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游憩地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负外部性成因分析与治理方策
本文关键词:户外运动游憩地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负外部性成因分析与治理方策
更多相关文章: 户外运动游憩地 生态环境破坏行为 市场机制 政府管制 负外部性 成因分析 治理方策
【摘要】:为有效遏制当前我国户外运动游憩地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持续扩散态势,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户外运动游憩地生态环境破坏行为为研究对象,对其负外部性成因与治理方策做了分析与探讨。研究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户外运动游憩业本身的负外部性禀赋,造成游憩地生态环境资源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无价"或"低价"开发使用,市场机制缺位、政府管制失灵和伦理约束乏力等外因则加剧了户外运动游憩负外部性急剧扩散。研究建议:运用科斯与庇古2种思路,采取明晰产权界限、对经营者征收庇古税、对企业进行补贴、加强政府管制和惩治、加强伦理约束等5方面措施入手治理。对促进户外运动游憩业生态环境行为的选择优化,户外运动游憩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户外运动游憩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具有理论与实际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部;
【关键词】: 户外运动游憩地 生态环境破坏行为 市场机制 政府管制 负外部性 成因分析 治理方策
【基金】:2016年度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390SS16127) 中国地质大学学科培育计划
【分类号】:G895
【正文快照】: 投稿日期:2015-04-07近年来,户外运动游憩业井喷式发展,业内“无价”或“低价”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被视为理所当然,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虽迄今未有全面、系统的权威数据佐证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严重程度,但“户外运动游憩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持续增长且无法有效遏制”的观点已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岩;谈实习课“调查天水市公园的生态环境”的教学[J];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05期
2 吴述仁;浅谈生态环境问题[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3 杨思莲;人与生态环境[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6期
4 孙忠英;切实改善甘肃生态环境提高生存质量[J];社科纵横;2001年06期
5 聂世镛;对生态环境症结的思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张康侯;改善生态环境的两则建议[J];大庆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7 董明辉;关于湘西自治州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8 谷佳,王涛;我国生态环境失衡状况及解决对策[J];黑河学刊;2002年03期
9 肖同玉,张丽娟;气象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10 董玉整;论真理的生态环境[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宏;;陕西省林业及生态环境建设[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杨先梁;;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应先行[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何淑杰;;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郭心群;;对攀枝花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阎宏;何发理;;西北地区林业发展及其生态环境建设策略[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李玉明;;秦皇岛车站村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探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7 张发旺;王贵玲;侯新伟;;矿业开发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调控[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8 许德芝;;搞好生态环境促进贵州经济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黄淑芳;曾从盛;;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演化分析——以福州市为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宋文著;曲衍华;崔文科;;关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与对策[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继中 杨富伟 唐宪;西峡县强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N];金融时报;2005年
2 北京林业大学 王礼先教授;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质与区域配置问题[N];科技日报;2002年
3 四川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曹正其;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孙友;政府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5 农民日报副总编 李文学;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三个阶段[N];农民日报;2001年
6 张宝文;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N];人民日报;2001年
7 刘万富 本报记者 夏光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N];四川日报;2000年
8 ;生态环境不容再破坏[N];陕西科技报;2001年
9 丹增;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好家园[N];西藏日报;2000年
10 自治区政协委员、民建新疆区委会常委 唐天林;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与对策[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永林;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支撑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3 卢斌(王莹);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雷敏;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薛占海;生态环境产业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张继承;基于RS/GIS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廖炜;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调控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梁海超;重庆松藻煤矿区生态环境经济补偿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9 张远;黄河流域坡高地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规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武国胜;福建省生态环境时空格局信息图谱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40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640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