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5 06:44
  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一直是旅游开发与规划中的核心问题。许多管理者,将解决这一矛盾的希望寄托在“游客环境容量”这一“数量”概念上,认为只要算出游客数量,就可以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但研究者们发现环境容量作为一个数字来讲,变量太多,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所以旅游环境容量作为管理工具逐渐得到旅游地管理者和学者们的重视,并提出一些现代旅游环境管理模式,如LAC、VERP、VAMP、VIM等。只有对旅游区的环境容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将开展旅游和保护生态同时进行下去。本文在分析了现代的各种旅游环境容量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白云山的实际情况,明确了白云山的旅游发展目标:既要比较快的发展旅游业,同时要保持生态环境的高质量,以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根据实地旅游资源和开发的情况进行景区划分;然后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标准,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定量评估了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得出目前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第Ⅰ级的隶属度为0.560,压力状况为Ⅲ级中等压力,以及响应现状的第Ⅰ级隶属度为0.778。这说明白云山的旅游活动强度与...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研究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分布图

土地利用图,土地利用图,白云山


白云山土地利用图

土地利用图,白云山,道路交通,土地利用图


白云山道路交通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J]. 林媚珍,谢双喜,杨木壮,蔡砥,陈志云,姜喜东.  生态学报. 2010(12)
[2]从环境容量“数字”到景区管理的研究进展[J]. 孙作玉,谢红彬.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9(06)
[3]风景名胜区环境容量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扬州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J]. 周建东,王浩.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4)
[4]世界柏树王园林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定[J]. 张敏,林丽花,马守春.  林业调查规划. 2009(05)
[5]庐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 万金保,朱邦辉.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9(04)
[6]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的动力学探讨[J]. 林明水,谢红彬.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9(02)
[7]关于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初探[J]. 王国如,熊秉红.  广东园林. 2005(06)
[8]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动态模型的构建[J]. 杨秀平,翁钢民.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04)
[9]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程道品,何平,张合平.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4(02)
[10]广州白云山风景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白云山游客群问卷调查分析[J]. 张文英,叶汝华,古德泉.  广东园林. 2004(01)

硕士论文
[1]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发展对策研究[D]. 曾虹蕾.华中师范大学 2008
[2]武汉木兰天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研究[D]. 刘宁宁.北京林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64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064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4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