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太平鼓的文化解析
发布时间:2021-05-10 05:34
辽西太平鼓主要是辽西地区民间妇女的一种自我娱乐的艺术形式,反映劳动妇女生产和生活的场景,是一种在传统年节期间(即春节至元宵节期间)进行的鼓舞表演。辽西太平鼓是由技艺高超的太平鼓艺人组织、群众自发参与的民众自娱性的鼓舞活动,是辽西地区年节庆典的重要内容。从太平鼓的产生与发展脉络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时期,太平鼓这一仪式活动贯穿于祭祀和节日仪礼当中,表达当地民众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的愿望,是民众传统民间信仰的物质载体。但在现代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辽西太平鼓中蕴含的满族萨满文化特质逐渐弱化,辽西太平鼓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异而重新被建构。同时随着政府、学者、民众和传媒机构的介入,辽西太平鼓开始从台后走向台前,与现代语境相结合,逐渐演变成了表演化和遗产化。辽西太平鼓被建构的过程因政府的利益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建立起以太平鼓为中心的利益场,形成了特定机制。在这个被重构的过程中,民俗学者开始了对辽西太平鼓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本真性的探求和研究。通过辽西太平鼓的重新建构,客观上提高了民众的文化自觉性,增强了民众对文化的保护意识,使民众开始重新认识和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当地民众作为民俗...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和意义
0.2 研究现状和理论创新
0.3 研究方法与不足之处
1 辽西太平鼓的概况
1.1 太平鼓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1.1.1 太平鼓的产生
1.1.2 太平鼓的发展脉络
1.2 辽西太平鼓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1.2.1 辽西太平鼓生存的自然环境
1.2.2 辽西太平鼓生存的社会环境
1.3 辽西太平鼓的展演过程
1.3.1 辽西太平鼓的表演内容
1.3.2 辽西太平鼓的表演特征
2 辽西太平鼓的传承机制与文化解析
2.1 辽西太平鼓的传承机制
2.1.1 血缘传承:母女相传无师自通
2.1.2 地缘传承:咱这地方的人都会打
2.2 辽西太平鼓的文化解析
2.2.1 器物层
2.2.2 习俗文化层
2.2.3 民间信仰层
3 辽西太平鼓文化功能的多维审视
3.1 信仰功能-祈福禳灾心理的反映
3.2 娱乐功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3.3 审美功能-表演形式的多样化
3.4 维系功能-妇女群体的心理认同
4 辽西太平鼓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4.1 辽西太平鼓的生存现状
4.2 辽西太平鼓的发展趋势
4.2.1 辽西太平鼓的表演化与遗产化
4.2.2 辽西太平鼓脱离其生存文化环境被重新建构
4.3 民俗文化本真性的理性思考
结束语:现代社会语境下太平鼓的生存基础和未来走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民族民间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以鹤庆新华村为例[J]. 邹君,田仁波. 红河学院学报. 2009(06)
[2]日常生活的现代与后现代遭遇:中国民俗学发展的机遇与路向[J]. 高丙中. 民间文化论坛. 2006(03)
[3]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中的“性质世界”“、意义世界”与“生活世界”——重新解读《歌谣》周刊的“两个目的”[J]. 吕微. 民间文化论坛. 2006(03)
[4]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J]. 迈克尔·欧文·琼斯,游自荧. 民间文化论坛. 2005(05)
[5]对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J]. 张军. 旅游学刊. 2005(05)
[6]太平鼓:祭祖驱疫的歌舞[J]. 杨育. 民间文化论坛. 2005(03)
[7]太平鼓及其相关歌舞伎艺考略[J]. 任广世. 民族艺术. 2004(02)
[8]日常生活的民俗形式[J]. 周福岩.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9]萨满教与满洲萨满跳神的乐器──对神鼓和腰铃的民族音乐学考察[J]. 刘桂腾. 中国音乐学. 1994(02)
本文编号:3178782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和意义
0.2 研究现状和理论创新
0.3 研究方法与不足之处
1 辽西太平鼓的概况
1.1 太平鼓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1.1.1 太平鼓的产生
1.1.2 太平鼓的发展脉络
1.2 辽西太平鼓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1.2.1 辽西太平鼓生存的自然环境
1.2.2 辽西太平鼓生存的社会环境
1.3 辽西太平鼓的展演过程
1.3.1 辽西太平鼓的表演内容
1.3.2 辽西太平鼓的表演特征
2 辽西太平鼓的传承机制与文化解析
2.1 辽西太平鼓的传承机制
2.1.1 血缘传承:母女相传无师自通
2.1.2 地缘传承:咱这地方的人都会打
2.2 辽西太平鼓的文化解析
2.2.1 器物层
2.2.2 习俗文化层
2.2.3 民间信仰层
3 辽西太平鼓文化功能的多维审视
3.1 信仰功能-祈福禳灾心理的反映
3.2 娱乐功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3.3 审美功能-表演形式的多样化
3.4 维系功能-妇女群体的心理认同
4 辽西太平鼓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4.1 辽西太平鼓的生存现状
4.2 辽西太平鼓的发展趋势
4.2.1 辽西太平鼓的表演化与遗产化
4.2.2 辽西太平鼓脱离其生存文化环境被重新建构
4.3 民俗文化本真性的理性思考
结束语:现代社会语境下太平鼓的生存基础和未来走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民族民间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以鹤庆新华村为例[J]. 邹君,田仁波. 红河学院学报. 2009(06)
[2]日常生活的现代与后现代遭遇:中国民俗学发展的机遇与路向[J]. 高丙中. 民间文化论坛. 2006(03)
[3]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中的“性质世界”“、意义世界”与“生活世界”——重新解读《歌谣》周刊的“两个目的”[J]. 吕微. 民间文化论坛. 2006(03)
[4]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J]. 迈克尔·欧文·琼斯,游自荧. 民间文化论坛. 2005(05)
[5]对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J]. 张军. 旅游学刊. 2005(05)
[6]太平鼓:祭祖驱疫的歌舞[J]. 杨育. 民间文化论坛. 2005(03)
[7]太平鼓及其相关歌舞伎艺考略[J]. 任广世. 民族艺术. 2004(02)
[8]日常生活的民俗形式[J]. 周福岩.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9]萨满教与满洲萨满跳神的乐器──对神鼓和腰铃的民族音乐学考察[J]. 刘桂腾. 中国音乐学. 1994(02)
本文编号:3178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178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