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国际化中如何实现有效的沟通——基于社会运动理论的多案例研究
本文关键词: 品牌国际化 社会运动理论 框架联结策略 框架联结共鸣 出处:《外国经济与管理》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如今,品牌国际化已是企业走进国际市场、树立全球性品牌的必经之道。对于跨国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学术界也展开了较多的研究。然而现有的研究大多聚焦于物质战略层面,而忽视了修辞战略对于品牌国际化的重要性,尤其对于新兴市场企业而言,通过有效的修辞沟通策略来削弱外国者劣势和减少东道国消费者的偏见已是迫在眉睫。因此,本文从社会建构视角出发,以社会运动理论为基础,以联想、三星、LG和星巴克为案例,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构建了品牌国际化沟通策略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跨国企业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努力来削弱外国者劣势:(1)构建一个好的品牌修辞沟通框架,具体包括详述策略、延伸策略和桥接策略;(2)通过引起消费者的框架联结的可信性共鸣、一致性共鸣以及通约性共鸣获取受众支持。本文拓展了跨国品牌沟通策略方面的研究,丰富了社会运动理论在营销领域的应用,并且为跨国企业尤其是新兴市场企业在跨国营销中的沟通策略制定提供了参考。
[Abstract]:Nowadays, br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the necessary way for enterprises to enter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establish a global brand, and how to win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for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However, most of the existing studies focus on the material strategy level, and ignore the importance of rhetoric strategy for br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especially for emerging market enterprises. It is urgent to reduce the disadvantage of foreigners and the prejudice of consumers in host countries through effective rhetorical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movement and association. Samsung LG and Starbucks as cases, using the multi-case study method to build a br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trategy theory model.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can build a good brand rhetoric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through the following two efforts to weaken the disadvantage of foreigners: 1) including detailed strategy, extension strategy and bridging strategy; This paper extends the research of transnational br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y through the credibility resonance, consistent resonance and general resonance of consumers' framework. It enriches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movement theory in the field of marketing,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especially emerging market enterprises, to formulate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 transnational marketing.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53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27222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4JZD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6YJC630037)
【分类号】:F273.2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品牌国际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品牌国际化已成为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和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提升自己在东道国市场的认同度和知名度,许多跨国企业已经在国际化市场上开展了很多积极的尝试。另一方面,跨国企业在东道国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汪涛;张琴;张辉;周玲;刘洪深;;如何削弱产品来源国效应——产品信息呈现方式的影响研究[J];心理学报;2012年06期
2 李飞;陈浩;曹鸿星;马宝龙;;中国百货商店如何进行服务创新——基于北京当代商城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02期
3 吴晓波;马如飞;毛茜敏;;基于二次创新动态过程的组织学习模式演进——杭氧1996~2008纵向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2期
4 余菁;;案例研究与案例研究方法[J];经济管理;2004年2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涛;王源富;黄净;;品牌国际化中如何实现有效的沟通——基于社会运动理论的多案例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7年06期
2 姚明明;吴东;吴晓波;范轶琳;;技术追赶中商业模式设计与技术创新战略共演——阿里巴巴集团纵向案例研究[J];科研管理;2017年05期
3 张香云;;自然科学与工程方法在经济管理研究中的应用[J];改革与开放;2017年08期
4 杜义飞;王建刚;赵鹏飞;;新兴市场中后发企业吸收能力的过程与困境研究——基于纵向事件路径分析[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7年02期
5 焦丹琳;;浅谈零售店铺全面服务管理体系的建立[J];商场现代化;2017年07期
6 伊铭;;美国零售业态销售模式比较--以百货业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07期
7 刘英为;汪涛;徐岚;;中国品牌国际化中的合理性战略:制度理论视角[J];宏观经济研究;2017年03期
8 邵云飞;吴言波;;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及其协同效应——以智能汽车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01期
9 缪晨韵;;威海韩国商品城经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年04期
10 张辉;;服务品牌内化:概念及关键命题[J];品牌研究;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芳;;案例研究方法[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丁道群;罗扬眉;;认知风格和信息呈现方式对学习者认知负荷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09年03期
3 吴晓波;马如飞;毛茜敏;;基于二次创新动态过程的组织学习模式演进——杭氧1996~2008纵向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2期
4 王凤彬;;科层组织中的异层级化趋向——基于宝钢集团公司管理体制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2期
5 潘绵臻;毛基业;;再探案例研究的规范性问题——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8)综述与范文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2期
6 李飞;王高;杨斌;马宝龙;林健;赵俊霞;陈浩;;高速成长的营销神话——基于中国10家成功企业的多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2期
7 于开乐;王铁民;;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南汽并购罗孚经验及一般启示[J];管理世界;2008年04期
8 王凤彬;陈公海;李东红;;模块化组织模式的构建与运作——基于海尔“市场链”再造案例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4期
9 汪建成;毛蕴诗;;技术改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机制[J];经济管理;2007年03期
10 谢伟;;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中国轿车工业[J];管理世界;2006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世贤;;品牌国际化战略要领[J];经济管理;2002年21期
2 王永虎;从联想更换标识看品牌国际化[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3 李杉林;羊绒“巨鳄”全面推进品牌国际化战略[J];当代经理人;2003年01期
4 李保俊;品牌国际化的动机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年10期
5 罗清启;品牌国际化的中国困境[J];中国中小企业;2004年12期
6 崔云朋;张树诚;;中国品牌国际化之路[J];品牌;2005年03期
7 宋永高;中国品牌国际化:难点和化解途径[J];机电信息;2005年19期
8 王其中;品牌国际化几个问题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张瑞敏;;要培养品牌国际化的创新思维[J];IT时代周刊;2005年23期
10 汪五一;鲍韵;;我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对策[J];经济管理;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许克俭;;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企业如何实现品牌国际化[A];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修旭;蔡维;;高校教育的品牌国际化战略探讨[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健;品牌国际化 能给我们带来什么[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宋永高;文化与品牌国际化[N];市场报;2003年
3 李玉国;没有文化输出 哪有品牌国际化[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王培火 太子龙控股集团董事长;品牌国际化的本质是文化国际化[N];中国服饰报;2010年
5 汤向阳;品牌国际化愿景[N];经济观察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魏建玲 宋淙淙;阿迪王开启品牌国际化新征程[N];国际商报;2013年
7 记者 钱蕾;郭谦:“上海户口”车企寻路品牌国际化[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8 罗清启;品牌国际化 中国企业需从头再来[N];中国审计报;2004年
9 余 文;非常可乐开始品牌国际化历程[N];中国质量报;2004年
10 罗清启;品牌国际化:中国企业急需补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岳劲;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合理性视角[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娜;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实现途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喻志明;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张鲁;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何乙波;论体育营销与品牌国际化[D];贵州大学;2009年
5 郭伦位;中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陈荃;中国品牌国际化战略选择之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7 王大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陈金吒;品牌国际化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赵常青;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盛楠;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模式及条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90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490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