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的“以品牌带收视”
本文选题:大本营 切入点:电视节目 出处:《新闻大学》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收视与品牌的关系,在随时都在发生变化的电视市场中,不是简单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而有一些理念则能够在相当长的时期中起作用:品牌是观众收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信赖、期待、以致忠诚,对于追赶型频道来说,大都是以收视来创品牌,在这个阶段,高收视节目、高收视时段、高收视时期意味着创立品牌的可能性;对于市场中的既有优势频道来说,例如央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等,高品牌则意味着更高效率、更长时期、更高投入产出比的收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viewing and brand is not easy to say in a changing television market. And there are some ideas that can work for quite a long time: the brand is the audience's viewing process. Gradually cultivate trust, expectation, and even loyalty, for catch-up channels, most of them are to create brand by TV, in this stage, high TV programs, high viewing period, high viewing period means the possibility of creating brand; For the existing dominant channels in the market, such as CCTV, Hunan Satellite TV, Jiangsu Satellite TV, Zhejiang Satellite TV and so on, high brand means higher efficiency, longer period and higher input-output ratio.
【作者单位】: 湖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总编室;
【分类号】:G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一帆;;为娱乐电视把脉[J];新闻天地;2001年02期
2 朱少柳;;中国电视的模仿与创新[J];世界发明;2007年09期
3 黄林波;闫涛;;电视栏目如何创优[J];新闻世界;2010年11期
4 陈立强;马君姝;;电视节目“主持人群集”现象研究[J];现代视听;2011年07期
5 赵黎;白玲;;电视时尚元素的植入与导出[J];今传媒;2009年11期
6 魏奕沁;周红莉;;电视娱乐节目的成功之路——品牌营销战略[J];新闻世界;2011年03期
7 缴杰;;浅论电视节目的品牌战略[J];青年文学家;2010年03期
8 杜至凤;;电视节目加强互动性的必要性[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21期
9 刘春霞;范馨宇;;国内娱乐节目走向分析[J];新闻传播;2011年06期
10 李薇;;浅论电视节目的品牌战略[J];中国-东盟博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莎莉;;从社会心理角度看《谁在说》节目的创新性[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贺锡廉;;试给我国电视科普把脉——兼议发展之道[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细如;别庸;;《手机电视时代与气象影视服务》概要[A];2007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暨全省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7年
4 罗桂湘;;剑走偏锋 “气象眼”看天下——电视气象节目策划新思维[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满祥;;山区农村收视现状及对策[A];2007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论文集2(下)[C];2007年
6 麦克·金;;亚洲电视节目的国际化[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闻闸;;电视节目收视与编排[A];中国教育电视:挑战与对策——第四届中国教育电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8 潘洪业;;电视节目运作与市场展望[A];中国传媒经济(第一辑)[C];2004年
9 何忻;;从天气类电视节目的文本说起[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邢雪;;解读故事性电视节目(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占元 李黛君;利用好县级农业电视宣传阵地[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5年
2 记者 盛小荣;一档节目改变着兰州“官风”[N];兰州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梁钟荣;直播星空中升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4 本报记者 肖一邋本报通讯员 昝馨;健康的娱乐能给灵魂带来愉悦[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张慧疆;电视节目信号向网络化进军[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蕾;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N];光明日报;2010年
7 王强军;挖掘电视节目中的教育价值[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记者 薛冬 通讯员 陈苏寒;《车轮与圆》获国际科技电视节目金奖[N];光明日报;2002年
9 刘亚力;电视:央视垄断格局被打破[N];北京商报;2007年
10 上海师大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杨剑龙;电视娱乐不应成为“愚乐”[N];文汇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加斯(SUGATH MAHINDA SENARATH);印度电视节目对斯里兰卡观众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9年
2 李琦;多元媒介环境下的我国儿童电视节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建群;电视节目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及其对节目品质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马池珠;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田明;电视娱乐产业战略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岳們;中国大众传媒产业的经济绩效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7 黄聿清;两岸电视观众收视行为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池建宇;电视频道的节目差别策略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信凌;国内电视媒体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估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10 马汇莹;一国两制下的大众传媒:互动、边界与开放[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啸寒;论质量管理体系在电视节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刘梅;数字技术与知识类电视节目[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萌;解析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评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黄艳丽;中国电视节目泛娱乐化之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菲;互动视阈中的对农电视节目[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林林;中国电视节目地域化传播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于佳佳;中国历史人文类电视节目的“真实再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淼;由《传奇故事》看故事类电视节目的叙事特点[D];河北大学;2011年
9 张彦德;我国电视节目导向和受众心理互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10 温炳章;电视节目低俗化倾向及其治理[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74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574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