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恒瑞医药:以创新打造中国专利制药品牌

发布时间:2018-05-11 15:47

  本文选题:医药研发 + 中国专利 ; 参考:《中国新药杂志》2014年02期


【摘要】:2013年11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上,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瑞医药)凭借"含有磺酰基吡咯烷酮化合物及其制法和药物用途(专利号:00105899.1)"荣获中国专利金奖,而恒瑞医药基于此项专利开发的艾瑞昔布已于2011年6月作为1.1类新药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是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恒瑞医药经过4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创新能力较强的现代化制药企业之一,成为中国医药创新企业的典范。《中国新药杂志》近日采访了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请其就恒瑞医药在创新发展中的典型事件进行介绍,并回顾了恒瑞医药的总体发展历程,期望对国内其他众多医药研发企业有所启发,共同加强我国医药企业的创新活力和能力。
[Abstract]:At the 15th China Patent Awards Conference, held in Beijing on November 11, 2013, Jiangsu Hengrui Pharmaceutical Co., Lt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Hengrui Pharmaceutical) won a gold patent award from China for "containing sulfonyl pyrrolidone compounds and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patent no.: 00105899.1)." The patent developed by Hengrui Medicines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s a class 1.1 new drug in June 2011. It is the first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s drug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China. After more than 40 years of development, Hengrui medicin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nnovative modern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a model for Chinese pharmaceutical innovation enterprises. The "China New Drug Journal" recently interviewed Sun Fuyang, chairman of Hengrui Medicine, Please introduce the typical events of Hengrui medicine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review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course of Hengrui medicine, hoping to enlighten many other pharmaceutical R & D enterprises in China. Jointly strengthen the innovative vitality and ability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分类号】:F426.72;G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专利摘录[J];中国胶粘剂;1996年02期

2 ;最新专利[J];林产化工通讯;1997年02期

3 ;中国专利文摘[J];中国胶粘剂;1994年06期

4 ;中国专利题录[J];弹性体;1994年01期

5 ;中国专利摘录[J];中国胶粘剂;1995年02期

6 ;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荣获第九届中国专利金奖[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刘刚;;浙工大毒死蜱获中国专利金奖[J];农药市场信息;2010年09期

8 ;中国专利摘录[J];中国胶粘剂;1995年03期

9 ;中国专利摘录[J];中国胶粘剂;1996年04期

10 ;中国专利摘录[J];中国胶粘剂;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坚中;;医药工业全球化和中国的机遇(摘要)[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大会特邀报告汇编[C];2004年

2 蔡雨阳;李际;任军;芮明杰;;借鉴看板管理思想探索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管理[A];首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上海哈勃化学技术有限公司[A];集成电路配套材料研讨会及参展资料汇编[C];2004年

4 袁志平;;开发第三代碱性过氧化氢水溶液和氧气发生器[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陈玉文;;基于沈本两市药业整合的本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战略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6 刘超锋;;废旧轮胎制取胶粉及胶粉应用的中国专利技术进展[A];2005塑料助剂生产与应用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龚时薇;李伟杰;;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在我国新药研发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8 张存柱;;陕西医药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探析[A];2005年经济体制课题研究和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蔡培烈;;企业自强是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唐发宝;;试论中药产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策略[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若帆 高海波;金正大获年度中国专利优秀奖[N];农资导报;2010年

2 通讯员 郜玉华 陈承英;菏泽步长制药公司研发生产的丹红注射液获中国专利金奖[N];菏泽日报;2010年

3 李萍;研发外包一路走好 三个现实问题需面对[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4 王蔚佳;医药研发外包公司联盟引入“外援”[N];中国医药报;2008年

5 欧慧敏;海普瑞超募资金起舞[N];医药经济报;2011年

6 记者 李蕾邋见习记者 杨群;浦东四家药企年底有望上市[N];解放日报;2007年

7 李蕾;研发外包市场诱人 上海4家药企年底有望上市[N];经理日报;2007年

8 蔡忠仁;第十届中国专利奖揭晓[N];中国化工报;2008年

9 王雪飞;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趋热[N];健康报;2006年

10 胡波;服务医药行业 诚信医药研发[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丹;生物医药的研发外包[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2 叶华天;SHPD公司药物研发外包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s,

本文编号:1874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874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1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