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品牌视角下破解高职教育同质化的路径

发布时间:2018-05-20 00:23

  本文选题:同质化 + 特色化 ; 参考:《教育与职业》2014年03期


【摘要】:同质化现象既是高职院校外延式演进的必然结果,也是阻碍当下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市场化的社会趋势、井喷式的发展模式,是导致高职教育产生雷同现象的三大主要原因。破解同质化,呼吁特色化,以特色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品牌建设成为突破雷同现象的着力点。加强顶层设计、明晰品牌定位、助力内涵发展、争取社会认同、厚实文化积淀,是创建高职教育品牌的路径。
[Abstract]:Homogeneity is not only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extension evolu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hinder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Standardized evaluation system, market-oriented social trend and blowout development model are the three main reasons that lead to the same phenomen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break through the phenomenon of homogeneity, to appeal to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o build the bran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characteristics as the core has become the key point to break through the same phenomenon. Strengthening the top-level design, clarifying the brand positioning, help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notation, striving for social identity, and accumulating thick culture are the ways to establish the brand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纯明;;千人一面实堪嗟 东施效颦更可叹——谈高职教育的同质化[J];石油教育;2011年01期

2 刘德晨;;浅谈高职教育的同质化问题[J];学理论;2011年05期

3 李润林;高职教育特色化刍议[J];机械职业教育;2004年03期

4 钱芳;高职教育特色化的思考[J];现代技能开发;2002年06期

5 刘向光;;高职教育同质化竞争现象与对策探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年01期

6 本刊编辑部;;错位发展[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熊英;;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刘俊;;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谭英芝;;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同质化”的危害及应对策略[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年02期

10 蒋丽华;;示范院校发展战略的选择——以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世玮;杨力彬;;创新: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必须高扬的大旗[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4年优秀论文参评论文集[C];2004年

2 吕岚;;高职教育要关注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胡雪芳;周燕;;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初探[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胡雪芳;周燕;;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初探[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5 孙孝玲;王丽娜;;科学发展观与高职教育[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6 朱晓观;;完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的思考[A];高等职业教育的春天——2006年“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文集[C];2006年

7 和灿秀;;多元智力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刘世刚;;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9 李伟丽;;高等职业院校职业资格证书的选择与评价[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10 周桂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薇;高职教育正当时[N];徐州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杨若浩;以学生就业为根本,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N];中国贸易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鸣琦 通讯员 张勃 肖鑫鑫;订单培养开辟高职教育新天地[N];陕西日报;2011年

4 记者 曹娴 通讯员 杨续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迈新步[N];湖南日报;2011年

5 温红彦;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N];人民日报;2004年

6 记者 黄慧;民办高职教育生机勃勃 残疾人康复事业硕果累累[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年

7 周建明;中国艺术高职教育的十大矛盾[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 冉昌光;高职教育应培育经世致用的文化精神[N];光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刘爱妮;高职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显成效[N];四川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马萌;创新 高职教育的支撑点[N];徐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彦军;高职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樊秀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彭志武;高等职业教育学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倪筱琴;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祝士明;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莹;地方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热潮下的冷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2 龚丽;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朱植刚;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承斌;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霍跃红;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张少辉;我国高职教育学生职业指导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李强;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刁洪斌;“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茜;湖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廖茂O,

本文编号:1912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912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d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