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植入式广告与品牌建构

发布时间:2019-05-26 20:52
【摘要】: 多年来,传统的显性广告在广告投放市场中一直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显性广告的发展逐渐遭遇瓶颈,资源的饱和、观众的逃离、新媒体技术的成熟使传统广告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显性广告对消费者影响力不断下降。受众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筛选有用的信息,逃避无用的信息。传统被动接收方式已经改变,消费者成为各种数字终端的控制者,他们在获得信息的同时,轻易躲避着广告。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植入式广告应运而生。 植入式广告,是指广告商以有偿策划的形式,将产品或品牌信息或其代表性的符号语言融入媒介内容之中,增加用户观看或使用过程中跟商品信息的接触以提高用户对商品的熟悉程度和美誉度,但不会打扰和妨碍用户对媒体内容的欣赏的广告形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让消费者忘记广告背后隐藏的功利性,以一种轻松、娱乐的方式接受广告信息。[1]植入式广告充分结合媒体内容的自身价值,结合节目资源渗透性营销,更符合受众接受信息时的心理特征。植入式广告的出现为品牌的传播与推广建立了一个全新的途径。植入式广告与传统显性广告相对,更适合对品牌建构,其独特价值体现为:它为品牌意义的诠释建立了一个和谐、完备的意义网络。植入广告将品牌信息与所植入的媒体内容构建成一个完备的符号系统。进入这个系统中符号是根据其意义经过筛选的,制作商会根据角色、情节、场景的周边信息的需要而植入与之相吻合的产品或品牌信息。这些品牌符号会随着节目内容的推进,相互暗示,互相诠释符号意义。植入式广告中可使消费者更好的理解品牌意义,从而引导形成消费。 本文在对植入式广告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植入式广告的运作模式、操作原则,本文重点是对植入式广告在品牌符号中的意义建构进行解读,从而对植入式广告对品牌营销的价值进行了论证。本文试图为植入式广告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引导以及实践上的借鉴。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71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秋艳;陈海波;;时尚生活类报刊植入式广告的形式与对策[J];中国出版;2011年14期

2 李威娜;;《广告法》如何对植入式广告进行规范[J];政法论丛;2011年03期

3 刘温;蔡继康;;我国影视剧中植入式广告的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4 马丹;;植入式广告向传统广告的回归——以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戎彦;;植入式广告新趋势研究[J];今传媒;2011年08期

6 袁瑶;;浅析影视剧中的植入式广告[J];新闻世界;2011年08期

7 魏娇娇;;影视剧植入式广告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效果[J];新闻世界;2011年08期

8 郑日强;;专注力的退化[J];改革与开放;2011年14期

9 张爱娣;;美国大片中植入式广告的跨文化传播[J];新闻世界;2011年07期

10 马倩颖;;植入式广告的运作模式和策略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申腊梅;石向实;;网络心理咨询研究述评[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常姝;;危机管理视域下高校危机传播管理探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徐桂权;;舆论空间的分化与重构——当前中国媒介、言论与利益表达的社会逻辑[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万秀玉;凌沛学;张天民;;玻璃酸作为药物媒介的研究进展[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钟厚涛;;诗何以言志——“诗言志”之意义生成机制的现代观照[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6 庹继光;;从施拉姆的论断看传播学新使命——兼论“传播学的本质:研究人的信息化”[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向鹏;李浩鸣;;科技新闻传播与现代生活[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飞;;试论媒介与政治权力的共生关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9 蔡雪;刘宣文;;自然情境中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玩具偏好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张媛;杨军;;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传播策略[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虹;传播学视野下中小学学校品牌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于林立;媒介性:后现代艺术的存在[D];山东大学;2005年

3 杨永军;先秦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戴明;信息化进程中建筑设计的历史变迁[D];同济大学;2006年

5 刘少文;论报人生活对张恨水及其小说创作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洁;传播技术与共同体:文化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7年

7 杨志学;诗歌传播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勇;大众文化政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汪英;上海广播与社会生活互动机制研究(1927—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谢波;《文艺报》研究(1949-1966)[D];苏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薇;小说媒介与小说形态[D];山东大学;2005年

2 罗懿;行走在网络间的文字[D];重庆大学;2007年

3 罗懿;网络文学初探[D];重庆大学;2007年

4 张凡;简论科学传播的历史演变[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卫夙瑾;大众传媒与农民话语权[D];武汉大学;2005年

6 江萌;从宣传到沟通[D];武汉大学;2005年

7 张芬芳;春节联欢晚会植入式广告关注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小莉;媒介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许海燕;2003-2005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D];苏州大学;2006年

10 顾燕飞;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大隐之道—植入式广告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85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485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5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