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牌调味品的电子鼻分析及感官评价
[Abstract]:When the quality and brand of other raw materials, condiments and brands are the same, one of the main condiments is made with different brands. The soup juice of dishes was determined by electronic nose, 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radar chart. The results show that electronic nose as a new high-tech instrument in recent years can distinguish complex odors and distinguish different brands of condiments.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widely.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
【分类号】:TS264;TS20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慧琴;刘勇;林辉;闫永红;;电子鼻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J];传感器世界;2011年11期
2 曹学仁;詹浩宇;周益林;段霞瑜;;电子鼻技术在快速检测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中的应用[J];生物安全学报;2011年02期
3 宋慧丽;韩舜愈;蒋玉梅;陈彦雄;祝霞;;河西走廊地区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分析[J];食品科学;2009年10期
4 李靖;王成涛;刘国荣;赵磊;杨培强;;电子鼻快速检测煎炸油品质[J];食品科学;2013年08期
5 罗为凡;制作“大煮干丝”的一点体会[J];中国食品;1995年12期
6 史志存,李建平,马青,崔大付,朱敏慧;电子鼻及其在白酒识别中的应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0年01期
7 王晓慧;;线性判别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及其相关研究评述[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7年04期
8 郭鹏军;郭鹏辉;吴晨曦;严慧萍;;“雷达图”分析法在医院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22期
9 黄文彪;;感官评价方法的比较及在酱油甜味剂筛选中的应用[J];中国调味品;2011年08期
10 刘魁;王元英;罗成刚;陈志强;宋志美;管恩森;刘少云;胡海洲;李世博;;雷达图分析法在烤烟品种试验中的应用[J];中国烟草科学;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鹏,潘敏,陈裕泉;一种基于全程动态扫描的白酒鉴别智能人工嗅觉系统[J];传感技术学报;2003年03期
2 王立川;张覃轶;黄伟;;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的白酒特征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12期
3 惠国华;陈裕泉;;基于电子鼻系统的不同风味绍兴黄酒区分方法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12期
4 田先亮,殷勇,刘红俊;人工嗅觉技术在酒类鉴别中的应用[J];传感器技术;2004年01期
5 金亚波;韦建玉;李桂湘;;烤烟香气风格的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学报;2011年12期
6 贾峰;殷海成;管军军;杨国浩;王金水;;电子鼻检测原理及其在饲料检测中的应用[J];饲料工业;2012年15期
7 刘玉革;徐金龙;赵维峰;吕玲玲;魏长宾;;菠萝果实香气成分分析及电子鼻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20期
8 张媛;张军翔;刘亚辉;;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柿子甜酒中的香气成分[J];现代食品科技;2013年06期
9 邓禄军;夏锦慧;卢扬;范士杰;雷尊国;;雷达图分析法在马铃薯品种特征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07期
10 管敬喜;杨莹;白先进;张瑛;谢太理;文仁德;;桂南雷司令葡萄反季节栽培与酿酒特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晓伟;程龙生;;女性教育与就业对人均GDP和人均消费的影响[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国强;张淑娟;;电子鼻技术在酒类识别应用中的研究进展[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3 康明丽;牟德华;陈辉;;仿生电子鼻及其在食品鉴评中的应用[A];食品感官科学前沿与发展——首届中国食品感官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食品感官科学》课程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黄志荣;;基于Gabor特征的人耳识别方法的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天津)2012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辉;基于可视化仿生嗅觉系统的白酒检测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李琴;双孢蘑菇汤特征风味物质的鉴定及熬制过程风味物质释放规律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3 史志存;电子鼻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0年
4 张覃轶;电子鼻:传感器阵列、系统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方向生;基于电子鼻技术的电气火灾预警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陈燕清;化学计量学在食品分类鉴别及防腐剂含量分析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0年
7 张义;龙眼汁香气物质及其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耿涛;中医临床研究结题质量评价[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9 牛云蔚;樱桃酒的特征风味及品质调控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10 张涛;小麦骨干亲本及其后代田间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D];云南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达敏;海南红碎茶感官审评与仪器模拟综合评价的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胡晓晖;电子鼻实验平台的设计与构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刘海燕;电子鼻系统设计及其应用[D];东北电力大学;2011年
4 王立川;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的白酒分类与识别[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魁;烤烟品种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6 周少明;暂养水条件对保持罗非鱼片新鲜度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7 王光芒;蔬菜农药残留电子鼻检测中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苗苗;基于光谱的白酒鉴别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王伟娟;根域容积和调亏灌溉对甜瓜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王伟;低醇起泡葡萄酒风味物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士华;吕国胜;;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糖、酸含量的动态变化[J];安徽林业科技;2011年05期
2 沈国庆;闫永红;范伟全;毛敏;林雀跃;张宏桂;;浙江白术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3 陈冬梅;周媛;;电子舌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7期
