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与交通可达性耦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8 14:49
随着人们旅游消费能力逐渐增强,对旅游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自助游已经成为人们主要出游方式之一。交通作为连接旅游节点的重要纽带,是旅游者完成自助游的必要条件。厦门市是国内主要自助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旅游空间结构失调、交通拥堵等问题,而交通可达性与旅游流是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重要的表现形式,讨论两系统间的空间结构耦合及协调度对旅游目的地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本研究从旅游地理学和交通地理学的跨学科视角出发,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可达性模型和空间计量地理等分析方法,对厦门市自助旅游流空间结构、网络结构演化、交通可达性的发展水平进行探讨,通过对厦门市自助旅游流与交通可达性的发展水平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借助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借鉴耦合评价模型,对其耦合及协调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厦门市旅游流节点呈现典型的集聚分布。厦门市旅游流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空间扩散趋势为以厦门大学、南普陀寺为核心,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增。(2)厦门市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化呈明显快速扩张态势,旅游者空间活动范围不断增大。以厦门本岛内旅游节点为核心,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节点发展中出现部分脱节现象。(3)...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6年厦门市旅游节点最邻近距离分析
3.4.1.3 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厦门市 44 个旅游节点为基本单元,运用 ArcGIS10.2 计算得出厦门市旅游流全局 Moran’sI 指数为 0.042,大于 0,Z 值为 3.831,经检验,置信度为 99%,说明厦门市旅游流的空间相关性显著,不同旅游节点的客流在空间上表现为集聚特征。通过测算厦门市旅游节点的局域关联指数 Getis-Ord Gi*,利用相等间隔分级法,将厦门市旅游流网络中的节点分为热点区、次热点区、次冷点区、冷点区等类型,得出其空间分布热点图(图 3.4)。如图所示,旅游节点冷热点层级分布明显,形成以厦门岛内旅游节点为核心,向周边区域扩散,厦门市旅游流热点区与冷点区空间差异明显,热点区集中分布在厦门岛内思明区、湖里区,次热点主要分布在厦门本岛周边区域,旅游节点的热点区及次热点区占全区的 72%,呈现明图 3.3 2016 年厦门市旅游流核密度分析
28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旅游资源的品质及开发深度相一致。.4.2 厦门市旅游流整体网络结构演变特征.4.2.1 网络密度分析在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厦门市自助旅游网络也随着时间推移而不的发展。通过对 2007、2016 年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可知其网络密分别为 0.2206、0.0729。数据表明,随着厦门市旅游的发展,研究区范围内旅节点数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旅游流范围得到了扩大。但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传营销、景点吸引力等方面的发展未能保持同步,厦门市 3A 级以上的旅游景图 3.4 2016 年厦门市旅游节点热点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游记行程的湖南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J]. 周慧玲,许春晓. 经济地理. 2016(10)
[2]路网通达性与城镇空间扩展的耦合关系——以西安市为例[J]. 于茜,白建军,张晶言,许晖. 经济地理. 2016(10)
[3]大陆居民赴台湾自由行旅游流网络分析及演化研究[J]. 吴中堂,刘建徽,袁俊. 旅游学刊. 2016(10)
[4]中国风景名胜区交通可达性及市场潜力空间测度[J]. 王绍博,郭建科. 地理研究. 2016(09)
[5]杭州市景点旅游流空间网络分析[J]. 林文辉,毛峰,何虹,赵文彪,欧阳娟,刘婷,张登荣.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6(04)
[6]城市旅游流的网络结构特征及流动方式——以武汉自助游为例[J]. 王娟,胡静,贾垚焱,刘大均,许贤棠,朱磊. 经济地理. 2016(06)
[7]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耦合研究——以六大城市入境旅游为例[J]. 张春晖,马耀峰,白凯. 资源科学. 2016(06)
[8]云南省自驾游发展水平与旅游交通可达性的空间分异及耦合[J]. 戢晓峰,张力丹,陈方,崔梅. 经济地理. 2016(05)
[9]高铁交通体验对中小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以涪陵为例[J]. 刘军林,尹影. 经济地理. 2016(05)
[10]目的地内部旅游交通通达性评价方法研究——以西安为例[J]. 吴潘,吴晋峰,周芳如,李佳丽.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6(03)
博士论文
[1]西南边疆山区交通网络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化关联机制及效应研究[D]. 王峰.华东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45662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6年厦门市旅游节点最邻近距离分析
3.4.1.3 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厦门市 44 个旅游节点为基本单元,运用 ArcGIS10.2 计算得出厦门市旅游流全局 Moran’sI 指数为 0.042,大于 0,Z 值为 3.831,经检验,置信度为 99%,说明厦门市旅游流的空间相关性显著,不同旅游节点的客流在空间上表现为集聚特征。通过测算厦门市旅游节点的局域关联指数 Getis-Ord Gi*,利用相等间隔分级法,将厦门市旅游流网络中的节点分为热点区、次热点区、次冷点区、冷点区等类型,得出其空间分布热点图(图 3.4)。如图所示,旅游节点冷热点层级分布明显,形成以厦门岛内旅游节点为核心,向周边区域扩散,厦门市旅游流热点区与冷点区空间差异明显,热点区集中分布在厦门岛内思明区、湖里区,次热点主要分布在厦门本岛周边区域,旅游节点的热点区及次热点区占全区的 72%,呈现明图 3.3 2016 年厦门市旅游流核密度分析
28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旅游资源的品质及开发深度相一致。.4.2 厦门市旅游流整体网络结构演变特征.4.2.1 网络密度分析在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厦门市自助旅游网络也随着时间推移而不的发展。通过对 2007、2016 年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可知其网络密分别为 0.2206、0.0729。数据表明,随着厦门市旅游的发展,研究区范围内旅节点数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旅游流范围得到了扩大。但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传营销、景点吸引力等方面的发展未能保持同步,厦门市 3A 级以上的旅游景图 3.4 2016 年厦门市旅游节点热点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游记行程的湖南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J]. 周慧玲,许春晓. 经济地理. 2016(10)
[2]路网通达性与城镇空间扩展的耦合关系——以西安市为例[J]. 于茜,白建军,张晶言,许晖. 经济地理. 2016(10)
[3]大陆居民赴台湾自由行旅游流网络分析及演化研究[J]. 吴中堂,刘建徽,袁俊. 旅游学刊. 2016(10)
[4]中国风景名胜区交通可达性及市场潜力空间测度[J]. 王绍博,郭建科. 地理研究. 2016(09)
[5]杭州市景点旅游流空间网络分析[J]. 林文辉,毛峰,何虹,赵文彪,欧阳娟,刘婷,张登荣.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6(04)
[6]城市旅游流的网络结构特征及流动方式——以武汉自助游为例[J]. 王娟,胡静,贾垚焱,刘大均,许贤棠,朱磊. 经济地理. 2016(06)
[7]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耦合研究——以六大城市入境旅游为例[J]. 张春晖,马耀峰,白凯. 资源科学. 2016(06)
[8]云南省自驾游发展水平与旅游交通可达性的空间分异及耦合[J]. 戢晓峰,张力丹,陈方,崔梅. 经济地理. 2016(05)
[9]高铁交通体验对中小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以涪陵为例[J]. 刘军林,尹影. 经济地理. 2016(05)
[10]目的地内部旅游交通通达性评价方法研究——以西安为例[J]. 吴潘,吴晋峰,周芳如,李佳丽.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6(03)
博士论文
[1]西南边疆山区交通网络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化关联机制及效应研究[D]. 王峰.华东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45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145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