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品牌开发对零供关系影响研究综述
本文选题:自有品牌 + 零供关系 ; 参考:《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19期
【摘要】:开发自有品牌已成为零售商赢利和对抗制造商直销的有效途径,但既往的研究主要从消费者、零售商或供应商视角开展,事实上零售商自有品牌开发会给零供关系带来影响。本文从零供关系的视角出发,梳理了自有品牌开发对零供关系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从不同维度展开了综述,并指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brand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for retailers to make profits and counter direct sales of manufacturers, but previous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ers, retailers or suppliers. In fact, the development of retailers' own brands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zero-supply relation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zero-supply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combs the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influence of private brand development on zero-supply relationship, summarizes it from different dimensions, and points out the next research direction.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F719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物美携十大供货商打造新型零供关系[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74期—84期(2005年)[C];2005年
2 林勋亮;孔雅丽;;不完全信息下商品通道费分析与零供关系协调机制研究[A];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扩大内需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群;零供关系潜伏种种尖锐矛盾 恩恩怨怨何时休[N];经理日报;2008年
2 木乔;“血谏”敲响畸形零供关系警钟[N];市场报;2006年
3 李政权;零供关系将有新发展[N];现代物流报;2008年
4 陈岳峰;切忌妖魔化零供关系[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蒋永霞;电商冲击明显 零供关系转向“抱团取暖”[N];中国商报;2014年
6 惠正一;零供关系仍有待改善[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商务部研究院国内贸易战略与规划研究部副主任 张育林;化解零供关系思路与途径[N];国际商报;2006年
8 张育林;协调零供关系的几个思路与建议[N];江苏经济报;2006年
9 记者 郑建玲;中国零供关系呈现协同发展趋势[N];中国质量报;2010年
10 商报记者 娄月;市场需求是调节零供关系主力[N];北京商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武娜丹;自有品牌开发对零供关系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2 吴雅婷;基于生态学理论的零供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孙亚楠;基于零售商逆向控制的零供关系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2年
4 赵明明;现阶段我国零供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5 杨树林;自有品牌开发对零供渠道权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杨洪;零售商占优的零供矛盾研究及解决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闫传强;自有品牌开发对零供协同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20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820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