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解构电视新闻评论员的品牌要素

发布时间:2018-02-03 21:46

  本文关键词: 解构 电视新闻评论员 品牌要素 出处:《新闻知识》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电视新闻评论员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国各级电视台,但能够形成电视新闻评论员品牌的并不多见,因而削弱了电视新闻评论员的影响力。构成电视新闻评论员的品牌要素主要有:精辟入里的思辨色彩、全面深厚的新闻素养和适合电视的口头表述。从这三方面不断完善,才能打造电视新闻评论员的品牌。
[Abstract]:Television news commentator is more and more appeared in all levels of TV stations in our country, but it is rare to be able to form the brand of television news commentator. As a result, it weakens the influence of TV news commentator. The brand elements of TV news commentator are mainly: the speculative color in the television news commentator.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news literacy and suitable for television oral presentation. From these three aspects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create a television news commentator brand.
【作者单位】: 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员公信力研究”(项目编号:10YJA860026)最终成果的一部分
【分类号】:G222
【正文快照】: 2009年以后,中央电视台开始大规模建立电视新闻评论员队伍。这些电视新闻评论员对刚播报的新闻有选择性地在线发表短评,这已成为节目的常态。各省市地方电视台也纷纷仿效,开始出现大量电视新闻评论员。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员给广大观众以深刻的影响,,但与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庄永志;;请谁做央视评论员[J];青年记者;2009年1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应吉庆;;电视新闻评论员的品牌要素[J];声屏世界;201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应吉庆;国内电视新闻评论的问题与对策[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佩菊;;新型婚恋类电视节目对都市女性形象的建构[J];当代传播;2011年02期

2 魏武挥;;《无极》vs.《馒头》:大众传播功能主义学的解读[J];国际新闻界;2006年04期

3 张达伟;;一个馒头引发的“命题”——浅议新闻报道中的解构现象[J];青年记者;2006年14期

4 李晓灵;;大众传媒与中国启蒙文化:建构与解构[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谷雨;;从媒体选秀透视后现代窥视文化[J];电影文学;2007年22期

6 陈刚;;如何把握新闻解构的“度”[J];青年记者;2008年17期

7 罗锋;;信息时代的资本论——关于《信息拜物教批判与解构》的阅读启示[J];国际新闻界;2009年08期

8 池锐宏;;解读体育博客的后现代主义特征[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梁园园;;论大众传媒对当前文学写作的冲击[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6期

10 罗坤瑾;;对精英文化大众化的解读——以《百家讲坛》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0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波;;虚拟与现实:网络文化的社会学解构[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程曼丽;;从历史角度看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的解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高永亮;;社会转型期的网络媒介叙事:情绪宣泄与利益诉求的表达[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4 陈积银;;警惕娱乐化庸俗化新闻的后现代主义倾向[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罗雪;;“去中心化”传播与舆论形成机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詹斌;解构的欢愉[N];青海日报;2003年

2 胡 波;从媒介、广告与消费解构中国电视市场[N];中华新闻报;2003年

3 於可训;对荒诞岁月的反讽与解构[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4 视点记者 曹建文 本期策划 韩秀琪 徐可;“经典颠覆”的隐忧[N];光明日报;2005年

5 记者  唐小惠;解构成功[N];金融时报;2006年

6 夏可君(中山大学哲学系);解构的力量:作为对结构的肯定[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关军;专栏和它解构的生活[N];南方周末;2003年

8 张红萍;解构男性中心观念[N];中国妇女报;2003年

9 王岳川;重新发现东方的新世纪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4年

10 本版编辑 青文 凯迪 朱大可;网络恶搞:禁止抑或保护[N];民营经济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莉萍;大众媒介领域女性性别身份的建构及其解构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范颖;社会文化的网络解构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05年

3 汪宴卿;《超级女声》的后现代解读[D];暨南大学;2006年

4 邱丽丽;《中国财经报道》品牌资产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吴越;媒介分析:网媒对中国文学“神圣化”的解构[D];吉林大学;2008年

6 刘畅;艺术性产品在传播中的重构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张帆;解构与重塑——拟态环境中的媒介体育[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魏芳;解构电视谈话节目的传播过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栾笑语;儿童认知结构中“欠缺”对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庞琴;解构美国主要新闻报纸中的中国女性形象,1998-2005[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88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488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e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