4 朱立武,江晓东,杨建永,马定保;大棚无土栽培草莓生物学性状及其相关性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徐凤娟;王悦;陈星;王平;;基于虚拟气体传感器阵列的肺癌检测电子鼻[J];微纳电子技术;2007年Z1期
6 李丽萍;韩涛;黄万荣;;采收成熟度对草莓果实常温贮藏期的影响[J];北京农业科学;1993年04期
7 梁坚,辛德瑗,陆毅新,沈悦,胡真;电子鼻——智能气体传感器[J];传感技术学报;1995年02期
8 于梅芳,王士卿;气体传感器阵列[J];传感器技术;1995年02期
9 颜黄苹;黄元庆;;人工嗅觉系统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传感器世界;2006年09期
10 金翠云;崔瑶;王颖;;电子鼻及其在各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J];传感器世界;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明星;王晓宁;龚煈;廖青;;电子鼻在棉织物异味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06期
2 贾洪锋;卢一;何江红;朱丽敏;;肉类电子鼻识别模型的建立[J];食品与机械;2011年03期
3 鲁小利;海铮;王俊;;可乐饮料的电子鼻检测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刘辉;牛智有;;基于虚拟仪器的鱼粉新鲜度电子鼻测量系统[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5 贾洪锋;何江红;袁新宇;阎红;朱丽敏;贾冬英;;电子鼻在不同豆瓣产品识别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11年12期
6 肖虹;谢晶;;基于电子鼻技术判定冷却猪肉新鲜度[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年07期
7 熊敏;肖岚;谷学权;唐英明;;利用电子鼻评价花椒调味料对椒麻鸡风味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0年22期
8 于慧春;王俊;;电子鼻技术在茶叶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05期
9 芦筱菲;郑丽敏;张晓梅;任发政;葛克山;郭奇慧;;电子鼻技术在干酪识别上的应用[J];中国乳业;2008年06期
10 张晓华;张东星;刘远方;常伟;李阳;李景明;倪元颖;;电子鼻对苹果货架期质量的评价[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芦筱菲;郑丽敏;贾宗艳;朱虹;;干酪识别中电子鼻系统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的研究[A];农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傅里峰;闵顺耕;王冬;张愿;张录达;;近红外光谱技术提取样品信息的基础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3 梁苓;;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法综合评判广东烟草工业经济效益[A];中南片2003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韩春然;李志;马永强;;主要市售腐乳的感官评价[A];食品感官科学前沿与发展——首届中国食品感官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食品感官科学》课程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董庆利;屠康;刘宝林;李保国;;亚硝酸盐对冷藏过程中低温蒸煮香肠质构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石怀彬;甘学文;陈晶波;王瑞;惠康进;;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方法定量描述卷烟内在质量稳定性的初步探索[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亚军;陈有亮;;金华火腿蛋白降解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唐Pr雨;彭光宇;王晶;童华荣;王国民;刘毅;;重庆地区茶叶矿质元素产地特性研究[A];管产学研助推食品安全重庆高峰论坛——201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赵华民;张淑娟;张海红;杨福存;;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识别山楂汁品种的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贾宗艳;任发政;郑丽敏;;电子鼻技术及在奶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食品感官科学前沿与发展——首届中国食品感官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食品感官科学》课程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彭德倩;“电子鼻”巧辨食品新鲜度[N];解放日报;2007年
2 钟心;瑞士SMartNose公司到新烟集团进行技术交流[N];经理日报;2007年
3 李彤邋李喜;漫游“未来乳世界”[N];科技日报;2007年
4 李涛;未来乳世界 科技新境界[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年
5 唐红坤;“未来乳世界”漫游记[N];西部时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谢玲;高校名企合力 打破中国干酪产业化瓶颈[N];中国食品报;2008年
7 杨亮;蒙牛:靠食品质量赢得国际市场[N];光明日报;2007年
8 吉文;“世界乳都”借势待发[N];科技日报;2007年
9 李晓岩;仿生化学:与生活亲密接触[N];中国化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春丽;昌黎原产地葡萄酒三维荧光光谱及电子舌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陈燕清;化学计量学在食品分类鉴别及防腐剂含量分析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0年
3 覃蕊;足颈与袜口间接触压的有限元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4 于慧春;基于电子鼻技术的茶叶品质检测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孙淑敏;羊肉产地指纹图谱溯源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吴瑞梅;名优绿茶品质感官评价的仪器化表征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7 王胜鹏;茶鲜叶质量的近红外光谱评价方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8 沈飞;绍兴黄酒的陈酿特性与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及装置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付湘晋;白鲢鱼脱腥及其低盐鱼糜制备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10 张艳芳;多菌株制曲促进酶系优化与提高酱油质量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源;大豆组织蛋白的热特性及其与品质关系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2 童城;伏安法电子舌对茶叶品质甄别的应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3 赫桂丹;高电压脉冲电场白酒快速催陈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于晓萍;交通运输对黑龙江省乳制品业的发展影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刘天龙;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造纸污水处理过程故障诊断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昊;生态纺织品异味客观检测方法的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7 申朝文;基于电子鼻的鱼肉新鲜度评价方法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8 张妍;橙汁特征性理化品质分析与鉴伪方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9 崔丽静;玉米挥发性物质及气味指纹技术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10 海铮;基于电子鼻的牛肉新鲜度检测[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27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327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