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08 00:19
全域旅游是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针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现状,国家旅游局于2015年提出的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全域旅游”作为“十三五”旅游发展的一条主线,各地政府积极规划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期推进本地旅游业的发展。但是,一些地方由于对发展全域旅游的根本目的认识存在偏差,在处理现实与目标、权力与责任等关系上出现偏差。为此,如何准确认识发展全域旅游的根本目的,准确把握地方政府在发展全域旅游中的角色定位,协同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是当下研究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河南省巩义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实证分析、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巩义市政府在全域旅游发展中所扮演角色,政府主导下全域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着政府角色定位不够清晰、过于注重短期政绩、权力制约和监管机制不够完善、政府间协同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按照协同理论,并借鉴瑞士、河南栾川和浙江丽水发展全域旅游的经验,提出政府应协同区域间全域旅游的发展,从空间整合、时间整合、产业整合、投融资整合等方面统筹巩义市全域旅游的协同发展。具体从政府科学规划全域旅游,协调多方利益、政府宏观主导,协同全域旅游发展、政府完善...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技术路线图??
其中,政府要对全域旅游的建设和开发进行宏观调控、对全域旅游各参与的利益进行协调、建立有效的区域旅游管理机制,对政府和市场的行动加与监督,实行积极而有限的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为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当了协同理论中“序参量”的特殊身份,协同其他多元主体力量的参与,支配着其子系统的运行方向。??第一节巩义市旅游发展现状??―、旅游资源状况??(一)自然资源??巩义市“南山、北水”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山水风光,河洛汇流景区位渡镇的黄河与洛河交汇处,形成太极的奇观。巩义市东南部的山区,奇峰蕴藏了众多美丽秘境。其中,青龙山古称霍山、天陵山,因北宋皇陵建于按风水堪舆之说,易名为青龙山,被称为“天下第一风水宝地”。??
1.遗址遗迹??巩义市现有北宋皇陵、巩县石窟、巩义窑址、慈云寺石刻、康百万庄园、张??祜庄园、刘镇华庄园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河、伊洛河交汇于此,孕育了??河洛文化,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发源地(详见图2-2、图2-3),??皇帝修坛沉璧、尧舜禹禅让大典、夏代太康迁都斟寻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巩义市是“儒家文化”、“易学文化”等传统文化的起源,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同时自身也具有独有的文化特色——“耕读文化”和“豫商文化”。早??期以农耕为主的生活造就了以诚实勤恳为主要思想的农耕文化,唐宋之后依靠黄??河和伊洛河水系资源而兴隆起来的豫商文化,讲求“不尽之财以还百姓”?@,亦??农亦商,争取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豫商文化依托运河漕运的同时,也大大地促进??了周边区域的文化交流?;巩义这块土地上培育了纵横家苏秦、西晋文学家潘安、??西晋植物学家嵇含、“诗圣”杜甫、豫剧大师常香玉、以及书画家谢瑞阶、陈天??然等一批杰出之才;“背山面水”的独特的地理优势,又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长??期的征战带来的多次的人口迁徙也促成了巩义多元的文化。??
本文编号:3270659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技术路线图??
其中,政府要对全域旅游的建设和开发进行宏观调控、对全域旅游各参与的利益进行协调、建立有效的区域旅游管理机制,对政府和市场的行动加与监督,实行积极而有限的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为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当了协同理论中“序参量”的特殊身份,协同其他多元主体力量的参与,支配着其子系统的运行方向。??第一节巩义市旅游发展现状??―、旅游资源状况??(一)自然资源??巩义市“南山、北水”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山水风光,河洛汇流景区位渡镇的黄河与洛河交汇处,形成太极的奇观。巩义市东南部的山区,奇峰蕴藏了众多美丽秘境。其中,青龙山古称霍山、天陵山,因北宋皇陵建于按风水堪舆之说,易名为青龙山,被称为“天下第一风水宝地”。??
1.遗址遗迹??巩义市现有北宋皇陵、巩县石窟、巩义窑址、慈云寺石刻、康百万庄园、张??祜庄园、刘镇华庄园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河、伊洛河交汇于此,孕育了??河洛文化,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发源地(详见图2-2、图2-3),??皇帝修坛沉璧、尧舜禹禅让大典、夏代太康迁都斟寻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巩义市是“儒家文化”、“易学文化”等传统文化的起源,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同时自身也具有独有的文化特色——“耕读文化”和“豫商文化”。早??期以农耕为主的生活造就了以诚实勤恳为主要思想的农耕文化,唐宋之后依靠黄??河和伊洛河水系资源而兴隆起来的豫商文化,讲求“不尽之财以还百姓”?@,亦??农亦商,争取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豫商文化依托运河漕运的同时,也大大地促进??了周边区域的文化交流?;巩义这块土地上培育了纵横家苏秦、西晋文学家潘安、??西晋植物学家嵇含、“诗圣”杜甫、豫剧大师常香玉、以及书画家谢瑞阶、陈天??然等一批杰出之才;“背山面水”的独特的地理优势,又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长??期的征战带来的多次的人口迁徙也促成了巩义多元的文化。??
本文编号:3270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270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