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基于战略匹配视角的企业品牌化作用机理研究——以意大利环意国际旅行社为例

发布时间:2018-09-14 15:29
【摘要】:品牌化是一种使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与众不同、并被购买者所认知的能力。本文以服务型企业——意大利环意国际旅行社的品牌化过程为主线,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基于战略匹配视角的企业品牌化作用机理的理论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内、外部品牌化不同的匹配战略会促使企业的品牌化进入不同的发展阶段;外部品牌化的逻辑是"反者道之动",通过传播、反馈实现管理层与客户之间对企业品牌定位的沟通;内部品牌化的逻辑是"弱者道之用",通过践行、控制实现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对品牌定位的贯彻执行。企业通过内、外部品牌化之间的引领、推动作用实现企业品牌化发展的螺旋式上升。本研究希望能为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一个系统化的研究视角和经验性支持框架。
[Abstract]:Branding is a kind of ability that makes products or services different from others in the market and is recognized by the buyers. This paper takes the branding process of the service-oriented enterprise-Italy International Travel Agency as the main line, and uses a single case study method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branding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trategic match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matching strategie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branding will promote enterprise branding to enter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the logic of external branding is "the action of the contrary", through dissemination, feedback between management and customers to achieve communication of enterprise brand positioning; the logic of internal branding is "the use of the weak", through practice, control the reality This study hopes to provide a systematic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empirical support framework for the brand building of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2133)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建设项目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项目
【分类号】:F273.2;F595.4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窦广涵;;西方品牌权益研究评介[J];北方经济;2008年18期

2 邹学芝;;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品牌联想因子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梁海红;;基于顾客价值的服务企业竞争优势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03期

4 胡旺盛;;品牌权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7年09期

5 卫海英;雷超;;产品与服务的品牌资产比较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5期

6 宋光磊;;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J];金融论坛;2010年05期

7 陆娟;论服务品牌忠诚的形成机理[J];当代财经;2003年09期

8 沈蕾,邓丽梅;构建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CSI)的测评体系[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9 雷超;卫海英;;基于三个视角的金融服务品牌研究述评[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10 沈鹏熠;;国外品牌资产理论研究述评[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秀成;张彤宇;;服务营销组合与服务品牌权益:影响路径和作用强度[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钟帅;唐小飞;;基于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品牌资产研究:概念化模型构建[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李程;;建立强势医院品牌[A];第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李程;;建立强势医院品牌[A];第五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仲伟周;蔺建武;郭大为;任炳群;;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我国航空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6 许德友;;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产业转移与中国区际产业转移[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丹;章静;;知识转移、技术创新与代工企业的功能升级路径  基于比亚迪的案例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8 李宇;林菁菁;;企业集团如何引领产业创新升级:一个网络能力视角的解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9 任声策;;能力刚性与战略转型——基于激光视盘机产业内企业的多案例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10 董俊武;梁舆珊;;外向型企业逆向国际化的升级路径:一个分析框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玮;服务品牌内化的构成要素与过程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天娇;企业使用媒体创造顾客价值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晓彦;店铺认同与店铺印象的一致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辉;服务型企业品牌内化对员工的顾客导向行为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向峥嵘;顾客忠诚迁移过程中的营销决策与竞合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张立新;基于客户的移动通信品牌资产模型及影响机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韩道琴;信息源对双重品牌权益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郭克锋;区域品牌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林振旭;网站特性与风险认知对消费者网络购买意愿影响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温韬;顾客体验对服务品牌权益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淑玲;基于顾客价值的房地产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洋;基于品牌内化理论的品牌延伸流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卢凤霞;顾客体验对家具品牌形象及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刘玮;基于用户特征的顾客感知价值提升策略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束玉洁;饭店品牌体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岑;顾客参与、顾客体验与品牌认同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叶宗造;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农家茶庄氛围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郑旭;基于双因素理论的财险业顾客保留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陈芳芳;股份制商业银行品牌价值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10 裴培;天津餐饮业老字号品牌价值提升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小英;品牌创建的第三条道路 ——品牌体验[J];中外企业家;2004年02期

2 许小英;品牌创建的第三条道路 品牌体验[J];中外企业家;2004年06期

3 李修林;;体验营销与品牌塑造[J];管理世界;2005年01期

4 王世友;白恨水;;品牌 中小企业也能做[J];现代营销;2006年10期

5 孙晓强;;品牌资产理论研究新进展——兼论品牌资产的认知范式与关系范式之差异[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李艳娥;;品牌资产理论发展、梳理及展望[J];生产力研究;2009年07期

7 孙晓强;;品牌资产理论研究新进展——兼论品牌资产的认知范式与关系范式之差异[J];市场营销导刊;2009年02期

8 刘敏;;如何创建品牌族群[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09年08期

9 蔡勇;;“五步”助中小企业建立品牌[J];品牌;2011年01期

10 张军;;中国品牌塑造的核心[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瑶荣;;出版物品牌的内涵和经营[A];江西出版科研论文选(第10集)[C];2010年

2 赵正洋;赵红;;品牌混淆:一个法学范畴的延伸[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芳;;品牌经营与自主创新的互动发展[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海忠;于春玲;赵平;;品牌资产的消费者模式与产品市场产出模式的关系[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许晓明;张咏梅;;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重塑研究——基于品牌生命周期理论视角[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胡旺盛;薛华;;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品牌激活策略研究[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月辉;单艳华;;基于“十要素模型”的嘉和一品公司品牌资产评估实证研究[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秦芳;顾忠婷;;探路者的品牌传播研究[A];2013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邱招义;钟秉枢;;对“奥林匹克”品牌发展的研究[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10 苏银;;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公司品牌建设研究[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8年“改革·创新·提高保险竞争力”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运启;品牌关键在“养”[N];财会信报;2013年

2 卜凡中;探寻“复地”的品牌战略[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3 王建国;如何让品牌不再昙花一现[N];中国企业报;2004年

4 ;体验营销:让品牌更有竞争力[N];中国质量报;2004年

5 刘永;博比·卡尔德:品牌就是让消费者享受到体验[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王晶;擦亮中国品牌[N];经济观察报;2005年

7 安德鲁·拉兹齐 博比·卡尔德;如何创造品牌体验(上篇)[N];计算机世界;2005年

8 安德鲁·拉兹齐 博比·卡尔德;如何创造品牌体验(下篇)[N];计算机世界;2005年

9 大卫·奥顿;追求有意义的品牌体验[N];市场报;2004年

10 杨吉;品牌传播的360度思维[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念;中国轿车自主品牌生态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启庚;品牌体验的形成及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龙成志;消费品品牌形象的绩效路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4 金明;品牌钟爱结构维度、影响因素及其对品牌忠诚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宋明元;品牌体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6 王清;移动通信客户品牌体验对品牌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7 李艳娥;顾客体验对轿车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周露阳;老字号的文化属性如何影响其延伸评价?[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高翔;消费者品牌依恋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10 张蕾;基于多维互动质量的服务品牌资产驱动模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桂瑜;互动对服务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林莹;试论体验营销对品牌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尹俊丽;虚拟品牌社区构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张春建;南通宇神钢缆有限公司品牌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郑秋锦;品牌传播娱乐化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6 邵春阳;品牌价值驱动下的品牌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余留洋;电信服务品牌资产驱动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蒋浩;“反品牌社区”形成因素及发展趋势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雪琴;蓝鸟科技电子有限公司品牌网络化推广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10 程芳芳;云台山品牌传播战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43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243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f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