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装备制造企业品牌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4 23:20
品牌对于企业来说,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综合的、人文化的象征。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建立属于自己品牌的重要性,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只靠技术和产品特征的传统竞争优势越来越小,国际营销大师米尔顿·科特勒也指出:“高品质工业产品进入市场时,企业更需要的是从品牌获得的30%的利润而不是10%-15%的市场加工费”。工业企业可以通过品牌对客户的吸引、品牌拉动力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更多的市场机会和长远的竞争优势并能提升工业品抗危机的能力,品牌也终将是工业品市场竞争的核心。因此,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品牌,把建立品牌、实施品牌策略作为生存竞争的重要手段。装备制造业是陕西省的支柱产业,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陕西装备制造业与较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竞争力不强,市场影响力小,名牌产品少以及闻名于全国乃至世界的产品品牌不多等问题。因此要客观认识陕西装备制造业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正确评价陕西装备制造企业品牌竞争力、准确把握陕西装备制造企业的优势、劣势,制定合理的发展方针和品牌发展策略是陕西装备制造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基础品牌理论、工业品品牌理论、工业品品牌营销理论、品牌竞争力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从陕...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7年全闺装备制造业不业增加位分尔}粼觉
在创造的利润方面,这三个子行业同样在装备制造业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创造的利润为1445.89亿元,占整个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的2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25?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17%,如图3一2所示。可见,这三个子行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所在。丽金属制品业4肠7钻.通用设备制造业口专用设备制造业口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圈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钟图3一 22007年全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分布.清况F该3一ZT址〔】」slrib磁沁 nofpzofi怡ofeaull〕欢心nim曲证袖tuxu班加山” triesin2007(效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整理所得)劳动就业方面,2007年装备制造业就业人数较多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整个装备制造业就业人数的比重为2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所占比重为18%、通用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为170k、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6%。这些产业由于其市场规模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对缓解我国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图3一3所示。旧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口专用设备制造业口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图3一 320Ij7年全国装备制造业就业分布·情况F坟3一 3Thed治tribut沁nofEJnpfovTI记ntofeq诚p淞ntr姗创飞ellllu班伽」贺t珊sin2007(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整理所得)从h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的核心,是整个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图6一21986一2008年中国钢铁产量增长情况’Fig.6一TheinereaseofsteelProdutionofChinaamong1986一2008从图6一1和图6一2可以看出,过去二十二年我国GD尸增长了约20.5倍,钢铁了近10倍。国家宏观经济和钢铁工业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促进市场对大型工品需求的快速提升。2008年,中国GDP总量突破30万亿元,钢铁产量达到5亿对轴流和TRT需求更加巨大。与钢铁行业同样重要的还有石油化工行业,尤其是烯、煤化r、天然气等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的行业。另外陕西装备制造企业行业、污水处理行业、生物制药、电站行业等的细分市场。(2)技术因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品牌营销理论研究:回顾与探索[J]. 沈鹏熠,胡正明.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2]品牌竞争力内涵及其测评研究[J]. 汪波,高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3]突发性品牌危机的防范与处理[J]. 王梅. 商场现代化. 2006(26)
[4]品牌传播中的管理策略[J]. 李悦. 中外企业文化. 2006(09)
[5]高科技品牌企业形象塑造策略[J]. 王兴元,陈勇. 科技管理研究. 2006(08)
[6]工业品的营销创新:品牌营销[J]. 彭璀,钟嘉馨.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7]品牌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源流分析[J]. 胡大立,谌飞龙,吴群. 经济问题探索. 2005(10)
[8]从五粮液品牌战略的特点浅析品牌文化建设[J]. 杨秋玲.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5(03)
[9]抓住战略机遇期 做大做强我国的制造业[J]. 王章豹,吴庆庆. 华东经济管理. 2005(08)
[10]论品牌竞争力潜力性指标体系构建[J]. 沈占波,杜晓静,赵宪军. 商场现代化. 2005(18)
硕士论文
[1]中国旅游企业品牌竞争力研究[D]. 于秋阳.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研究[D]. 刘志成.山东大学 2006
[3]品牌形象塑造理论研究[D]. 尚洪威.四川大学 2006
[4]提升国内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研究[D]. 张启胜.湖南农业大学 2005
[5]现代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D]. 屈明佼.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64118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7年全闺装备制造业不业增加位分尔}粼觉
在创造的利润方面,这三个子行业同样在装备制造业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创造的利润为1445.89亿元,占整个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的2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25?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17%,如图3一2所示。可见,这三个子行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所在。丽金属制品业4肠7钻.通用设备制造业口专用设备制造业口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圈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钟图3一 22007年全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分布.清况F该3一ZT址〔】」slrib磁沁 nofpzofi怡ofeaull〕欢心nim曲证袖tuxu班加山” triesin2007(效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整理所得)劳动就业方面,2007年装备制造业就业人数较多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整个装备制造业就业人数的比重为2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所占比重为18%、通用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为170k、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6%。这些产业由于其市场规模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对缓解我国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图3一3所示。旧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口专用设备制造业口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图3一 320Ij7年全国装备制造业就业分布·情况F坟3一 3Thed治tribut沁nofEJnpfovTI记ntofeq诚p淞ntr姗创飞ellllu班伽」贺t珊sin2007(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整理所得)从h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的核心,是整个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图6一21986一2008年中国钢铁产量增长情况’Fig.6一TheinereaseofsteelProdutionofChinaamong1986一2008从图6一1和图6一2可以看出,过去二十二年我国GD尸增长了约20.5倍,钢铁了近10倍。国家宏观经济和钢铁工业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促进市场对大型工品需求的快速提升。2008年,中国GDP总量突破30万亿元,钢铁产量达到5亿对轴流和TRT需求更加巨大。与钢铁行业同样重要的还有石油化工行业,尤其是烯、煤化r、天然气等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的行业。另外陕西装备制造企业行业、污水处理行业、生物制药、电站行业等的细分市场。(2)技术因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品牌营销理论研究:回顾与探索[J]. 沈鹏熠,胡正明.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2]品牌竞争力内涵及其测评研究[J]. 汪波,高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3]突发性品牌危机的防范与处理[J]. 王梅. 商场现代化. 2006(26)
[4]品牌传播中的管理策略[J]. 李悦. 中外企业文化. 2006(09)
[5]高科技品牌企业形象塑造策略[J]. 王兴元,陈勇. 科技管理研究. 2006(08)
[6]工业品的营销创新:品牌营销[J]. 彭璀,钟嘉馨.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7]品牌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源流分析[J]. 胡大立,谌飞龙,吴群. 经济问题探索. 2005(10)
[8]从五粮液品牌战略的特点浅析品牌文化建设[J]. 杨秋玲.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5(03)
[9]抓住战略机遇期 做大做强我国的制造业[J]. 王章豹,吴庆庆. 华东经济管理. 2005(08)
[10]论品牌竞争力潜力性指标体系构建[J]. 沈占波,杜晓静,赵宪军. 商场现代化. 2005(18)
硕士论文
[1]中国旅游企业品牌竞争力研究[D]. 于秋阳.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研究[D]. 刘志成.山东大学 2006
[3]品牌形象塑造理论研究[D]. 尚洪威.四川大学 2006
[4]提升国内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研究[D]. 张启胜.湖南农业大学 2005
[5]现代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D]. 屈明佼.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64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3064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