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本文关键词:广西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摘要】:运用专家打分法评价了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然后选用空间差异指标分析了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区域旅游资源单体总量大,资源质量优势明显;百色、崇左、南宁、柳州的起步发展优势突出,百色、南宁、来宾、柳州、梧州的后发潜力较大。区域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天象与气候、地文景观、人文活动是主体类型。某等级或者某类旅游资源的结构不平衡,直接影响区域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的结构。区域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相对较集中,呈东西两面少,中间区域多的不均衡特征,主要受地形地貌、交通布局、居住点等地理因素影响。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处;广西师范学院旅游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旅游资源 评价 空间特征 西江经济带
【基金】: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系统基金项目(2014BGERLXT21) 广西科技开发项目(2014DD29090) 2016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KY2016YB267)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0引言2014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复,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了西江经济带旅游业的国土区域空间、区域经济发展地位。《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2010—2030年)》提出,通过整合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娱乐、购物等,将该区域建设成为国内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2 宋子千,黄远水;旅游资源概念及其认识[J];旅游学刊;2000年03期
3 陶伟;宁夏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保护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4 姜志军;;论黑龙江省旅游资源的潜力与开发[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旅游资源[J];经济师;2001年06期
6 汪f ,孙云;四川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战略[J];软科学;2001年05期
7 邓琳;四川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J];高师理科学刊;2001年03期
8 王尊应;现代科技与古代遗产的完美结合——小议我国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J];杭州科技;2001年05期
9 刘坤,杨东;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价[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尹喜霖;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及其管理与开发[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但强;;关于名校校园旅游资源——以武汉大学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尹泽生;;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分类系统解析[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李子渝;;关于丽水旅游资源和旅游形象的几点思考[A];徐霞客在浙江·续三——徐霞客与丽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谭洛明;张思发;沙莉;;旅游资源的调查与模型评价[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0年
5 施麦生;戎玉;;因地制宜开发国内旅游资源——正定旅游局近几年开发旅游体会[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0年
6 沈正平;程大中;;试论徐州市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其合理开发利用问题[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0年
7 殷红梅;陈永孝;;区域旅游开发中旅游资源供需关系探讨[A];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C];1994年
8 俞金国;王丽华;;关于旅游资源理论的再思考[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周玉翠;;湖南品牌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协调性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左爱萍;陈瑞保;王跃峰;;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旅游资源功能分区[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旅游管理系 李萌;对社会旅游资源的再认识[N];中国旅游报;2005年
2 张建设 通讯员 张毅兵;河南率先摸清旅游资源“家底”[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3 熊唤军;旅游资源要凸现文化价值[N];湖北日报;2006年
4 特约记者 孙斌;抢救和保护红色旅游资源[N];韶关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峰敏平邋富生;整合旅游资源 激发内生活力[N];扬州日报;2007年
6 李萌;世博游线路设计应考虑激活上海世界性旅游资源[N];中国旅游报;2010年
7 王继] 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整合旅游资源 做大做强我市旅游产业[N];本溪日报;2010年
8 记者 董永前;切实把青城旅游资源 开发好 利用好[N];兰州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翁灵娜;保护红色旅游资源[N];湘潭日报;2011年
10 实习记者 上冬冬;做活做强旅游产业 大力开发旅游资源[N];克孜勒苏报(汉);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金平斌;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叶浪;旅游资源经营权论[D];四川大学;2004年
3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孙京海;旅游资源资本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彭京宜;三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冯昆思;试论云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7 李经龙;中国品牌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战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肖梅;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维江;吉林省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何丹;对花溪旅游资源的美学思考[D];贵州大学;2006年
3 贾伯剑;蚌埠旅游资源公共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4 侯利民;我国科技旅游资源类型分析及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连生;青藏高原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冯书春;环境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孙亮;长春市冬季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帅;吉林省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雅婧;阿拉善盟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曼;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05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60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