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心理加工模式对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影响——如何看待新兴国家的“新线索”

发布时间:2018-12-14 21:24
【摘要】:新兴国家中日益涌现的优秀品牌(比如中国的海尔、华为、联想、万向)越来越挑战世人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劣质低价")。如何利用这些"新线索",逆转负面的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这成为当前新兴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性议题。文章借鉴社会心理学中的刻板表征理论,探讨心理加工模式对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影响。发现:亚群化的心理加工模式下消费者较易发生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而且,渐变论者更倾向于采用亚群化的心理加工模式,较易发生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但实体论者更倾向于采用亚型化的心理加工模式,较难发生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这就为新兴市场国家的政府与企业如何塑造正面的品牌原产国形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战略启示。
[Abstract]:Emerging countries are increasingly challenging the world's negative brand stereotype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low quality and low prices") by emerging brands such as China's Haier, Huawei, Lenovo and Universal. How to use these "new clues" to reverse the negative brand country of origin stereotype? This becomes the current emerging market urgent need to solve the strategic issu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tereotyping in social psych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processing mode on the reversal of brand stereotypes in countries of origin. It is found that consumers are more likely to reverse brand country stereotype under subgroup psychological processing mode, and gradual change theorists tend to adopt subgroup psychological processing mode, and brand origin country stereotype reversal is easy to occur. But the entity theorists tend to adopt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ing mode of subtype, so it is difficult to reverse the stereotype of the country of origin of brand. This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strategic enlightenment for the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of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how to create a positive image of the countries of origin of brands.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反转机制研究——基于刻板表征理论中的亚分组和去个性化模式”(71172164) 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加快中国企业国际知名品牌发展战略研究”(08JZD001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中国矿业大学校社科基金“品牌感知的正面协同效应与负面稀释效应: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研究”(2013W10)
【分类号】:F273.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海忠,赵平;品牌原产地效应及其市场策略建议——基于欧、美、日、中四地品牌形象调查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1期

2 王海忠;于春玲;赵平;;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两面性及其市场战略意义[J];管理世界;2005年02期

3 符国群,佟学英;品牌、价格和原产地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4 王沛;内隐刻板印象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5 王海忠;陈增祥;;中国品牌国际新定位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思根;;组合约束下单一产品信号消费者决策贡献率[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李荣喜;陈力;;基于多参考点的消费者价格公平感知和产品定价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1期

3 隋月红;;原产地效应:企业跨国经营行为的一种解释[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陈辉辉;李铃湘;于扬;;我国开发区形象比较及购买意愿研究——以浦东开发区和滨海新区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9期

5 靳明;周亮亮;;绿色农产品原产地效应与品牌策略初探[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王海忠;;中国消费者品牌知识结构图及其营销管理内涵[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12期

7 庄贵军;周南;周连喜;;品牌原产地困惑对于消费者喜爱与购买本土品牌和境外品牌的影响[J];财贸经济;2007年02期

8 宁连举;张莹莹;;网络团购消费者购买选择行为偏好及其实证研究——以餐饮类团购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许基南;李建军;;基于消费者感知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结构分析[J];当代财经;2010年07期

10 李永强,陈锟;原产地效应及其在国际营销中的作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宋思根;张莹;;消费者决策型态的产品信号组合解构[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海忠;魏玉杰;王颖晖;;消费行为中的民族中心倾向与民族淡漠心态[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晓艳;宋亦平;;中国年轻白领群体手机消费偏好的联合分析[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吴金明;赵俊;;城市品牌定位的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伟;张旭梅;;消费者品牌敏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晓枫;消费者规范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毅;国家形象和品牌形象对于产品评价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中刚;代言人与广告主张力度的匹配问题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4 朱凌;消费者暂时性抵制外国产品行为的动因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吴剑琳;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郭克锋;区域品牌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成荣敏;区域形象对其特色产品购买行为作用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宛天巍;长三角都市圈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9 鲁其辉;供应链信息的协调管理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牛永革;地理品牌特征及其形象的关联因素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恺远;休闲男装顾客类型细分[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小,

本文编号:2379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379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d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