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助力上海城市文化品牌建设
发布时间:2021-05-01 00:34
加快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对助推上海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抓住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的重要契机,充分发挥体育的正面影响,克服可能存在或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助于提升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地位,有利于促进世界人民对上海文化品牌的了解。
【文章来源】:科学发展. 2020,(01)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 体育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相互关系
(一)体育发展塑形城市文化风貌
1.体育代表城市文化品牌的“靓丽名片”。
2.赛事文化铸造城市文化品牌。
3.体育产业发展为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提供动力。
(二)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为体育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1.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促进了市民的体育需求。
2.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3.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是实现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助推器。
二、 上海体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体育人口
(二)体育参与成本
(三)体育产业
(四)体育场地设施
(五)职业体育俱乐部
(六)体育人才储备
(七)大型体育赛事
三、 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短板分析
(一)上海每年举办的国际赛事数量大但影响力不足
1.国际赛事资源利用不足,影响力不大。
2.专业化运作团队欠缺,综合实力不强。
3.赛事举办尚未整合有序形成合力。
4.赛事综合体系构建市场化运作空间不足。
5.品牌塑造差异化、特色化不明显。
6.赛事传播营销路径局限。
(二)上海全球体育城市独特文化内涵及识别体系构建不足
1.体育文化建设不足。
2.地标性体育文化景观较少。
3.节庆类体育文娱活动不足。
(三)体育文化原创性资源深度挖掘、评估与整合力度不够
1.本土体育文化品牌建设不足。
2.三类资源协调发展不够。
3.资源整合转化潜力不足。
(四)体育、旅游、娱乐等文化要素整合嵌入品牌市场化开发程度不足
1.产业项目开发及优惠政策不足。
2.招商引资范围不全面。
3.区域协同有待加强。
4.公共设施与服务体系还需完善。
(五)体育文化创意与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短缺
(六)促进体育文化消费与贸易的动力结构及体育文化生态不健全
1.多元化市场主体不足。
2.时尚体育消费场域及模式构建不足。
3.投融资结构政策不完善。
4.品牌运营综合实力不够。
5.体育旅游综合体建设不足。
(七)体育发展速度、产业结构、产品附加值及规模与国际化标准匹配不足
1.运动人群与体育发展速度不容乐观。
2.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园区未形成规模。
3.运动健康市政服务体系不完善。
四、 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策略
(一)对标全球体育著名城市,补足上海体育发展的短板
(二)对标国际,打造本土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品牌赛事,塑造提升上海城市精神及文化内涵
(三)以文化原创性和重大影响力本土赛事为指引的政策逻辑重构
(四)治理私占场地和场地流转乱象,整合社会运动场地资源,降低市民参与体育成本
(五)打造重大城市体育标志式设施和国际体育组织机构品牌
(六)借力举办世界杯、奥运会等世界大型赛事,大力发展社区群众赛事,打造“上海赛事名片”“上海足球名片”
(七)建立跨国职业体育联盟,大力发展体育文化及其相关产业
(八)加强力度,政府推动、体育产业运作、个体联动促进上海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
本文编号:3169789
【文章来源】:科学发展. 2020,(01)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 体育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相互关系
(一)体育发展塑形城市文化风貌
1.体育代表城市文化品牌的“靓丽名片”。
2.赛事文化铸造城市文化品牌。
3.体育产业发展为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提供动力。
(二)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为体育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1.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促进了市民的体育需求。
2.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3.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是实现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助推器。
二、 上海体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体育人口
(二)体育参与成本
(三)体育产业
(四)体育场地设施
(五)职业体育俱乐部
(六)体育人才储备
(七)大型体育赛事
三、 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短板分析
(一)上海每年举办的国际赛事数量大但影响力不足
1.国际赛事资源利用不足,影响力不大。
2.专业化运作团队欠缺,综合实力不强。
3.赛事举办尚未整合有序形成合力。
4.赛事综合体系构建市场化运作空间不足。
5.品牌塑造差异化、特色化不明显。
6.赛事传播营销路径局限。
(二)上海全球体育城市独特文化内涵及识别体系构建不足
1.体育文化建设不足。
2.地标性体育文化景观较少。
3.节庆类体育文娱活动不足。
(三)体育文化原创性资源深度挖掘、评估与整合力度不够
1.本土体育文化品牌建设不足。
2.三类资源协调发展不够。
3.资源整合转化潜力不足。
(四)体育、旅游、娱乐等文化要素整合嵌入品牌市场化开发程度不足
1.产业项目开发及优惠政策不足。
2.招商引资范围不全面。
3.区域协同有待加强。
4.公共设施与服务体系还需完善。
(五)体育文化创意与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短缺
(六)促进体育文化消费与贸易的动力结构及体育文化生态不健全
1.多元化市场主体不足。
2.时尚体育消费场域及模式构建不足。
3.投融资结构政策不完善。
4.品牌运营综合实力不够。
5.体育旅游综合体建设不足。
(七)体育发展速度、产业结构、产品附加值及规模与国际化标准匹配不足
1.运动人群与体育发展速度不容乐观。
2.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园区未形成规模。
3.运动健康市政服务体系不完善。
四、 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策略
(一)对标全球体育著名城市,补足上海体育发展的短板
(二)对标国际,打造本土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品牌赛事,塑造提升上海城市精神及文化内涵
(三)以文化原创性和重大影响力本土赛事为指引的政策逻辑重构
(四)治理私占场地和场地流转乱象,整合社会运动场地资源,降低市民参与体育成本
(五)打造重大城市体育标志式设施和国际体育组织机构品牌
(六)借力举办世界杯、奥运会等世界大型赛事,大力发展社区群众赛事,打造“上海赛事名片”“上海足球名片”
(七)建立跨国职业体育联盟,大力发展体育文化及其相关产业
(八)加强力度,政府推动、体育产业运作、个体联动促进上海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
本文编号:3169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3169789.html