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VI设计与电视频道品牌战略
本文选题:品牌战略 + 电视频道 ; 参考:《中国电视》2013年06期
【摘要】:正电视频道之间的竞争看似是节目制播质量、传播力、影响力的竞争,但最终通常都要落脚为频道品牌的竞争。在信息全球化、传播渠道多元化、审美观念个性化的背景下,电视受众的注意力资源被高度分散,面对近百个电视频道的包围,加之节目内容和形式同质化严重,他们很难对某一个频道萌生较高的忠诚度。有研究认为:"公众的注意力是品牌竞争的最大的资源。而作为品牌,在注意力经济下
[Abstract]: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V channels seems to be the competition of the quality, power and influence of program making and broadcasting, but it is usually the competition of channel brand in the e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of information, diversif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individuation of aesthetic concepts, the attention resources of television audiences are highly dispersed, facing the encirclement of nearly 100 television channels, coupled with the serious homogeneity of program contents and forms. It is difficult for them to develop a higher degree of loyalty to a certain channel. Some research thinks: "Public attention is the biggest resource of brand competition." And as a brand, under the attention economy,
【作者单位】: 周口师范学院美术系;
【分类号】:G229.2-F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肖颖吉吉;浅谈VI系统中的设计规范[J];包装工程;2002年01期
2 张恒丽;洪迪;;浅谈企业CIS战略中的VI系统设计误区[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0期
3 赵瀚思;;平面设计在电视包装中的运用——海峡卫视与湖南卫视的频道包装探析[J];东南传播;2008年10期
4 尹建华;;品牌与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背景下的个性品牌探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其华;彭晋媛;;从格式塔看电影建筑空间[J];安徽建筑;2009年02期
2 朱未来;王元勋;;古代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医教育的启示[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龚平;陈文安;;“一通多”视觉通感的隐喻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4 刘云飞;雷卿;;隐喻意识与英语多义词记忆的实证性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漆昌柱,梁承谋,徐培;优秀运动员直觉性运动思维的表征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付佳;;论预告片的视觉传播[J];今传媒;2010年11期
7 张丙辰;王艳群;;产品形态美的塑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王漠洋;;标志的同位异变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张茁;;论艺术对真境的启悟[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10 袁朴,毛广凇;书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探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赵明;周越;;动画之梦幻饕餮——动画片审美主动性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倪瀚;宋良荣;陈莹;;现代产品概念的通用设计建构[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3 王林申;黄明华;;基于“图底关系”理论的总体规划方法路线分析——新旧两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比较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阴帅可;明清江南宅园兴造艺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程雯慧;动画的影像叙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三强;“变相”之美[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瑾;小学数学课程中归纳推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沈康;从观念到实践—西方近现代建筑的视觉文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芳;网络地图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7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伟科;《红楼梦》美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焦雨虹;消费文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D];复旦大学;2007年
10 田欢;维吾尔族视觉艺术的族群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琦;论绘画写生中的创作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谭广超;简约形式在广告设计中的体现[D];沈阳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文秀;淮北地区汉画像石神话图式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赫;基于视知觉图底关系的建筑外立面形式构成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孙翌;基于视知觉整体性的空间序列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卢璐;论中国传统装饰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重生[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7 肖丽;公共户外家具环境协调性的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8 黄培森;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系统化研究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杨懿琨;健康住宅外环境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陈茜;影视作品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梁丹;论视觉识别系统VIS设计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原则[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冯子标;王建功;;文化产品、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孔羽;;对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2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志炜;;论黑龙江电视台都市频道的品牌战略[J];新闻传播;2011年04期
2 海l,
本文编号:1800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800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