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品牌生态系统形成的关键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07:23

  本文关键词:品牌生态系统形成的关键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品牌 品牌生态系统 关键因素


【摘要】:我国的品牌战略刚刚起步,在品牌培育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困惑与误解,这些问题是传统品牌管理理论很难解决的。仔细审视品牌系统,我们会发现,品牌世界有着与自然界类似的生命现象,品牌的生命性与复杂性是品牌生态系统的根本特性。 笔者从品牌系统形成与发展的现象、特征、本质及规律中获得启发,从品牌系统的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尝试性解析品牌生态系统形成的几个关键因素,并进一步论证如何利用这些关键因素构建和培育优良的品牌生态系统。同时,为理论联系实际,文中从大连市三次产业的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大连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性提出大连市品牌生态系统的构建策略。本文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品牌生态化特征;第三章品牌生态系统形成的关键因素(观点与创新);第四章大连市品牌生态系统的构建及策略(创新研究与分析);第五章结论。 目前,在国内的研究领域,将品牌建设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还是比较新的视角,系统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实证研究由于理论的不足也很不充分。本文将品牌作为一种有机体,借鉴生态学的思维与理论,从品牌的生命性、适应性及复杂性出发,研究影响品牌生态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核心因素——文化基因;内在因素——企业自身;外在因素——生态环境;进化因素——认知能力。同时,笔者在文中以大连市区域品牌生态系统建设为案例,分析影响其构建的关键因素并尝试性提出设想和建议。 本文在列举国内外品牌生态系统建设理论和实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品牌学、市场营销学、区域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知识。首先,笔者阐述并分析与本文研究范围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品牌生态化特征。这部内容分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间接经验法。其次,根据前面内容得出品牌生态系统形成的关键因素。这部分内容分采用了观察法。最后,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笔者系统的梳理了大连市品牌群落结构,运用之前获得的理论依据指导其区域品牌构架的形成并提出品牌建设意见。这部分内容采用了数据统计和直接经验法等方法。
【关键词】:品牌 品牌生态系统 关键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0
  • 1.2 研究路线10-12
  • 1.3 概念文献综述12-14
  • 1.3.1 品牌概念研究综述12-13
  • 1.3.2 理论文献研究综述13-14
  • 1.4 本章小结14-15
  • 第二章 品牌生态化特征15-18
  • 2.1 品牌基因(DNA)的特征15
  • 2.1.1 独创性15
  • 2.1.2 社会性15
  • 2.1.3 操作性15
  • 2.2 品牌生命体特征15-16
  • 2.2.1 时间性16
  • 2.2.2 应激性16
  • 2.2.3 创新性16
  • 2.3 品牌生态群落特征16-17
  • 2.3.1 多元复合性16-17
  • 2.3.2 相互关联性17
  • 2.4 本章小结17-18
  • 第三章 品牌生态系统形成的关键因素18-29
  • 3.1 核心因素——文化基因18-22
  • 3.1.1 文化基因与品牌生态系统的关系18
  • 3.1.2 品牌建设中的文化遗传基因18-22
  • 3.1.3 文化遗传基因对品牌生态系统形成的作用22
  • 3.2 内在因素——企业自身22-25
  • 3.2.1 企业自身与品牌生态系统的关系22
  • 3.2.2 企业自身建设诚信为先22-24
  • 3.2.3 企业自身建设创新为本24
  • 3.2.4 企业自身建设发展为重24-25
  • 3.2.5 企业自身因素对品牌生态系统形成的作用25
  • 3.3 外在因素——生态环境25-27
  • 3.3.1 生态环境与品牌生态系统的关系25-26
  • 3.3.2 品牌生态系统建设要适应生态环境发展26
  • 3.3.3 保护生态环境对品牌生态系统的作用26-27
  • 3.4 进化因素——认知能力27-28
  • 3.4.1 认识能力与品牌生态系统的关系27
  • 3.4.2 品牌建设的认知能力27-28
  • 3.4.3 认知能力对品牌生态系统形成的作用28
  • 3.5 本章小结28-29
  • 第四章 大连市品牌生态系统的构建及策略29-43
  • 4.1 大连市三次产业结构概况29-30
  • 4.2 大连市品牌系统分析30-36
  • 4.2.1 大连市品牌发展现状31-32
  • 4.2.2 大连市品牌生态系统形成32-36
  • 4.2.3 大连市品牌生态系统的构成36
  • 4.3 大连市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36-38
  • 4.3.1 若干知名品牌单打独斗现象37
  • 4.3.2 支柱产业中区域知名品牌较少37
  • 4.3.3 企业品牌群落结构不合理37-38
  • 4.4 大连市品牌生态系统构建策略38-42
  • 4.4.1 挖掘品牌文化基因38-39
  • 4.4.2 打造企业自身价值39-40
  • 4.4.3 适应生态环境发展40-41
  • 4.4.4 进化品牌认知能力41-42
  • 4.5 本章小结42-43
  • 第五章 结论43-44
  • 5.1 研究的意义与综述43
  • 5.2 未来的研究展望与本研究的局限43-44
  • 参考文献44-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永海;生态系统的失衡与人为因素的系统分析[J];技术经济;2001年01期

