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的社会影响研究 ——以榆次后沟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09 11:49
在一个走向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社会里,回归自然、返璞归真逐渐成为一股强大的生活潮流,旅游这一综合性社会活动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便顺应了这股潮流,迅速走俏国内外。我国的乡村旅游从开始自发发展,到如今由政府主导,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使得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展乡村旅游的投入成本小,大部分乡村在开展旅游活动的初期便能产生效益,同时通过开展乡村旅游,使得一些贫困地区的乡村实现了脱贫,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高。但是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地区的经济、环境、社会等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都是正向的,乡村旅游地的发展与起初设想的发展轨迹或多或少会产生偏离。因此只有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对影响认真深入的分析研究,才能最大化的预见乡村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影响,特别是负面的影响。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一般来说,乡村旅游会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影响,鉴于毕业论文结构、内容有限,本文重点讨论社会方面的影响。充分分析旅游所带来社会影响,以便正确引导乡村旅游发展,使得乡村旅游在开展之初就沿着良好的轨迹发展,取得效益的最大化。山西因历史地理因素,以及交通等原因保留了许多古村落,这些古村落逐渐成为山...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1.2.1 研究目的意义
1.2.2 研究方法
1.2.3 论文构成
第二章 乡村旅游社会影响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
2.1 旅游社会影响及乡村旅游社会影响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2 旅游社会影响研究的基础理论
2.2.1 社会交换理论
2.2.2 文化传播理论
2.3 乡村旅游社会影响的研究内容
第三章 山西榆次后沟村旅游发展概况
3.1 古村落概念及其价值
3.1.1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
3.1.2 古村落的旅游价值
3.2 后沟村概况
3.2.1 后沟村地理环境
3.2.2 历史与风物
3.2.3 耕作方式与特产
3.3 后沟村旅游开发的过程
第四章 后沟村调查分析
4.1 对村民的调查分析
4.1.1 问卷调查对象分析
4.1.2 旅游开发所带来变化的具体内容
4.2 居民对旅游开发及其影响的总结评价
4.2.1 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评价
4.2.2 不同的群体对发展旅游的态度差异
第五章 在影响分析下对开发乡村旅游的建议
5.1 乡村旅游开发要处理好各利益主体的关系
5.2 处理好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关系
5.3 正确处理后沟古村的特殊的历史和社会属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村落旅游开发经营模式比较研究[J]. 白露,张晓红. 价值工程. 2010(23)
[2]国外乡村旅游成功开发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 党晴晴. 大众科技. 2010(07)
[3]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浙江省湖州市乡村旅游为例[J]. 李海平,张安民.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4]对传统古村落旅游开发发展的探讨[J]. 徐蕻. 山西建筑. 2010(02)
[5]浅谈发展山西乡村旅游的意义[J]. 原娅丽. 职业. 2009(33)
[6]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以增城市古村落旅游开发为例[J]. 杜坤,朱良斌,王章郡. 经济师. 2009(07)
[7]古村落的旅游开发的RMIP研究——以桂林灵川县江头村为例[J]. 何旭娜. 传承. 2009(06)
[8]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桂林旅游影响的研究综述[J]. 罗婧,谢涛. 市场论坛. 2009(02)
[9]山西后沟古村现状和保护[J]. 范任重.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26)
[10]主客关系研究:乡村旅游研究新视角[J]. 谌文.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07)
博士论文
[1]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 潘顺安.东北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古村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肖磊.山东大学 2009
[2]乡村旅游在配合“三农政策”实施中的作用[D]. 黄和平.安徽大学 2007
[3]论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D]. 林茂.四川大学 2006
[4]城市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研究[D]. 罗朝霞.南京师范大学 2005
[5]文化古村落:一类独立的旅游资源[D]. 曹国新.江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78661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1.2.1 研究目的意义
1.2.2 研究方法
1.2.3 论文构成
第二章 乡村旅游社会影响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
2.1 旅游社会影响及乡村旅游社会影响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2 旅游社会影响研究的基础理论
2.2.1 社会交换理论
2.2.2 文化传播理论
2.3 乡村旅游社会影响的研究内容
第三章 山西榆次后沟村旅游发展概况
3.1 古村落概念及其价值
3.1.1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
3.1.2 古村落的旅游价值
3.2 后沟村概况
3.2.1 后沟村地理环境
3.2.2 历史与风物
3.2.3 耕作方式与特产
3.3 后沟村旅游开发的过程
第四章 后沟村调查分析
4.1 对村民的调查分析
4.1.1 问卷调查对象分析
4.1.2 旅游开发所带来变化的具体内容
4.2 居民对旅游开发及其影响的总结评价
4.2.1 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评价
4.2.2 不同的群体对发展旅游的态度差异
第五章 在影响分析下对开发乡村旅游的建议
5.1 乡村旅游开发要处理好各利益主体的关系
5.2 处理好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关系
5.3 正确处理后沟古村的特殊的历史和社会属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村落旅游开发经营模式比较研究[J]. 白露,张晓红. 价值工程. 2010(23)
[2]国外乡村旅游成功开发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 党晴晴. 大众科技. 2010(07)
[3]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浙江省湖州市乡村旅游为例[J]. 李海平,张安民.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4]对传统古村落旅游开发发展的探讨[J]. 徐蕻. 山西建筑. 2010(02)
[5]浅谈发展山西乡村旅游的意义[J]. 原娅丽. 职业. 2009(33)
[6]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以增城市古村落旅游开发为例[J]. 杜坤,朱良斌,王章郡. 经济师. 2009(07)
[7]古村落的旅游开发的RMIP研究——以桂林灵川县江头村为例[J]. 何旭娜. 传承. 2009(06)
[8]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桂林旅游影响的研究综述[J]. 罗婧,谢涛. 市场论坛. 2009(02)
[9]山西后沟古村现状和保护[J]. 范任重.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26)
[10]主客关系研究:乡村旅游研究新视角[J]. 谌文.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07)
博士论文
[1]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 潘顺安.东北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古村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肖磊.山东大学 2009
[2]乡村旅游在配合“三农政策”实施中的作用[D]. 黄和平.安徽大学 2007
[3]论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D]. 林茂.四川大学 2006
[4]城市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研究[D]. 罗朝霞.南京师范大学 2005
[5]文化古村落:一类独立的旅游资源[D]. 曹国新.江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78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578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