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九寨沟景区交通碳排放与低碳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4 20:40
  景区交通已经成为景区能源耗用和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也是旅游目的地碳管理的关键内容。研究旅游景区不同主体行为的交通碳排放,有助于识别景区内不同主体行为活动的环境影响,明确景区碳减排的主要因子和低碳路径,也可弥补现有旅游交通研究的不足。本文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九寨沟2012年景区交通不同主体行为的碳排放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从碳排放总量看,游客乘坐观光车辆的交通活动是最主要碳排放来源,其碳排放占97%;从碳排放强度看,游客游览因采用公共交通故人均碳排放最低,相比之下居民私家车最高;从低碳路径看,景区碳减排应着重关注观光车辆的升级换代、高效调度、提高工作车能源利用和工作效率,辅以游客规模控制、环境教育等策略。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35(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南岳衡山为例[J]. 李伯华,刘云鹏,窦银娣.  资源科学. 2012(05)
[2]低碳城市空间结构:从私家车出行角度的研究[J]. 郑思齐,霍燚.  世界经济文汇. 2010(06)
[3]旅游交通研究进展及启示[J]. 卢松.  热带地理. 2009(04)
[4]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与城市交通CO2排放及减排对策[J]. 赵敏,张卫国,俞立中.  环境科学研究. 2009(06)
[5]九寨沟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 章小平,朱忠福.  旅游学刊. 2007(09)
[6]我国旅游交通发展现状及研究述评[J]. 黄柯,祝建军,蒲素.  人文地理. 2007(01)
[7]中国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现状[J]. 王雪娜,顾凯平.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04)



本文编号:3395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395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f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