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感知的靖港古镇意象空间及其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游客感知的靖港古镇意象空间及其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旨在基于城市意象与目的地意象理论的经典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调研,总结靖港古镇意象空间结构特征,获取游客对靖港古镇意象的空间结构感知、意象整体感知评价、意象要素感知评价,并以游客感知的意象评价为桥梁,研究古镇意象各结构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联。论文使用文献法对城市意象和目的地意象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通过两次实地开展的问卷调查、走访、观察和访谈调研,我们获取了大量研究数据和一手资料,最后使用定性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对获取数据进行了处理。文章通过构架研究古镇意象感知的方法体系,进行了游客对靖港古镇意象感知的空间结构分析和意象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靖港古镇的游客感知意象要素可归于通道、标志、节点、边界和区域五大要素,但具体各要素感知强度有差异,游客对标志这一古镇意象要素的游客感知最强烈,通道要素次之,区域要素感知最不强烈,但通过两种不同方式获取的游客感知到的意象要素因子频度也存在差异。(2)客观认知评价方面,游客认为靖港是传统、朴实、协调、乡土、整洁、熟悉、新、普遍、热闹和人工的;情绪感受评价方面,游客认为靖港是令人满意、舒适、美、亲切、有意思、充满活力、有吸引力、令人感到新奇和悠闲的。(3)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游客感知的整体意象认知评价包括风格因子、对比因子和氛围因子三方面,游客感知的整体意象情感评价包括知觉因子和评价因子两方面;从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来看,除了节点的新旧程度、标志的热闹安静程度均与整体意象氛围因子无相关关系外,其他各意象要素的不同形容词对与整体意象感知评价提取因子均显著相关,除了节点要素的感知评价对整体意象的风格没有影响、标志要素的感知评价对整体意象的知觉没有影响外,其他意象要素均存在对整体意象感知的相应因子有显著影响的形容词组评价变量,具体而言通道与整体相关性最强且影响变量最多、标志的独特性与整体意象营造相关性显著且传统性影响游客感知的整体意象风格、边界整洁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游客感知到的整体意象与其他目的对比是否鲜明、节点的满意度十分重要。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利用城市意象与目的地意象的趋同特征将二者融合研究,从游客感知评价的角度探讨了景观意象结构与整体的关联;将语义差别量表引入到意象研究领域;总结了靖港古镇的整体和各要素的意象感知评价结果。
【关键词】:古镇意象 意象空间结构 意象评价 游客感知 长沙靖港古镇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9-10
- 1.1.1 城镇化背景下村镇景观建设备受瞩目9
- 1.1.2 供给侧改革推动旅游目的地意象升级9
- 1.1.3 长沙周边历史古镇意象感知有待探讨9-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2.1 理论意义10-11
- 1.2.2 实践意义11
- 1.3 研究内容11-12
- 1.4 研究方法12-14
- 1.4.1 文献查阅法12
- 1.4.2 语义差别法12-13
- 1.4.3 观察法与归纳法13
- 1.4.4 问卷调查法13-14
- 1.5 技术路线14-15
- 2 文献综述15-43
- 2.1 相关概念界定15-18
- 2.1.1 意象及其构成概念15-16
- 2.1.2 目的地意象16-18
- 2.1.3 古镇意象18
- 2.2 相关理论依据18-25
- 2.2.1 意象感知的相关理论和方法18-23
- 2.2.2 意象的可评价性23
- 2.2.3 意象的感知与评价规律整合23-25
- 2.3 相关研究进展25-43
- 2.3.1 国外研究进展25-29
- 2.3.2 国内研究进展29-43
- 3 研究区域概况43-52
- 3.1 确定依据43
- 3.2 基本情况43-49
- 3.2.1 区位条件43-45
- 3.2.2 自然物产45
- 3.2.3 历史演变45-46
- 3.2.4 旅游资源及其利用现状46-49
- 3.3 景观建设与景区发展历程49-52
- 3.3.1 景观建设历程49-50
- 3.3.2 景区发展历程50-52
- 4 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52-57
- 4.1 研究方案设计52-55
- 4.1.1 研究问题52
- 4.1.2 研究假设52-53
- 4.1.3 调研材料设计53-55
- 4.2 调研实施55-57
- 4.2.1 调研实施阶段55
- 4.2.2 调研实施效果55-56