2 董康宁;;智能建筑行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保障[J];智能建筑;2005年04期

3 闫平;刘某承;伦飞;张灿强;;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经济学思考[J];林业经济;2011年08期

4 郭巧云;;论网上名牌生态系统的领导与管理策略[J];管理科学文摘;2006年10期

5 吴楠;高吉喜;苏德毕力格;Taylor H.Ricketts;Nasser Olwero;罗遵兰;;生态系统供给服务评估及经济价值测算[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02期

6 赵庆建;温作民;张华明;王磊;;复杂生态系统网络:生态与社会经济过程集成研究的新视角[J];生态经济;2011年11期

7 虞海娜;;浙江省舟山林业生态系统的安全建设[J];北京农业;2013年12期

8 梁伟;史延萍;;对生态系统调节和保护功能的量化分析——以某高速公路生态验收调查为例[J];天津科技;2013年04期

9 ;信息短波[J];浙江林业;2001年04期

10 何亚斌;;应该重视产权市场生态系统的建设[J];国有资产管理;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瑛;孙振华;;人才生态系统揭示[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六君;;生态系统突变及其理论研究进展[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正春;安黎哲;王勋陵;;关于生态系统的“生态穴”模型[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冯剑丰;;生态系统多稳态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X;;生态系统的预启动机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柏智勇;章建文;;生态系统的若干控制问题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7 覃开展;周全连;;关于建立生态系统价值“双值法”评估体系的探讨[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8 孙艳青;张海燕;王颖;;生态系统调节、保护功能的量化分析——以某高速公路生态验收调查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9 郑贵鸿;;石家庄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10 任海;唐小焱;彭少麟;;退化海岛生态系统的恢复[A];第七届全国海洋湖沼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生态系统恶化威胁人类健康[N];中国气象报;2000年

2 广东省鹤山市农信联社 彭立文;构建农信生态系统 实现共同联动发展[N];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2014年

3 记者  董映璧;俄开发出最优生态系统存在模型[N];科技日报;2006年

4 刘恕;1360名科学家认为地球不“健康”[N];科技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晓丽;生态系统可持续是生命延续的前提[N];辽宁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蔡岩红;80%近岸生态系统亚健康或不健康[N];法制日报;2013年

7 徐旭忠;消失的鱼群:长江生态系统的“病危通知书”[N];新农村商报;2013年

8 景爱;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9 红尘 学红;生态系统恶化危及人类健康[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10 刘平;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N];中国信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属峰;大型工程对长江河口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

2 关峻;复杂生态系统的无标度理论研究及其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陶金;中国耕地生态系统运行效应与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方显瑞;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环境响应[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陈洪全;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垦区生态系统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学真;城市化对水文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7 范学忠;崇明东滩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凤华;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演替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蒋延玲;全球变化的中国北方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生态系统公益[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年

10 王翠;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金昌;复杂生态系统的广义信息熵理论及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2 丁易;重庆黔江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其生态系统管理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魏雅丽;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党宏媛;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机理及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师晓娟;兰州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与结果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辉;复杂生态系统的分形及动力学特性[D];天津大学;2007年

7 高雪娇;道路干扰下的生态系统空间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张向龙;半干旱区社会—生态系统动态演化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9 江腊沙;青藏铁路唐拉段建设对高寒生态系统影响及恢复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王俊;常德津市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87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087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d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