技术路径之间形成互相巩固的循环,共同推动乡村文化价值的补偿。从填补乡村文化价值认知不足入手,以最直接的经济补偿唤醒人们对乡村文化价值的认知,明确乡村文化补偿对象。接着以情感补偿进一步增强乡村文化价值的认同,通过情感的共鸣培养人们自觉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的意识,扩大当地文化影响力。以制度补偿保护文化生存空间,为乡村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良好环境,进一步巩固经济补偿和情感补偿成果。以经济补偿填补价值认知不足。经济补偿能够最直观地激起人们对文化广义虚拟价值的认知,根据服务价值量化结果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对当地的文化管理部门、文化资源相关者以及当地居民按适当比例进行经济补偿,提高文化价值认知。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恢复和保护需要文化管理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在财政支付资金的基础上,根据价值评估结果设置一定的补偿资金,形成具体的补偿金账户,更好地推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传承人是当地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中坚力量,在现行补助金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补偿金,为传承人更好地从事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提供保障;当地居民对文化资源的存在以及文化价值的形成意义重大,是乡村文化价值的重要构成,经济补偿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其对文化资源的价值认知,培养文化保护意识,留住当地文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olVES模型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评估——以浙江省武义县南部生态公园为例[J]. 霍思高,黄璐,严力蛟. 生态学报. 2018(10)
[2]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以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国段为例[J]. 任唤麟. 地理科学. 2017(10)
[3]基于旅行费用法的拉萨市主要旅游点游憩价值评估[J]. 赵剑波,杨雪丰,杨雪梅,董瑞霞.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8)
[4]村落保护的空间规划与文化价值重构[J]. 刘朝晖.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5)
[5]基于HPM的水文化价值定量评估研究——以秦淮河风光带为例[J]. 刘素芳,陈菁,陈丹,王凯,赵思远,田振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7(06)
[6]旅游资源使用价值评估的ZTCM和TCIA方法比较——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J]. 董天,郑华,肖燚,欧阳志云.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8)
[7]基于模拟旅行费用法的城郊农田休闲娱乐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以平顶山地区为例[J]. 李会杰,张宏敏,孙敬克,刘玉红,张灵.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3)
[8]城市生态系统休闲娱乐服务支付意愿及价值评估——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J]. 曹先磊,刘高慧,张颖,李秀山. 生态学报. 2017(09)
[9]崇义客家梯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J]. 缪建群,杨文亭,杨滨娟,马艳芹,黄国勤. 自然资源学报. 2016(11)
[10]恢复力视角下的乡村空间演变与重构[J]. 张甜,刘焱序,王仰麟. 生态学报. 2017(07)
硕士论文
[1]张家界旅游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D]. 范远华.湖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35089
【文章来源】: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20年02期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乡村文化广义虚拟价值识别与评估体系图
根据乡村文化价值的识别和评估,探索乡村文化价值补偿路径,构建乡村文化价值补偿路径图(图2)。以管理路径为基本思路,形成具体的技术路径,技术路径之间形成互相巩固的循环,共同推动乡村文化价值的补偿。从填补乡村文化价值认知不足入手,以最直接的经济补偿唤醒人们对乡村文化价值的认知,明确乡村文化补偿对象。接着以情感补偿进一步增强乡村文化价值的认同,通过情感的共鸣培养人们自觉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的意识,扩大当地文化影响力。以制度补偿保护文化生存空间,为乡村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良好环境,进一步巩固经济补偿和情感补偿成果。以经济补偿填补价值认知不足。经济补偿能够最直观地激起人们对文化广义虚拟价值的认知,根据服务价值量化结果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对当地的文化管理部门、文化资源相关者以及当地居民按适当比例进行经济补偿,提高文化价值认知。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恢复和保护需要文化管理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在财政支付资金的基础上,根据价值评估结果设置一定的补偿资金,形成具体的补偿金账户,更好地推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传承人是当地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中坚力量,在现行补助金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补偿金,为传承人更好地从事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提供保障;当地居民对文化资源的存在以及文化价值的形成意义重大,是乡村文化价值的重要构成,经济补偿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其对文化资源的价值认知,培养文化保护意识,留住当地文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olVES模型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评估——以浙江省武义县南部生态公园为例[J]. 霍思高,黄璐,严力蛟. 生态学报. 2018(10)
[2]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以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国段为例[J]. 任唤麟. 地理科学. 2017(10)
[3]基于旅行费用法的拉萨市主要旅游点游憩价值评估[J]. 赵剑波,杨雪丰,杨雪梅,董瑞霞.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8)
[4]村落保护的空间规划与文化价值重构[J]. 刘朝晖.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5)
[5]基于HPM的水文化价值定量评估研究——以秦淮河风光带为例[J]. 刘素芳,陈菁,陈丹,王凯,赵思远,田振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7(06)
[6]旅游资源使用价值评估的ZTCM和TCIA方法比较——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J]. 董天,郑华,肖燚,欧阳志云.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8)
[7]基于模拟旅行费用法的城郊农田休闲娱乐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以平顶山地区为例[J]. 李会杰,张宏敏,孙敬克,刘玉红,张灵.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3)
[8]城市生态系统休闲娱乐服务支付意愿及价值评估——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J]. 曹先磊,刘高慧,张颖,李秀山. 生态学报. 2017(09)
[9]崇义客家梯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J]. 缪建群,杨文亭,杨滨娟,马艳芹,黄国勤. 自然资源学报. 2016(11)
[10]恢复力视角下的乡村空间演变与重构[J]. 张甜,刘焱序,王仰麟. 生态学报. 2017(07)
硕士论文
[1]张家界旅游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D]. 范远华.湖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35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935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