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都江堰林盘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01:03

  本文关键词:都江堰林盘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林盘旅游 都江堰 旅游开发 保护


【摘要】:近年来,都江堰林盘旅游已逐渐成为川西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都江堰林盘旅游的发展尚处于开发初期,且林盘数量总体在逐年减少,林盘景观城市化、同质化现象加剧。针对都江堰林盘旅游发展的现状,本文应用了生态平衡理论、区域系统理论、最优化理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作为理论依据,立足于乡村旅游大发展的时代背景,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旅游升级转型的大环境,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演绎法、地理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全面梳理国内外关于乡村聚落、林盘、林盘保护和林盘旅游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林盘及林盘旅游概念的界定、林盘旅游特征的分析,最终为林盘旅游开发构建了理论框架。基于对都江堰市林盘资源功能的分析,本文将都江堰林盘分为农耕型林盘、农家旅游型林盘、特殊产业型林盘、生态型林盘及新型聚居点林盘五种类型。通过对各类型林盘数量、分布概况及都江堰市林盘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现状的分析研究,本文提出了“理水”“修盘”“造田”“美宅”四种基础景观打造手段,再以农耕型林盘、农家旅游型林盘、特殊产业型林盘、生态型林盘及新型聚居点林盘为划分标准,每种林盘类型选取典型乡镇,针对性地探讨了各类型林盘旅游的开发。并分别从林盘的生态环境保护、人文环境保护及林盘保护的政策措施三个方面提出了林盘的保护对策。林盘旅游的开发顺应时代潮流,其对于林盘资源保护和林盘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林盘旅游 都江堰 旅游开发 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6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16-18
  • 1.3.1 研究方法16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16-18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18-19
  • 1.4.1 主要研究内容18
  • 1.4.2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18-19
  • 第2章 林盘旅游概述19-25
  • 2.1 林盘的概念内涵19-22
  • 2.1.1 林盘的定义19-20
  • 2.1.2 林盘的起源与发展20-22
  • 2.2 林盘旅游的概念内涵及特征22-25
  • 2.2.1 林盘旅游的定义22
  • 2.2.2 林盘旅游的特征22-25
  • 第3章 都江堰林盘旅游发展现状分析25-38
  • 3.1 研究区区域特征分析25-28
  • 3.1.1 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分析25-26
  • 3.1.2 研究区人文地理特征分析26-28
  • 3.2 都江堰林盘资源分类及分布28-35
  • 3.2.1 都江堰林盘资源分类28-31
  • 3.2.2 都江堰林盘资源分布31-35
  • 3.3 都江堰林盘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现状35-38
  • 3.3.1 都江堰林盘旅游开发现状35-36
  • 3.3.2 都江堰林盘保护现状36-38
  • 第4章 都江堰林盘旅游开发研究38-50
  • 4.1 都江堰林盘基础景观打造38-44
  • 4.1.1 理水38-39
  • 4.1.2 修盘39-41
  • 4.1.3 造田41-42
  • 4.1.4 美宅42-44
  • 4.2 不同类型林盘的旅游开发44-50
  • 4.2.1 农耕型林盘44-45
  • 4.2.2 特殊产业型林盘45-47
  • 4.2.3 农家旅游型林盘47
  • 4.2.4 生态型林盘47-48
  • 4.2.5 新型聚居点林盘48-50
  • 第5章 都江堰林盘保护措施50-54
  • 5.1 林盘生态环境保护措施50-51
  • 5.1.1 保护林盘的形态完整50
  • 5.1.2 保护林盘的生态环境50-51
  • 5.2 林盘人文环境保护措施51-52
  • 5.3 林盘保护的政策措施52-54
  • 结论54-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5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旅游科学》编委介绍[J];旅游科学;2006年02期

2 罗明东;;为旅游研究创建新的平台——《旅游研究》创刊始末[J];旅游研究;2009年02期

3 ;《旅游科学》改版启事[J];旅游科学;2010年01期

4 陈道山;;旅游的本质再探讨[J];旅游论坛;2011年01期

5 马丽丽;;试论旅游概论课程教学设计思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09期

6 王少华;;郑州古都旅游形象调查与研究[J];河南农业;2012年02期

7 韦力;;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年07期

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J];旅游学刊;2000年05期

9 ;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所[J];旅游学刊;2000年06期

10 吴必虎,唐子颖,蔡利平;美国大学中的旅游研究(二)——旅游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J];旅游学刊;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嘉龙;;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辨析[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2 曹诗图;刘晗;阚如良;;试论科学的旅游发展观[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戴斌;唐晓云;杜晓姗;;2010年我国旅游研究评述——基于国内18种旅游专业及相关期刊的统计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杨立;;完善旅游购物店诚信服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窦蕾;李平;;生态足迹模型在旅游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6 杨龙;;尊重科学规律,避开旅游开发的“误区”——以贵州省为例[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7 石培华;;支撑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十大科研课题[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8 张凌云;崔秀娟;;2007~2009年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现状与展望——对我国四种旅游学术期刊的论文统计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9 ;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征集通知[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敬武;;对旅游世界前提的追问与反思[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春弦;我国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曹诗图 刘晗 阚如良;试论科学的旅游发展观[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N];云南日报;2004年

4 魏晓霞;全国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中国旅游报;2007年

5 王小润;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朱东国;《湖南省红色旅游发展专项规划》通过评审[N];中国旅游报;2008年

7 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常务副组长国家旅游局局长 邵琪伟;在全国红色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08年

8 记者 付丹 实习生 刘亦陈;全力推进我州旅游产业快速发展[N];团结报;2009年

9 国家旅游局局长 邵琪伟;努力推动红色旅游再上一个新台阶[N];经济日报;2009年

10 岳西县毛尖山乡王畈村 张红卫;发展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N];安庆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革军;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邵际树;养生功能主导型旅游度假区调适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邱扶东;心理学范式的旅游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薛婧;旅游怀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袁国宏;旅游系统管理及其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高元衡;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孙永生;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龙天);我国旅游需求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张文娟;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段兆雯;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信辉;唐代帝王旅游活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徐炜;上海城隍庙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感知差异研究及其营销策略[D];复旦大学;2013年

3 楚晓;互助旅游法律问题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4 孙诚;涉外游轮口译—个人实践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宋友;西双版纳望天树生态保护型景区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崔叶青;城市智慧旅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年

7 林芝;旅游市场监管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芳;基于百度指数的中国大陆5A级景区旅游信息流网络空间格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蒋亚珍;区域旅游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10 吴娇;基于符号学的乡村旅游真实性感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27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827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c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