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栏目的品牌塑造与CIS战略
本文选题:电视栏目 + 品牌塑造 ; 参考:《当代电视》2013年11期
【摘要】:正CIS即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直译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根据CIS战略的理论,"广义的电视栏目包装是指从电视栏目的诉诸理念、对外形象的传播模式和形象识别系统三个方面,"①分别对应于CIS系统的经营理念识别(MI)、经营行为识别(BI)和整体视觉识别(VI)。CIS导入电视媒介产品的生产体系之后,电视栏目的品牌塑造恰逢其时。1996年,改版之后的《东方时空》栏目以具有冲击力的片头向全国传播,这是电视包装从概念首次走向实践,也是中国电视在CI层次上做出的第一
[Abstract]:Positive CIS is the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CIS strategy, "TV column packaging in a broad sense refers to the concept of resorting to television programs." The communication mode of external image and image identification system are as follows: "(1)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CIS system into the production system of TV media products, it corresponds to the business concept identification, business behavior identification and overall visual identification of CIS system, respectively. The brand shaping of TV program is at the right time. In 1996, the "Oriental Space-time" column after the revision spread to the whole country with an impact.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television packaging has moved from concept to practice, and it is also the first Chinese television to make on CI level.
【作者单位】: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G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成宁;视觉系统对品牌文化的影响[J];丝绸;2004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萱;电视频道包装理念和策略探析[D];浙江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雪芳;江浙地区服装黑白色流行研究[D];江南大学;2006年
2 胡瑛;中国电视频道包装传统造型元素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芊;电视频道风格化建设的未来空间[J];采.写.编;2004年04期
2 高锦彩;电视频道包装的理性思考[J];采.写.编;2004年06期
3 刘军,李清章;频道包装——打造电视品牌的重要手段[J];当代电视;2002年10期
4 文艳琼;当前频道包装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电视;2003年10期
5 向飒;电视频道整体包装的内涵及走向[J];青年记者;2004年09期
6 范庄琳;;电视频道品牌及其包装[J];青年记者;2006年19期
7 朱亚男;电视频道包装的改进与提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刘宁;定位整体形象 强化识别手段——关于频道包装的若干思考[J];声屏世界;2001年10期
9 赵颖,朱颂文;浅谈电视频道包装[J];理论学习;2005年06期
10 沈蔚琴;电视频道包装发展新趋势[J];中国记者;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春丽;;论电视栏目的定位及品牌塑造[J];纪实;2009年22期
2 严宏伟;试论营销管理视域下电视栏目品牌化策略[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陈砚颖;;论主持人定位与电视栏目品牌塑造的统一[J];今传媒;2010年12期
4 王科伟;;论电视栏目的改版策略[J];现代视听;2010年S2期
5 曾娇丽;;论电视栏目品牌的建立与维护[J];新闻爱好者;2009年11期
6 吴园春;;浅谈电视栏目的营销[J];科学大众;2006年12期
7 刘水;;创造识别点——栏目包装攻略[J];视听界;2008年05期
8 何野;;浅论电视栏目的策划与创作[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8年02期
9 许媛媛;;谈“电视栏目主持人化”[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黄颖潮;;浅析电视品牌栏目的发展和维护[J];现代交际;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令顺;;讲坛类电视栏目的困惑与出路[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顾汀;;我国文化讲坛类电视栏目的主体性追求和现代性呈现(摘要)——以《百家讲坛》为例谈此类栏目兴盛的深层原因[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3 史晓强;;浅谈电视栏目的品牌经营[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肖东坡;;从《乡约》栏目管理谈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赵长军;;手机记者:开启电视传播新格局的钥匙——从一档电视栏目《手机新闻眼》说起[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孟兰云;;科教节目可视性分析[A];科教影视论文集[C];2004年
7 曾舟;;浅谈中国民营电视制作公司的三种经营模式——合作型电视频道组合运营的可能性空间[A];中国传媒经济(第二辑)[C];2005年
8 谢正法;项文俊;;把地方特色转化为党报的品牌栏目[A];快门,,为构建和谐社会奏响——第十一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祝燕德;胡爱军;何逸;;略论天气风险管理栏目设置[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郑保章;;浅谈科教类电视节目的组织与策划[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严碧华;在电视栏目品牌战背后[N];中华新闻报;2006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严碧华;电视栏目品牌战背后[N];财经时报;2006年
3 李君娜;电视栏目剧热播的冷思考[N];中华新闻报;2007年
4 王幼敏(民盟);谨防电视台法制类节目变味[N];联合时报;2009年
5 崔娜;电视栏目为何难打“女人牌”[N];中国电影报;2005年
6 江艳华;观众喜欢的电视栏目[N];新闻出版报;2000年
7 特约记者 石大泱;《解密档案》解心结 赏心悦目引人思[N];中国档案报;2009年
8 文华;盛世传宝 典藏文化[N];云南日报;2007年
9 张红艳;平民化 群众化 地方化[N];中华新闻报;2007年
10 毛晶慧;电视栏目借力网络票选 北京奥运促成传媒转型[N];中华新闻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谭玲;网络:电视批评立体生态构建者[D];四川大学;2007年
2 曾军辉;电视媒体与微博融合传播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3 李冬梅;网络时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与营销创新[D];山东大学;2010年
4 薛瑞;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熊德;中国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娇;我国农业电视栏目竞争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宇飞;品牌电视栏目的延伸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3 薛若怡;论电视栏目群的聚合效应[D];云南大学;2011年
4 邱月;内蒙古民族文化类电视栏目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一峰;电视栏目片头的创意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李娜;电视栏目剧的生存与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竟文娟;后选秀时期我国情感类电视栏目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何菲;中国内地电视栏目剧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徐彬;三网融合时代女性电视栏目品牌战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哲;从《拉大剧》看电视栏目剧的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53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853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