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下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1 09:22
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对之进行探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这种探索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与实践也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文从生态的角度、结合西安地区的佛教文化资源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佛教与旅游的关系自古就十分密切。佛教作为一种信仰活动,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滋生出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佛教文化旅游植根于佛教历史文化资源之上,佛教文化资源和佛教信仰、佛教文化体验活动密切相关,信徒的进香、拜佛、朝圣活动产生了巨大的旅游流,佛教建筑、雕塑、活动、氛围等也吸引着许多非信众的普通游客,佛教文化旅游已经成为—种市场前景良好,既有广泛群众基础,文化内涵深厚的新型专项文化旅游产品。佛教文化中蕴涵有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佛教教义里的生态思想、筑寺建庙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佛教活动中的生态实践行为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佛教的道德力量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西安地区佛教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悠久、知名度高、文化内涵深厚,与山水文化结合紧密等鲜明特色,在资源品质、区域环境、客源市场等方面具有优越的开发条件,开发利用价值较高,蕴涵着极大的旅游开发...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业发展现状
1.1.2 宗教旅游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框架
1.4 研究方法
2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2.1 佛教文化旅游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佛教和佛教文化
2.1.2 佛教旅游和佛教文化旅游
2.1.3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
2.2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
2.2.1 以佛教名山为主要载体的自然旅游资源
2.2.2 以佛教建筑物为主要载体的人文旅游资源
2.2.3 以佛教艺术为主的文化艺术旅游资源
2.2.4 以佛教节日庆典为主的人事活动旅游资源
2.3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
2.4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生态价值分析
2.4.1 佛教教义里的生态理念
2.4.2 佛教寺院园林的生态文化特征
2.4.3 佛教活动中的生态化实践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视角下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体系
3.1 理论基础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深生态学理论
3.2 开发原则
3.2.1 科学性原则
3.2.2 生态教育原则
3.2.3 历史性原则
3.2.4 效益原则
3.2.5 个性原则
3.2.6 综合性原则
3.3 开发模式
3.3.1 立体开发模式
3.3.2 深度开发模式
3.4 开发中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3.4.1 佛教内涵的挖掘与佛教自身发展
3.4.2 旅游活动与佛教活动
3.4.3 管理与利益分配
3.5 本章小结
4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
4.1 西安地区佛教历史沿革
4.2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资源概况
4.3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特点与开发现状
4.3.1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特点
4.3.2 开发现状
4.4 本章小结
5 生态视角下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5.1 西安宗教文化区位
5.2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分析
5.2.1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客源结构分析
5.2.2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游客特征分析
5.2.3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市场吸引力评估
5.2.4 西安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分析
5.3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思
5.3.1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圈层结构分析
5.3.2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模式研究
5.4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
5.4.1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产品设计
5.4.2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线路组织
5.5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保障体系
5.5.1 相关产业要素规划建议
5.5.2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5.5.3 筹建专业化地区性佛教文化旅游企业集团
5.5.4 专业人才的培养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宗教旅游研究与我国宗教旅游研究体系构架[J]. 笪玲,张述林.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2]浅析宗教文化的旅游价值[J]. 丁新艳. 沧桑. 2007(03)
[3]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 周丽君,王金伟.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6(S2)
[4]进一步发展我国现代宗教文化旅游事业[J]. 陈荣富,周敏慧. 江西社会科学. 2001(09)
[5]论宗教旅游的生态化趋向[J]. 方百寿. 社会科学家. 2001(01)
[6]论陕西佛教文化及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 陈景富.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02)
[7]香格里拉与宗教生态旅游开发[J]. 潘发生,杨桂红. 思想战线. 2000(01)
[8]宗教生态学[J]. 克拉斯尼科夫,李国海.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99(10)
[9]中国传统的人地观与生态旅游[J]. 李辅斌. 华夏文化. 1999(03)
[10]佛教的生态观[J]. 魏德东. 中国社会科学. 1999(05)
硕士论文
[1]宗教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研究[D]. 翟文.兰州大学 2007
[2]佛教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对环境影响问题的研究[D]. 彭明勇.西南师范大学 2005
[3]桂北地区佛教历史文化资源及其旅游开发研究[D]. 赵健.广西师范大学 2005
[4]苏南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苏勇军.苏州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57910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业发展现状
1.1.2 宗教旅游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框架
1.4 研究方法
2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2.1 佛教文化旅游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佛教和佛教文化
2.1.2 佛教旅游和佛教文化旅游
2.1.3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
2.2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
2.2.1 以佛教名山为主要载体的自然旅游资源
2.2.2 以佛教建筑物为主要载体的人文旅游资源
2.2.3 以佛教艺术为主的文化艺术旅游资源
2.2.4 以佛教节日庆典为主的人事活动旅游资源
2.3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
2.4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生态价值分析
2.4.1 佛教教义里的生态理念
2.4.2 佛教寺院园林的生态文化特征
2.4.3 佛教活动中的生态化实践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视角下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体系
3.1 理论基础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深生态学理论
3.2 开发原则
3.2.1 科学性原则
3.2.2 生态教育原则
3.2.3 历史性原则
3.2.4 效益原则
3.2.5 个性原则
3.2.6 综合性原则
3.3 开发模式
3.3.1 立体开发模式
3.3.2 深度开发模式
3.4 开发中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3.4.1 佛教内涵的挖掘与佛教自身发展
3.4.2 旅游活动与佛教活动
3.4.3 管理与利益分配
3.5 本章小结
4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
4.1 西安地区佛教历史沿革
4.2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资源概况
4.3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特点与开发现状
4.3.1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特点
4.3.2 开发现状
4.4 本章小结
5 生态视角下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5.1 西安宗教文化区位
5.2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分析
5.2.1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客源结构分析
5.2.2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游客特征分析
5.2.3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市场吸引力评估
5.2.4 西安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分析
5.3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思
5.3.1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圈层结构分析
5.3.2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模式研究
5.4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
5.4.1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产品设计
5.4.2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线路组织
5.5 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保障体系
5.5.1 相关产业要素规划建议
5.5.2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5.5.3 筹建专业化地区性佛教文化旅游企业集团
5.5.4 专业人才的培养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宗教旅游研究与我国宗教旅游研究体系构架[J]. 笪玲,张述林.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2]浅析宗教文化的旅游价值[J]. 丁新艳. 沧桑. 2007(03)
[3]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 周丽君,王金伟.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6(S2)
[4]进一步发展我国现代宗教文化旅游事业[J]. 陈荣富,周敏慧. 江西社会科学. 2001(09)
[5]论宗教旅游的生态化趋向[J]. 方百寿. 社会科学家. 2001(01)
[6]论陕西佛教文化及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 陈景富.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02)
[7]香格里拉与宗教生态旅游开发[J]. 潘发生,杨桂红. 思想战线. 2000(01)
[8]宗教生态学[J]. 克拉斯尼科夫,李国海.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99(10)
[9]中国传统的人地观与生态旅游[J]. 李辅斌. 华夏文化. 1999(03)
[10]佛教的生态观[J]. 魏德东. 中国社会科学. 1999(05)
硕士论文
[1]宗教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研究[D]. 翟文.兰州大学 2007
[2]佛教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对环境影响问题的研究[D]. 彭明勇.西南师范大学 2005
[3]桂北地区佛教历史文化资源及其旅游开发研究[D]. 赵健.广西师范大学 2005
[4]苏南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苏勇军.苏州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57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65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