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减排潜力及减排路径
本文关键词:中国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减排潜力及减排路径
【摘要】:文章依据2005—201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及碳排放数据,参照SBM方向距离函数,构建考虑环境因素的旅游产业发展效率评估模型,对2005—201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及减排潜力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解,进而对我国省级旅游产业减排路径做出分析与解读。研究表明,我国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对应无效率值较高,且无效率值在整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中部地区低碳旅游发展效率最高,对应无效率均值为0.178,其次为东部(0.195)、西部(0.414),而旅游业产出不足是三大区域旅游业无效率的主因;东部旅游业碳减排潜力最高,其次为中部、西部;受产出无效率、节能技术进步、减排技术进步及碳排放无效率等4个因素驱动,我国省级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变化主要呈现出上升型,下滑型,先上升、后下滑型3种形态,不同省份旅游业对应驱动因素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力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产出无效率是多数省份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变化的主因。最后,提出了4种减排路径,即旅游产出无效率缩减路径、节能技术进步路径、减排技术进步路径以及碳排放无效率缩减路径等,并依据4项驱动因素作用方向及力度差异,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业碳减排路径次序等级做出设定。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旅游业 发展效率 低碳旅游 分解 减排路径
【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乡村旅游用地效率、发展模式及用地政策研究”(2015QNJJ07)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低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4SZ0091)资助~~
【分类号】:X322;F592
【正文快照】: 引言 2014年11月12日,中美两国于北京发布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首次公布计划在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努力早日达到峰值,且计划到2030年将一次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20%(1)。这说明减排是一个硬性指标,对多数产业来讲不可避免,其中包括旅游业。联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勤花;;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减排潜力巨大[J];地球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2 吴国华;刘清清;吴琳;;碳减排潜力差异分析及目标设定[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S2期
3 赵胜男;崔胜辉;吝涛;李新虎;张雅京;;福建省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碳减排潜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9期
4 张倩;朱建雯;黄韶华;;新疆二氧化硫排放环境学习曲线及减排潜力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年03期
5 葛全胜;方修琦;;中国可能的减排途径及减排潜力[J];地理教育;2013年11期
6 孙红继;;锦州市“十二五”期间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资敏;蒋朝晖;;经济欠发达省份何以实现碧水蓝天——挖掘减排潜力“七彩云南”在行动[J];环境保护;2011年16期
8 施晓清;李笑诺;杨建新;;低碳交通电动汽车碳减排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2013年01期
9 周炫;常豪;张岚;;我国制砖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现状、减排潜力估算报告[J];砖瓦;2011年02期
10 李名升;张建辉;罗海江;林兰钰;李茜;张殷俊;;中国二氧化硫减排分析及减排潜力[J];地理科学;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冯金飞;张卫建;;我国粮食主产区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差异与减排潜力及途径[A];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王红梅;王凡;张凡;;“十二五”水泥行业颗粒物减排潜力分析[A];2012年中国水泥技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朱显梅;王媛;;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吉林省COD排放及减排潜力分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2年
4 温宗国;张绚;陈吉宁;谭琦璐;张雪莹;;2010-2030年中国重点部门CO_2排放趋势预测及减缓措施选择[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一章)[C];2014年
5 温宗国;张绚;陈吉宁;谭琦璐;张雪莹;;2010-2030年中国重点部门CO_2排放趋势预测及减缓措施选择[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光大环保优秀论文集(2014)[C];2014年
6 黄德林;蔡松锋;;中国水稻甲烷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及其政策意涵[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莉玮;赵中金;曾荣;王正奎;;浅论重庆市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潜力[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瑞莉;我市开展污染物总量减排潜力分析[N];泸州日报;2010年
2 张可兴;山西的减排潜力有多大[N];中国环境报;2006年
3 任海军;美研究人员:家庭减排潜力巨大[N];中国煤炭报;2009年
4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一平;充分挖掘农业的碳减排潜力[N];河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邓飞;比技术更关键的是将创新变为实践[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蒋朝晖;云南充分挖掘减排潜力[N];中国环境报;2011年
7 记者 粟桂利;加紧工程落实 深挖减排潜力[N];柳州日报;2014年
8 记者 陈功章;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兰签约[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9 王玮;应用信息技术节能减排潜力巨大[N];黑龙江日报;2008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郑晓波 孙玉;我国将组建清洁基金“国家队”[N];证券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宪伟;省域COD排放总量预测及减排潜力与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瑞瑞;西安市柴油车排放控制减排潜力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2 张晨凯;工业节能减排潜力与协同控制分析[D];清华大学;2015年
3 王文昊;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减排潜力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4 程婷;水泥行业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5 张琴琴;安徽省典型行业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6 秦彬;吴中区工业污染源减排潜力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7 高婷婷;吉林省“十二五”COD排放总量预测及减排潜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王姗姗;河南省电力行业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9 陈选芳;我国省域SO_2减排潜力以及因素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伟;水泥行业实施清洁发展机制的有关问题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23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62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