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各地州旅游经济发展潜力时空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2 08:49
选取新疆15个地州作为研究样本,以43项指标为分析因子,对新疆各地州旅游经济发展潜力进行了因子和聚类分析,并且建立了潜力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旅游经济发展潜力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潜力的发挥需要“内力”直接的推动作用和“外力”间接的拉动作用,即所谓的“推拉因模式”。(2)影响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潜力的7个因子包括经济基础、产业支撑、居民生活水平、交通、社会人口、信息产业和产业环境因子。其中,显性因子对旅游经济发展潜力的影响比较显著,而隐性因子对旅游经济发展潜力的作用相对较弱。(3)各因子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潜力中的重要程度差异明显。其中,地区经济条件是旅游经济发展潜力的基础;支撑产业的力度是地区旅游经济潜力挖掘的重要保障;交通状况的好坏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或者制约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是旅游经济潜力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社会人口的发展壮大有助于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潜力的提升;信息产业已成为旅游经济潜力发展的“兴奋点”;产业环境则从环境氛围角度影响着旅游经济发展潜力的发挥。(4)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因子对于旅游经济潜力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因此,影响新疆旅游...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001年新疆各地州旅游经济发展潜力聚类图
21图2 2001年新疆各地州旅游经济发展潜力空间差异图2 The interspace discrepancy graph of tourism economy developmental regions of Xinjiang form 2001
图3 2007年新疆各地州旅游经济发展潜力聚类图Fig.3 The dendrogram graph of tourism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in regioXinjiang form 2007图4 2007年新疆各地州旅游经济发展潜力空间差异图Fig.4 The interspace discrepancy graph of tourism economy developmental pot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旅游产业潜力评估模型及实证分析[J]. 冯学钢,王琼英. 中国管理科学. 2009(04)
[2]基于旅游资源优势度差异的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 韩春鲜,马耀峰. 统计与决策. 2009(09)
[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旅游景区管理水平测度——以西安大唐芙蓉园景区为例[J]. 陈实,任姝慧,温秀,李树民. 旅游学刊. 2007(12)
[4]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比较研究[J]. 曹新向. 人文地理. 2007(01)
[5]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与方法选择[J]. 张梦. 旅游学刊. 2007(02)
[6]中国省区旅游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J]. 王凯,韩贵锋.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6(02)
[7]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综合定量评价[J]. 王娟. 人文地理. 2006(03)
[8]新时期居民国内出游力影响因素研究[J]. 赵英丽.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02)
[9]主题旅游城镇竞争力提升策略探析[J]. 梁明珠,陈小洁. 商业时代. 2006(01)
[10]江苏旅行社行业竞争分析[J]. 周丽,曹锟生,王伟. 江苏商论. 2005(09)
硕士论文
[1]城市旅游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研究[D]. 白晶.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新疆旅游经济地区差异性影响研究[D]. 冉红.新疆师范大学 2006
[3]安徽省旅游业竞争力研究[D]. 王娟.安徽师范大学 2005
[4]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D]. 杨敏.陕西师范大学 2004
[5]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D]. 李文兵.西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53050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001年新疆各地州旅游经济发展潜力聚类图
21图2 2001年新疆各地州旅游经济发展潜力空间差异图2 The interspace discrepancy graph of tourism economy developmental regions of Xinjiang form 2001
图3 2007年新疆各地州旅游经济发展潜力聚类图Fig.3 The dendrogram graph of tourism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in regioXinjiang form 2007图4 2007年新疆各地州旅游经济发展潜力空间差异图Fig.4 The interspace discrepancy graph of tourism economy developmental pot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旅游产业潜力评估模型及实证分析[J]. 冯学钢,王琼英. 中国管理科学. 2009(04)
[2]基于旅游资源优势度差异的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 韩春鲜,马耀峰. 统计与决策. 2009(09)
[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旅游景区管理水平测度——以西安大唐芙蓉园景区为例[J]. 陈实,任姝慧,温秀,李树民. 旅游学刊. 2007(12)
[4]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比较研究[J]. 曹新向. 人文地理. 2007(01)
[5]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与方法选择[J]. 张梦. 旅游学刊. 2007(02)
[6]中国省区旅游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J]. 王凯,韩贵锋.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6(02)
[7]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综合定量评价[J]. 王娟. 人文地理. 2006(03)
[8]新时期居民国内出游力影响因素研究[J]. 赵英丽.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02)
[9]主题旅游城镇竞争力提升策略探析[J]. 梁明珠,陈小洁. 商业时代. 2006(01)
[10]江苏旅行社行业竞争分析[J]. 周丽,曹锟生,王伟. 江苏商论. 2005(09)
硕士论文
[1]城市旅游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研究[D]. 白晶.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新疆旅游经济地区差异性影响研究[D]. 冉红.新疆师范大学 2006
[3]安徽省旅游业竞争力研究[D]. 王娟.安徽师范大学 2005
[4]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D]. 杨敏.陕西师范大学 2004
[5]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D]. 李文兵.西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53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95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