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乡村性感知对环境责任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高淳国际慢城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16 08:21
乡村旅游者环境行为是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文章引入游客满意度作为中介变量,构建旅游者乡村性感知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以高淳国际慢城游客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582份有效问卷,并运用结构方程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旅游者乡村性感知共有乡村文化感知、乡村景观感知、地域条件感知、社区参与感知和农业经济感知5个维度;(2)乡村文化感知与乡村景观感知是影响环境责任行为的主要因素,其不仅会直接影响而且还会通过满意度间接影响环境责任行为;(3)地域条件感知与社区参与感知对环境责任行为影响不显著;(4)农业经济感知仅通过满意度间接作用于环境责任行为。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科学. 2020,45(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收集
1.2 研究假设
1.2.1 乡村性
1.2.2 满意度
1.2.3 环境责任行为
1.3 问卷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2.2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2.3 结构模型检验结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因子及其提升路径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视角[J]. 熊友平. 东北农业科学. 2018(06)
[2]城郊型乡村旅游地游客感知形象与行为意向关系研究——以合肥大圩镇为例[J]. 刘锐,卢松,邓辉.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3)
[3]历史街区旅游意象对环境责任行为的驱动性研究——以满意度为中介变量[J]. 陈虎,梅青,王颖超,张博,李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12)
[4]基于TPB和TSR模型构建的乡村旅游者行为意向研究[J]. 张圆刚,余向洋,程静静,陈希,刘婷. 地理研究. 2017(09)
[5]西北干旱区乡村性评价及驱动机制研究——以甘肃武威为例[J]. 聂晓英,石培基,张学斌,吕蕊,朱艳芬,魏伟. 地理科学. 2017(04)
[6]旅游者感知价值、满意度与环境负责行为[J]. 窦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1)
[7]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性空间分异及其发展类型[J]. 马力阳,李同昇,李婷,龙冬平,陈云莎. 经济地理. 2015(09)
[8]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驱动因素与影响机理——基于地方理论的视角[J]. 贾衍菊,林德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7)
[9]游客环境责任行为驱动因素研究——以台湾为例[J]. 余晓婷,吴小根,张玉玲,王媛. 旅游学刊. 2015(07)
[10]乡村性研究综述与展望[J]. 李红波,张小林. 人文地理. 2015(01)
本文编号:3189338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科学. 2020,45(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收集
1.2 研究假设
1.2.1 乡村性
1.2.2 满意度
1.2.3 环境责任行为
1.3 问卷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2.2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2.3 结构模型检验结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因子及其提升路径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视角[J]. 熊友平. 东北农业科学. 2018(06)
[2]城郊型乡村旅游地游客感知形象与行为意向关系研究——以合肥大圩镇为例[J]. 刘锐,卢松,邓辉.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3)
[3]历史街区旅游意象对环境责任行为的驱动性研究——以满意度为中介变量[J]. 陈虎,梅青,王颖超,张博,李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12)
[4]基于TPB和TSR模型构建的乡村旅游者行为意向研究[J]. 张圆刚,余向洋,程静静,陈希,刘婷. 地理研究. 2017(09)
[5]西北干旱区乡村性评价及驱动机制研究——以甘肃武威为例[J]. 聂晓英,石培基,张学斌,吕蕊,朱艳芬,魏伟. 地理科学. 2017(04)
[6]旅游者感知价值、满意度与环境负责行为[J]. 窦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1)
[7]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性空间分异及其发展类型[J]. 马力阳,李同昇,李婷,龙冬平,陈云莎. 经济地理. 2015(09)
[8]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驱动因素与影响机理——基于地方理论的视角[J]. 贾衍菊,林德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7)
[9]游客环境责任行为驱动因素研究——以台湾为例[J]. 余晓婷,吴小根,张玉玲,王媛. 旅游学刊. 2015(07)
[10]乡村性研究综述与展望[J]. 李红波,张小林. 人文地理. 2015(01)
本文编号:3189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189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