- 4.2.3 调研成果处理56-57
- 5 靖港古镇意象的构成解析57-69
- 5.1 空间结构57-67
- 5.1.1 通道59-62
- 5.1.2 标志62-64
- 5.1.3 边界64-65
- 5.1.4 节点65-66
- 5.1.5 区域66-67
- 5.2 意象信息67-69
- 5.2.1 相关人物67-68
- 5.2.2 靖港小吃68-69
- 6 基于问卷调查的靖港古镇意象游客感知分析69-105
- 6.1 问卷样本基本情况69-70
- 6.2 游客对靖港古镇意象的直接感知70-71
- 6.3 游客感知的靖港古镇意象空间71-85
- 6.3.1 游客手绘认知地图分类71-73
- 6.3.2 游客感知意象空间结构分析73-81
- 6.3.3 小结、讨论与建议81-85
- 6.4 靖港古镇意象空间游客感知评价85-105
- 6.4.1 意象感知评价量表信度分析85
- 6.4.2 意象感知评价结果与分析85-89
- 6.4.3 意象感知评价的整体与要素相关及回归分析89-101
- 6.4.4 小结、讨论与建议101-105
- 7 结论与讨论105-109
- 7.1 研究结论105-106
- 7.1.1 靖港古镇的游客感知意象空间由五大要素构成105
- 7.1.2 靖港古镇的游客整体意象评价可归于五大因子105-106
- 7.1.3 游客评价的要素感知变量与整体意象感知存在一定关联106
- 7.2 研究建议106-107
- 7.2.1 靖港古镇各意象因子的游客感知需要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106-107
- 7.2.2 靖港古镇需要加强景区整体环境营造和意象要素景观提升107
- 7.3 研究创新107-108
- 7.3.1 利用城市意象与目的地意象的趋同特征将二者融合研究107
- 7.3.2 将SD法从空间感知研究引入意象空间感知研究107
- 7.3.3 总结了靖港古镇意象整体和各要素游客感知评价结果107-108
- 7.4 研究局限108-109
- 7.4.1 研究样本和维度受限108
- 7.4.2 SD法的使用局限和改进108-109
- 参考文献109-115
- 附录A 靖港古镇客观景观要素实地观察记录表115-116
- 附录B 靖港古镇综合意象的游客感知调查问卷V1116-120
- 附录C 靖港古镇综合意象的游客感知调查问卷V2120-122
- 附录D 靖港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区划总图122-123
- 附图: 靖港古镇核心区平面图123-124
- 个人简介124-125
- 导师简介125-126
- 在读期间所获成果126-127
- 致谢12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达;石云;;历史文化村镇水环境的保护研究——以湖南省靖港古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2 郭欣;;靖港古镇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5期
3 周红;;打捞古镇[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8年08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史一甜;靖港古镇文物普查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8年
2 刘洋;湖南望城县加大力度保护开发靖港古镇[N];人民政协报;2007年
3 记者 周小华 实习生 李冰心;加大力度建设旅游产业体系[N];长沙晚报;2011年
4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覃正爱 杨振闻;城乡一体化的新样本[N];湖南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谢冶凤;基于游客感知的靖港古镇意象空间及其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罗维;湖南望城靖港古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饶翔宇;长沙靖港古镇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4 方璐;基于水文化的靖港古镇水景营造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5 周维;室外装饰材料在靖港古镇景观恢复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6 郭欣;水乡型古镇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蒋晓霞;靖港古镇水岸景观提质改造设计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游客感知的靖港古镇意象空间及其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5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05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